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分类: qsxs
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有若曰:‘岂惟民哉?麒麟之於走兽,凤凰之於飞
鸟,泰山之於丘垤,河海之於行潦,类也。圣人之於民,亦类也。出於其类,拔
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於孔子也。’”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
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
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此之谓也。”
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
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
虽大国,必畏之矣。《诗》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
民,或敢侮予。’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
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此之谓也。”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於其朝矣;市,
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於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
下之旅皆悦,而愿出於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於其
野矣;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信能行此五者,则邻
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有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如此,
则无敌於天下。无敌於天下者,天吏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
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
以要誉於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
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
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
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
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
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曰:“矢人岂不仁於函人哉?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
然。故术不可不慎也。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夫仁,天之
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
役也。人役而耻为役,由弓人而耻为弓,矢人而耻为矢也。如耻之,莫如为仁。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
人同,舍己从人,乐取於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於人者。
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於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
立於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於涂炭。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
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不
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柳下惠不羞汙君,不卑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
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故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於我侧,尔焉
能浼我哉?’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
亦不屑去已。”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
卷四 公孙丑下
卷四 公孙丑下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
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
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
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
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
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明日,出吊
於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曰:“昔者疾,
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王使人问疾,医来。孟仲子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