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医凰,重生后全家跪求饶命》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百两银子
  他走到门口,抱拳施礼,“多谢姑娘救命之恩,曹家铭记于心,不知姑娘有什么想要的,只要我曹家做得到,尽可说!”
  那女子慢慢咽下粥,“五百两银子。”
  银子?
  他曹家能给的可不只有银子。
  是看不起曹家还是她真的只需要银子?
  “家父是临州司兵,姑娘可多考虑一会儿。”
  她一个女子,在这里无权无势,又是瘫子,现在解了五步蛇的毒,马上要在临州城出名了,若是被有坏心思的人打主意,只怕后患无穷。
  如果是让曹家人护着,日后在临州城便可如鱼得水,何止五百两,五万两也是少的。
  “不用。我救人,也是试验我的新法子。治好了给诊金,很公平。”
  曹武沉默了一会儿,也不再言说,让身后小厮拿了五百两的银票,给了小丫头后,他便离开了。
  “温姑娘,我叫曹武,你若是在临州城遇了难事,尽管报我的名字。”
  留下一句话,他便上马朝刚才的马车方向去了。
  云霜把银票收好,高兴得笑个不止,“姑娘,我们可以买一座好宅子了,以后也不用在这吵吵闹闹的巷子里了。”
  温然放下调羹,“去租车,我们去京都。”
  云霜愣住,京都?
  姑娘去京都做什么?
  不过姑娘怎么说,她就怎么做。这一个月,她感觉出自己姑娘不像以前那样总是暗自神伤了。
  大概是会医术的原因吧。
  云霜的动作很快,在车马行挑了一辆干净舒适的马车,毕竟现在有钱了嘛。
  云霜轻松地背着温然上马车。
  从小到大,这个动作不知道做了多少次,她早已习惯。
  她们从青州乡下庄子逃出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而且为了行路方便,他们也没什么要紧东西,就是寻常衣物而已。
  再带上姑娘亲自挑的炉子和小锅,便上路了。
  温然记得,建光十一年七月太子被废,同年八月温家就收到赐婚圣旨,九月她嫁给了魏天禹。
  当年,她在青州接到这样的旨意,没有丝毫惊喜,她一个瘫子被皇帝赐婚给他的儿子,再笨的人也知道其中有蹊跷。
  可她一个被父母所弃的人,根本不可能反抗这道旨意,除非死。
  她的父母高兴极了,攀上皇亲,妹妹以后可以嫁给那些高门大户,弟弟也能与权贵相交,前途不可限量。
  爹娘变得和善,对她亲近不少,她对这门婚事也就不再抵触了。
  现在想来,真是讽刺啊。
  这一次,她不可能再嫁给魏天禹。
  逃是逃不掉的。
  只能去京都,遏制源头。
  *
  “阿武,你怎么能只给五百两银子,温姑娘救了麒哥儿,怎么的也要重谢啊!”曹文气道,“你书到读到哪里去了?”
  “阿姐,我已经给她们说了,遇到难事就说我的名字,在临州城,曹家还是有几分颜面的,想来没有人会没有眼色去惹她们。”
  曹文叹了口气,“没事,等会儿我就再去一趟,还没有当面致谢呢。”
  李妈妈走了进来,“大姑娘,张家来人了。”
  曹文回了曹家,自然就是曹家姑娘,而不是张家大娘子。
  “若是送来和离书,你便接了,若是别的,只管打出去。”在一旁的曹武说道,“等会儿我就去张家,把阿姐和麒哥儿的东西都收回来,还有嫁妆,也是要拿回来的。”
  李妈妈看了看曹文,见她点头,才走了出去。
  “阿姐,张家本就不比老太爷在世时的风光,张宇那样的人,只怕以后家道要中落了,你就别再想着张家的事了。”
  看着比自己小了将近十岁的弟弟,曹文笑了,“我定不会再回张家,你且安心吧。父亲为你安排了梧桐书院,你几时动身?”
  “等你的事情安稳了,我就走。”
  “大姑娘,那位温姑娘身边的丫头忽然来说退租,听说是要走了。”一个妇人走了进来说道。
  “什么?你们拦下来了没?”曹文作势要走,“我还没亲自道谢呢。”
  “大姑娘,她们已经走了。而且那个小丫头说,银货两讫不必道谢。”
  救人的事怎么说银货两讫呢?
  “阿姐,她说过,治好了给诊金,很公平。你就别多想了。”
  曹武的话并没有解开曹文的烦闷,救了她儿子的性命,还暗示五步蛇是有人故意放出来的,这,怎么是银子的事。
  *
  临州城一处小宅子里,一个男人正在门口看箩筐里的菜,挑菜的汉子,擦了擦汗,说着这菜有多新鲜。
  随即低语道:“刚才走的。”
  门口的男人把手里的菜一扔,神情严肃低声道:“往哪个方向去的?立马追上去。”
  说罢关了门。
  农夫挑起担子走了。
  *
  午时,日上中天。
  即使在春日,这日光也刺眼得紧。
  马车停在阴凉处,马儿甩着尾巴吃草。
  云霜把炉子拿了出来,点燃了火,架上锅子,再倒入一些米,倒上一壶水,便开始煮粥了。
  “姑娘,这太阳虽暖和,但此时的太阳最是毒辣,快别晒了。”
  姑娘也不知道怎么的,从庄子上逃出来后,只要有太阳,她便喜欢在日头下坐着,脸晒红了也不管不顾的。
  “不打紧,我喜欢,很暖和。”冷宫那位置终日阴冷,只有在烈日下她才觉得身上舒坦,就连骨头缝里都暖和。
  一旁的马夫,从怀里拿出胡麻饼,坐在树下吃着,这个瘫子怎么跟没见过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