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
分类: qsxs
                    向景在这山上飞跑了半天,二是之前那一关生死天堑实在耗费精神。孙向景见了这般美景,又觉得周围气温略比上中高些,顿觉开朗舒适,一时四处打量。
那桑格上师就在两人面前不远处,见得两人这般样子,含笑合十道:“恭喜两位施主堪破了生死玄关,得见真实。”说这话,这上师周身气劲涌动,全身鼓起的肌肉缓缓塌陷下去,一时竟从一个三十多岁的壮硕青年变得老态龙钟,皮肤紧贴骨骼,端的是一个枯瘦干老的老朽模样。
桑格上师见两人看着他目瞪口呆,微微笑道:“老衲自有修行古瑜伽术,迄今已有六十八岁,两位施主莫怕。”徐方旭知道这为桑格上师的古瑜伽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全身筋肉骨节俱在掌握之中,当即说道:“上师神通无量,弟子佩服。不知此处仙境却是何所在,还请上师指点。”
桑格上师念了一声佛号,道:“数百年前,吐蕃赞普兴王道,灭佛法,苯教众人自然也是深陷其中。某日一位上师梦中得了辛饶弥沃法王指点,来着冈仁波齐圣山之上苦行。他苦行百日后,实在忧心俗世之中的苯教弟子,却又无法可施,在这山中游荡数日,欲要舍身,却是不意寻得这般所在。上师当下便知,乃是法王拯救世间苯教弟子,便召集了俗世中的诸多上师及其弟子,在此处躲避灭法之劫。
此处流传于苯教中数百年,被称作辛饶弥沃神宮,如今每隔一十三年,俗世中的苯教上师还要齐聚于此九日,感念法王慈悲,同时交流佛法,商议俗世之事。
这辛饶弥沃神宮地势奇妙,自有天然地势保佑,便如中原的奇门遁甲一般,寻常人绝无可能找到。数百年前灭法大劫过后,神宮地势便生了变化,护得这神宮滴水不漏,只有每十三年开启九日,供我等在此修行。”
徐方旭听了这神宮由来,顿觉自然造化之奇妙,不由感慨。
这位桑格上师又说道:“其实这辛饶弥沃神宮,本是万千年前苯教创始之时建立,只是流失已久,数百年前才重现人间。”
两人听得神往,徐方旭突然想起桑格上师所说,急忙问道“上师,您说如今苯教的上师都在神宮之中?那仁钦桑布上师也在么?”
桑格上师说道:“那是自然。仁钦桑布上师也是窥见了因果机缘,算定两位施主命中有这份福缘,能入得神宮一观。如今,他正在宫中修行,两位施主请随我来。”
两人闻言大喜,忙跟着桑格上师向前走去,越是走近辛饶弥沃神宮,越是觉得神圣庄严,不由心生敬畏,孙向景也安静下来,不敢多嘴。
眼看得到了神宫门前,又有一位上师从那神宫中走出,与桑格上师一礼,走到了两人面前。
徐方旭只见桑格上师径自进了神宫,也不敢越过面前这位,只得行礼,口称上师。
那上师也不看他,只是微微回礼,说道:“这位施主远道而来,所谓如何?”
徐方旭心下一紧,回道:“弟子徐方旭,携师弟寻仁钦桑布上师求医,得了上师口谕,到得此处。”
上师闻言,不置可否,沉默半晌,又道:“法王的神宫,千万年没有外人踏足,纵是仁钦桑布上师口谕,也是善门难开。”
听得此言,徐方旭焦急不已,却又不知如何是好,一时呆在原地。原本此番上山,除了仁钦桑布上师的口谕,两人可谓是破了圣山的诸多规矩,名不正而言不顺,万万不敢强词夺理,或是一意孤行闯入。可仁钦桑布上师也是两人此行最后的希望,实在难以放弃,若是错事此番机缘,向景的病就不知道何时才有机会治愈。
三人站在神宫门前,一时无话。孙向景开口道:“上师所言甚是,生死无常,我并不挂念。师兄,我们走罢。”说着,便拉了徐方旭的手。
徐方旭心中焦急,却听那上师又说道:“这位施主所谓生死无常,何谓无常?世间诸法无常而天地恒常,何解?”
徐方旭听了这话,一时激灵,想那桑格上师一路引领自己两人前来,又是多费口舌,述说这神宮来历,想来是自己两人机缘已至,万无就此放弃之理。面前这位上师言语强硬,却是寻着机锋,似乎是有意辩一辩法,心下了然,便说道:“诸苦无常,离苦得乐恒常。苦因我心无常,心因无我恒常。弟子有所求,有欲则苦,是故无常;弟子有所愿,愿渡一人,慈悲非心非我,是恒常。”
那上师听得眉头一挑,暗道这年轻人岁数不大,道理不小,言语间似佛似道,又非佛非道,颇有一番道理。一念至此,上师又整了身上挂单,说道:“何以证得慈悲恒常?”
