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的专列》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铁道主运行线相连。这些窄轨货车,当然不用去理会它们。但是,除了这些窄轨货车以外,有七条线路,它们运行的可都是标准轨道宽度,而且它们和铁道主运行线也都是相连的,这样,这些厂矿的产品就可以直接从矿井口儿直接运到产品分流中心了。从长度上来看,不论哪家厂矿,这样的轨道与铁道主运行线相连的线路最多也就只有几英里长。七条这样的线路当中,有四条属于煤矿厂,这些煤矿厂现在都停产了,线路最终连接到矿井口儿,现在也不再使用了。这四家煤矿厂分别是莱德冈特莱特,海罗,斯劳·迪斯庞德和哈特西兹煤矿厂,其中,哈特西兹煤矿厂在十年前可一直都是兰开夏郡的最主要的煤矿矿井之一。这四条支线可以从我们的调查范围中划去了,因为,为了防止可能发生的事故,这些支线与铁道主运行线相连接的铁轨都已经被拆掉了,所以这些支线现在都和铁道主运行线是分离的。那么,还剩下其他三条支线,它们是通往——(a)卡恩斯托克钢铁厂;(b)比格本恩煤矿;(c)珀西维尔兰斯煤矿。”
“这三条支线中,通向比格本恩煤矿的这条支线不足四分之一英里长(译者注:一英里约等于一点六公里),末端就是这个煤矿的矿井口儿,现在那里还堆着一座小小的煤山,就等着最后清理了。在那儿没有看到或者听到任何关于专列的消息。通往卡恩斯托克钢铁厂的这条支线自6月3日起就用相当于十六货车赤铁矿矿石给封闭起来了。这是一条单线,火车根本就不可能从这儿通行。至于说到通向珀西维尔兰斯煤矿的支线,它在建设的时候就是一条规模巨大的复线,可以承载相当大的运量,因为这个煤矿的产量是非常巨大的。6月3日这天,这条线路像往常一样正常运行:上百号煤矿工人,还包括一支铁道养路工队伍都在沿着这条二又四分之一英里的铁道线工作着,这条线路的总长也就这么多,所以说如果有列车出了事故或意外翻出铁轨,是不可能不被人发现的。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可以从中得出有益的结论,就是这条铁路支线离圣海伦斯车站的距离,要比专列司机尸体被发现的那个地点与这条支线之间的距离短,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认为,专列在厄运降临到它的头上之前就已经通过那里了。”
“至于说到专列司机约翰·斯拉特的情况,从他的外观以及身体受伤害的情况来看,目前还无法得到什么明显的线索。我们现在只能这样说,我们目前从他的身上能看到的,他死亡的原因是他从专列上摔了下来,那么他为什么会从专列上摔下来,以及他摔下来之后专列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和变化,在目前还是一个无法解释的问题,我本人尚不具备资格对此予以评价。”在发布完这样一份报告之后,警察巡官柯林斯向铁路公司的董事会递交了自己的辞呈,因为当时伦敦的各大报纸对他的无能提出了严厉的谴责,柯林斯不胜其扰,最后他不得不选择辞职了事。
很快,一个月时间就晃过去了,在此期间,警方和铁路公司方面都各自在进行着自己的调查工作,但是没有任何成功的迹象出现。出于有可能是刑事案件的判断,警方和铁路公司方面都进行了悬赏,同时宣布可以对自首的犯人予以宽恕,但是一直无人出头认领赏金,于是,专列失踪就成了一件悬而未决的公众事件了。公众每天打开报纸,都期待像这样一件离奇特殊之事最后会得到圆满的解释和解决,但是,一周又一周的时间过去了,仍然没有任何结果,看来对此事的合理而圆满的解释似乎是遥遥无期了。光天化日之下,六月里的一个下午,在英格兰最为繁忙和人口如此集中的区域,一辆火车,还有它载着的乘客,就这样神秘地消失了,就好像这列火车被某些神秘的掌握着化学秘法的大师在空中一挥手,列车就消失在一片烟气之中了一样。实际上,在公众媒体提出的各种推测和臆说中,的确有一些人很严肃地断言,这就是超自然的力量在起作用,某种神秘的组织在暗中活动,身体残疾、腿脚有毛病的那个卡拉塔尔先生很可能是一个闻名遐迩的人物,他使用的是化名,而他本人的真名就不那么中听了。有些公众则将目光聚焦在卡拉塔尔先生那个肤色黝黑的同伴儿身上,认为他才是这场悲剧的真正的始作俑者,但是他是如何制造了这样一场悲剧,这些公众就无法用言语来有效地解释和回答了。
各种报纸媒体,还有许多个人,都提出了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其中也不乏有一两位说得像模像样,颇能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其中一篇文章,出现在《泰晤士报》上,文章署名是当时一位还颇有些名气的自称是业余用理智进行推理的人,他试图带着一种批判的眼光和半科学的立场来解释专列失踪案。我在这里呈现他的观点,文章摘录就可以满足需要了,如果还有好奇的读者想要看他给《泰晤士报》的来信的全文了,尽可自行查询7月3日那一天的报纸。
“实际运用理智进行推理的基本原则之一,”这位名人评论道,“就是所有不可能发生的情况,全部不剩地被排除之后,那么剩下的事实部分,不管它看上去有多么不可能发生,一定包含着真相。可以确定的是,专列离开了肯约中心连接站。还可以确定的是,专列没有到达巴顿·莫斯车站。那么,尽管看上去非常不可能,但这种情况仍然是有可能发生的,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