夫郎他是捡来的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对他和弟弟不是一件好事,一开始并不答应母亲改嫁,但当朝律法并没有明文规定丧夫之人必须守寡,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他拦不住。
  方林也不是傻的,和家中族老合计之后,同意了方钟氏改嫁,但方家的田地不会分给她。
  方钟氏心中有愧,答应了这个要求,仅是带着几身换洗衣服就住到了熊大英家中。
  再说方木,他毕竟年纪小,对于母亲的改嫁虽有概念却不完全清楚,方钟氏也放心不下他,跟熊大英提出再照顾他几年,等年纪大一点,熊大英为了媳妇,最终也答应了。
  方木便被方钟氏带到了熊大英家中,只是到底不是亲生的,熊大英对待这位继子虽然算不上苛刻,但绝不算好,方木年纪小小便跟着他下地干活,等到方钟氏应该说是熊钟氏怀孕后更是如此,方木不仅得下地干活,还得洗衣做饭。
  原本在方家养出的一点肉也掉光了。
  不过他也开始抽条,短短两年时间就长高了一个多头。
  在他七岁、快要年底的时候,熊大英和熊钟氏的第一个孩子出生,熊钟氏更是一举得男,把熊大英欢喜的连着一个月看见方木都有笑脸。
  那也是方木在熊家过的唯一的一段好日子。
  待到熊应天两岁的时候,九岁的方木被送回方家。
  只是此时的方家已然没有他的位置,十七岁的方林娶妻了。
  他那位大嫂并不喜欢这位寄养在别家的小叔子,当着方林的面或许不会为难方木,但私底下对他言语犀利,多有指摘。
  方木寄人篱下三年,也不再是六岁孩童,九岁的他已经懂得人情世故,大嫂对他的那些刁难,他也没有在大哥面前捅破过。
  他有的时候在想,方家那么大,有三个房间,怎么就容不下一个小小的他?
  或者他也在想他的娘亲,明明在方家的时候那么疼他,怎么嫁给了别人,有了孩子后,他就像捡来的?
  方木想不明白,在方家住了半年后,他就离开了西水村。
  他到镇上去,他听说在镇里有工做,可以赚钱养活自己。
  只是他的劫难似乎并没有因为离开了西水村这个地方就停止,他最终流浪到县城,被一个独居的老裁缝收养了。
  他吃着老裁缝给他煮的面,流着泪说以后要给老裁缝养老送终。
  老裁缝没当真,只是笑着摸了摸他的头。
  方木对着他磕了三个响头,最终留在了老裁缝破的漏雨的小房子。
  老裁缝也是个苦命人,只有一个孙女相依为命,只是前两年孙女年纪到了,嫁给了县城的一个商户。
  虽说住得近,但也不能每日都回来看他。
  从此老裁缝只有一个人,在孤单两年后捡到了小乞丐方木。
  小方木是个好孩子,知恩图报,自从来了老裁缝家,他就承包了所有的家务活。
  老裁缝有心教他手艺,但方木不是这块料,最终老裁缝只能教他认认字,把除了制衣外的手艺全教给了他。
  那之后,老裁缝就成了方木的爷爷、师父,恩人。
  方木也见过老裁缝的孙女,那是位很秀气的姑娘,跟方林一样的年纪,笑起来有两个酒窝,说话轻声细语,方木叫她姐姐。
  李瑶对于方木的出现并不排斥,她甚至感谢这位少年陪伴在爷爷身边,这样她也能放心。
  只是好景不长,六年后,老裁缝病逝。
  他毕竟年纪大了,死前能看到孙女成家,夫妻恩爱,还有小孙子方木陪着,已经含笑九泉。
  方木也说到做到,他给老裁缝披麻戴孝,送了他最后一程。
  老裁缝去世后,李瑶无牵无挂,正好她的丈夫要去外地发展,准备把老房子和裁缝铺卖掉换点钱。
  在李瑶丈夫心里方木毕竟是外人,这些东西不可能留给他。
  但李瑶感念两人的姐弟情谊,本想带方木一起走,是方木没答应,李瑶无奈,只在离开之前给了方木一两银子,让他好好活着,两人回来再聚。
  方木红着眼答应了。
  李瑶离开平南县后,方木就回到了西水村。
  在老裁缝家里的那六年,方木偶尔也会回来,虽然大嫂不待见他,但方林是真的疼他,纵使这份感情有限,但那也是方木目前唯一拥有的了。
  方林现在已经二十四,早是儿女成双,那个大房子更加住不下方木。
  方木就把他爹临死前吩咐给他的东西,那三亩水田三亩旱地换成了别的东西。
  水田是农村人的命根子,方木也不傻,就没卖,还是留给方林种,只是一年要给他三担稻谷。
  西水村的水稻一年能种两次,三亩地只收三担谷的租金,已然实惠。
  至于三亩旱地,两亩旱地换了长岭山脚下的那块荒地,一亩租给了别人种花生豆子。
  之后方木就带着李瑶给的那一两银子离开了西水村,跟一群在县城认识的朋友走南闯北的挣点小钱。
  ..............
  五年后,已经及冠、长大成人的方木刚结束一场走商,正带着他的收获回西水村。
  这次他与朋友在庆远镇分别,他想赶在午时前回到西水村,就抄了近路回家。
  这条近路是一段山路,连接着长岭山,只要翻过这段山路就能到长岭山脚下,直接能到他家门口。
  往日安静的只有虫鸣鸟叫、以及风掠树尾声音的山路今日却有不同。
  快行到终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