徐方旭心中一片雪亮,自然坦然答道:“慈悲于我,是欲是苦,是无常。慈悲于上师,非欲非苦,是恒常。无无明,无无明尽,无可证。”
上师哈哈大笑,直呼难得,转身推开了神宫大门,径自去了。两人再看,只见那桑格上师就在门后,眉眼含笑,招呼两人进去。
孙向景跟在师兄身后,若有所思。徐方旭却是得了开解,先凭着一心执念参破了生死恐惧,后又在上师三言两语间自问了本心,原本救治师弟赎罪的妄念证作普渡慈悲,一时自在,暗道此行不虚,纵是难得解脱,事有残缺,也能坦然,不至魔障。
不多时,两人进得神宫之中,只见宫中烛火通明,香烟缭绕,几十位上师在这神宮之中,或是打坐修炼,或是
                
                
                
                    那桑格上师就在两人面前不远处,见得两人这般样子,含笑合十道:“恭喜两位施主堪破了生死玄关,得见真实。”说这话,这上师周身气劲涌动,全身鼓起的肌肉缓缓塌陷下去,一时竟从一个三十多岁的壮硕青年变得老态龙钟,皮肤紧贴骨骼,端的是一个枯瘦干老的老朽模样。
桑格上师见两人看着他目瞪口呆,微微笑道:“老衲自有修行古瑜伽术,迄今已有六十八岁,两位施主莫怕。”徐方旭知道这为桑格上师的古瑜伽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全身筋肉骨节俱在掌握之中,当即说道:“上师神通无量,弟子佩服。不知此处仙境却是何所在,还请上师指点。”
桑格上师念了一声佛号,道:“数百年前,吐蕃赞普兴王道,灭佛法,苯教众人自然也是深陷其中。某日一位上师梦中得了辛饶弥沃法王指点,来着冈仁波齐圣山之上苦行。他苦行百日后,实在忧心俗世之中的苯教弟子,却又无法可施,在这山中游荡数日,欲要舍身,却是不意寻得这般所在。上师当下便知,乃是法王拯救世间苯教弟子,便召集了俗世中的诸多上师及其弟子,在此处躲避灭法之劫。
此处流传于苯教中数百年,被称作辛饶弥沃神宮,如今每隔一十三年,俗世中的苯教上师还要齐聚于此九日,感念法王慈悲,同时交流佛法,商议俗世之事。
这辛饶弥沃神宮地势奇妙,自有天然地势保佑,便如中原的奇门遁甲一般,寻常人绝无可能找到。数百年前灭法大劫过后,神宮地势便生了变化,护得这神宮滴水不漏,只有每十三年开启九日,供我等在此修行。”
徐方旭听了这神宮由来,顿觉自然造化之奇妙,不由感慨。
这位桑格上师又说道:“其实这辛饶弥沃神宮,本是万千年前苯教创始之时建立,只是流失已久,数百年前才重现人间。”
两人听得神往,徐方旭突然想起桑格上师所说,急忙问道“上师,您说如今苯教的上师都在神宮之中?那仁钦桑布上师也在么?”
桑格上师说道:“那是自然。仁钦桑布上师也是窥见了因果机缘,算定两位施主命中有这份福缘,能入得神宮一观。如今,他正在宫中修行,两位施主请随我来。”
两人闻言大喜,忙跟着桑格上师向前走去,越是走近辛饶弥沃神宮,越是觉得神圣庄严,不由心生敬畏,孙向景也安静下来,不敢多嘴。
眼看得到了神宫门前,又有一位上师从那神宫中走出,与桑格上师一礼,走到了两人面前。
徐方旭只见桑格上师径自进了神宫,也不敢越过面前这位,只得行礼,口称上师。
那上师也不看他,只是微微回礼,说道:“这位施主远道而来,所谓如何?”
徐方旭心下一紧,回道:“弟子徐方旭,携师弟寻仁钦桑布上师求医,得了上师口谕,到得此处。”
上师闻言,不置可否,沉默半晌,又道:“法王的神宫,千万年没有外人踏足,纵是仁钦桑布上师口谕,也是善门难开。”
听得此言,徐方旭焦急不已,却又不知如何是好,一时呆在原地。原本此番上山,除了仁钦桑布上师的口谕,两人可谓是破了圣山的诸多规矩,名不正而言不顺,万万不敢强词夺理,或是一意孤行闯入。可仁钦桑布上师也是两人此行最后的希望,实在难以放弃,若是错事此番机缘,向景的病就不知道何时才有机会治愈。
三人站在神宫门前,一时无话。孙向景开口道:“上师所言甚是,生死无常,我并不挂念。师兄,我们走罢。”说着,便拉了徐方旭的手。
徐方旭心中焦急,却听那上师又说道:“这位施主所谓生死无常,何谓无常?世间诸法无常而天地恒常,何解?”
徐方旭听了这话,一时激灵,想那桑格上师一路引领自己两人前来,又是多费口舌,述说这神宮来历,想来是自己两人机缘已至,万无就此放弃之理。面前这位上师言语强硬,却是寻着机锋,似乎是有意辩一辩法,心下了然,便说道:“诸苦无常,离苦得乐恒常。苦因我心无常,心因无我恒常。弟子有所求,有欲则苦,是故无常;弟子有所愿,愿渡一人,慈悲非心非我,是恒常。”
那上师听得眉头一挑,暗道这年轻人岁数不大,道理不小,言语间似佛似道,又非佛非道,颇有一番道理。一念至此,上师又整了身上挂单,说道:“何以证得慈悲恒常?”
徐方旭心中一片雪亮,自然坦然答道:“慈悲于我,是欲是苦,是无常。慈悲于上师,非欲非苦,是恒常。无无明,无无明尽,无可证。”
上师哈哈大笑,直呼难得,转身推开了神宫大门,径自去了。两人再看,只见那桑格上师就在门后,眉眼含笑,招呼两人进去。
孙向景跟在师兄身后,若有所思。徐方旭却是得了开解,先凭着一心执念参破了生死恐惧,后又在上师三言两语间自问了本心,原本救治师弟赎罪的妄念证作普渡慈悲,一时自在,暗道此行不虚,纵是难得解脱,事有残缺,也能坦然,不至魔障。
不多时,两人进得神宫之中,只见宫中烛火通明,香烟缭绕,几十位上师在这神宮之中,或是打坐修炼,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