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传奇导演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权运作方面也不用担心,自会有其他的发行商出高价购买,来补贴制作成本,哪像他两人,一是题材选择错误,二是相信了米拉麦克斯影业的鬼话,这才损失惨重,一点收益回笼资金的条件都没有。
  “是啊,瑞恩,所以我打算去找份电影行业的工作干干,多积累一点经验。”
  那钱,莱曼还是收下了。放在以往,他是绝不会要的,但考虑到自己两天没吃过正常的伙食了,后续工作问题也没有着落。在沉重的现实面前,并没有给他太多的选择,他稍稍犹豫,接过了瑞恩手里的钱。
  “你主修的是哲学,选修的是导演理论与片场调控方面的知识,你真愿意去剧组干个打杂的。”
  就连瑞恩都知道,影视圈的资历问题就是一道坎,像莱曼这样的新手,估计也就只能干干打杂的活了。
  他又带着一丝不争气的意味说道:“第一次失败就当涨经验了吗?我再去我父亲那里要点钱,我们在轰轰烈烈的拍摄一部。我相信你,莱曼,你是个优秀的导演,一定会成功的。”
  上大学的时候,莱曼就被很多教授夸赞过他的导演才能,身为学渣的瑞恩也很佩服莱曼。
  他对电影的执著,力求分析电影中每个镜头画面背后传达的思想语言。导演第一部 作品时,那庞大的分镜头构图与对剧本各种细节的填充无一不在说明他对这份事业的热爱。
  在瑞恩看来,这样的人不能在电影上面成功,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成功了。”莱曼的回应让瑞恩直接就噎住了,话语还没有完,接下来的一句话更有冲击力,“不过我想近期再度执导还是算了吧,找一份工作更适合目前的我。”
  这下,瑞恩更不理解了,“莱曼,你真的要这样做吗?你比我还不相信你自己。”
  上一世三年的打拼,让莱曼更加知道圈子的残酷。的确,他对拍摄很有心得,其余的职务经验积累也让他对片场的运作很了解,但那又怎么样,钱从哪里来?又靠瑞恩资助吗?
  他不想这样做。
  拍摄电影有风险,他不能一次次的做着没把握的事,后果却让瑞恩承担,那不是朋友之间该干的事。
  虽然只接触了这么一段时间,但瑞恩对莱曼的友情,他感受到了。
  也正因为如此,才不能轻易的涉足电影拍摄。那是这种感情的不尊重。


第3章 寻找工作
  法国的影视制作产业和发行院线之类的工业基础还算是很完善的,在整个欧洲文化圈都占据一定的地位。
  莱曼在吃过早餐之后,就出来寻找赚钱的机会了。
  去到一家街角的报亭,购买了多份的报纸,莱曼又去找了个僻静的地方,这才细细的翻看购买报纸上面的招聘栏目,想要从中发现适合自己的类型。
  他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是电影行业的相关工种就行了,至于报酬,足够养活自己也就选择接受。
  以他目前的条件来说,多多结识电影圈的人脉才是王道。
  他想过了,等自己加入剧组,表现出一定的能力之后,说不定就会有人愿意提携他。
  路已经选好了,就看自己怎么去把握机会了。
  ......
  翻看过几份报纸,莱曼将几个感兴趣的信息一一抄录下来,等稍后再做打算,当翻看到最后一份报纸时,一篇占用版面极大的招聘广告出现在了面前,他瞬间就心动了。
  一个刚立项的电影开始筹备剧组成员,对外公开招聘美工、服装、场务助理等诸多的工作人员,而这个项目的名字叫做――《钢琴家》!
  详细的看完招聘简介,莱曼确信,这就是那部反战类型的经典电影。下一届的戛纳电影节最高大奖金棕榈就由这部电影拿到,还提名了那一年的奥斯卡最佳电影。
  如果能加入到这个剧组,对于他提升自己的圈内资历绝对是再好不过了。
  想想将来影片上映带来的观众口碑和荣誉吧,若身为一个局内人,怎能不跟着一起沾光。
  打定主意的莱曼,立即打车前往报纸上所说的招聘地点。
  到了那里才发现,出入来往的人可不少。
  竞争无疑是很激烈的。
  毕竟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是一位老牌的电影人,执导了诸如《水中刀》、《唐人街》、《怪房客》等一系列的影片佳作,他新电影项目的成立,吸引眼光也是在所难免的。
  而且像《钢琴家》这种公开制作成本在3500万美元以上的投资份额,必然会召集一个规模不小的剧组出来,光是幕后工作人员就不会是一个小数目,这也是对外招募的原因所在。经纪公司可没有这么多杂工人手。
  “都排好队,一个一个来,先填报资料,在去试聘相应的岗位。”一个维持秩序的人,手持小喇叭,在那喊道。
  莱曼听到喊话,连忙排到了队伍的后面。
  他大抵估算过,他前面至少还有几百人,如此长的队伍,还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啊。
  时间过去了很久,终于轮到莱曼了。
  在登记台写上自己的基本信息后,他就领到了一个号码数字,523号,按那接待的人的说法,他这数字要到三号摄影棚试聘。
  走进偌大的片场,莱曼一边朝目标点进发,一边在脑海里思索该应聘哪个职务。结合自己的优劣势所在,最终他决定应聘剧组的美工。
  因为他看过电影《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