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小日子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卿,就是本尊的大概情况,林秀卿的父亲叫林克定,三十多岁,是个非常能干的男人,种田是能手,还会烧窑制瓷,也懂一些航海的知识,平日里就在窑厂干活,农闲时还要出海送货。母亲是典型的家庭妇女,干脆利索,家里田里都是好手。有两个哥哥,大哥林壮烨跟着父亲在窑厂干活,二哥林壮炜跟着伯父学习木活。林秀卿排行老三,下面还有一个弟弟林壮灿和一个妹妹林秀如,弟妹都还比较小,听母亲说等弟弟再大些就送到县里的学堂去念书。由于父母都是能干的,家中也算富裕,所以林秀卿也没吃什么苦,不过作为大女儿,还是要替母亲分担许多。每日都要帮忙洗衣做饭,还要学习女儿家的技艺,要会烧饭,会缝补。林家男丁多,不然女儿家也是要下地的。
  这个朝代应该是宋初,今年应该是宋至和二年,也是嘉佑元年,皇帝刚刚换的。林爷爷是唐末因安史之乱从晋地迁徙到潮阳来的,林爷爷是行伍出身,粗俗但不失率直,平日里经常和村里的老家伙们一起上山去打猎,林奶奶是大户人家的丫鬟,真正从大族里出来的,虽然只是婢女,但是见识不凡,而且自己还有手艺。由于当时情况不怎么好,战乱使得各种人间悲剧的发生,在跟自己的主家失去联络之后,林奶奶就选择嫁给了当时还是大头兵的林爷爷并且跟着来到了潮阳县。
  林奶奶很是能干,懂得很多的生存技能,而且绣艺非凡,也很懂得平衡之道,跟爷爷两人相处倒也互补,两人一起从北地一路迁徙到了江南,过江之后,倒是安稳地过了不少的日子,生下了几个孩子之后,又逢战乱,只能再度往南迁徙,一路来到了潮阳府,这才安定了下来。
  这个家,也就是林秀卿的大伯父,平日都是以木活为生,林大伯的手艺还算不错,附近的人都爱找他打家具,日子也还算过得去。林大伯一共有五个孩子,两个男孩三个女孩。由于孩子很多,再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虽是有手艺,但也不太富裕。
  林秀卿的父亲林克定排行老二,还有一个弟弟,也就是秀卿的小叔,他一直在窑厂负责海运这块,经常不着家,于是林爷爷林奶奶在分家之后就跟着小叔母一起过活,小叔有两个孩子,两个都是女孩。可能是这个原因,小叔母在家总是低头伏小,性格比较懦弱。
  另外,还有一个姑母远嫁到江苏,这门亲事是爷爷亲自定的,是爷爷行军时的至交之子,也算门当户对。当时还是在江南的时候,往南迁徙的途中就被对方带走了。林姑母远嫁,只有每年中秋才能回家看看,每次来都大包小包,林姑母是大姐,对几个弟弟感情很好,也很照顾。但是林姑母只有一个儿子,本来想要再生一个,但是由于姑父在行商的时候遇到土匪,伤了身子,就再也没有生育了,所以姑母对几个弟弟的孩子都很是疼爱。
  宋初将潮汕地区统称为潮阳县,中心就是潮阳府衙,其他的村落基本上是围绕着府衙分布着的。本尊家在笔架山下的刘家村,外来人口较少,林家是其中之一。母亲是本地的百越族后代,祖辈在潮阳,枝繁叶茂。家中姐妹兄弟众多,更别提其他的亲戚了,林秀卿有四个舅舅,两个姨妈,每逢过节才聚在一起,本尊的记忆一块一块的,有些分不太清楚他们谁是谁。
  林秀卿今年十二岁了,在这个早婚早育的年代里,本尊的母亲很早已经为她安排好亲事,定下了林母好姐妹的儿子,也是青梅竹马的刘松江。他的母亲与秀卿的母亲同是来自百越族,两人感情那是真的好,有了刘芬这个婆婆,林母也能放心些。当然,林秀卿与松□□梅竹马一起长大,刘松江比林秀卿大五岁,平日里也很是照顾她,两人感情很好,虽然是类似兄妹之情,但林秀卿对于自己要嫁给自己的松江哥哥还满是期待。
  前年,刘松江满十五就去当兵了,两个母亲就约好了等松江回来就定亲。
  这次林秀卿会到大伯父家来也是有原因的,大堂姐还有一个月就要成亲了,林秀卿是来当陪嫁娘子的,而且刚好遇上林父要去送一些货,要出一趟海,就顺路将林秀卿送来了。前天她跟着大堂哥在溪边捉鱼,可能是玩的太猛了,一不小心就掉进溪里,还好小溪不深,人倒是没什么事,但是由于衣服换的不及时,还是着凉了,回来之后,半夜就开始发烧,本尊就这样烧没了。当然大家都不知道,但是林燕就这样来了,林燕还是蛮庆幸的,飞机失事,本来就是捡到的第二次人生,还给了自己如此相似的家庭,没有极品,大家相亲相爱,多好!也该知足了。
  林燕放纵自己再想想自己原来的父母,原来的哥哥们,原来的好友,原来的工作,原来的一切。她决定,想完之后就好好地成为林秀卿,经历过生死的自己,要更看开些,好好的替本尊活下去,照顾好本尊的家庭,这样的话,会不会看在自己的一片诚心的份上,让自己在现代的亲人们好好的生活,尤其是自己的妈妈……她只能不断地安慰自己,虽然大家不在同一个朝代,但是都还活着,都还好好的!这就是多大的幸运啊!
  床上的女孩眼睛紧闭着,但眼泪从眼角渗出,一滴一滴的渗进枕头里。


第3章 (已修)
  林燕再次醒来已经是傍晚了,她环视周围,屋里静悄悄的,她拉开身上的被子,看了一下床边的布鞋,有些无奈,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