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宋词
作者:韩震 编
内容简介
宋词以其完美的艺术形式与唐诗、元曲相互辉映,同为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三株奇葩,几百年来一直吸引着广大的读者,许多名篇名句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国民阅读文库国学启蒙书系列:宋词》是国学启蒙书系列中的一册。

酒泉子
潘阆
长忆观潮①,满郭②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③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作者简介】
潘阆:字梦空,号逍遥子,大名人。至道年间赐进士及第。真宗时为滁州参军,著有《逍遥集》。
【注释】
①观潮:夏历八月十八日观看著名的钱塘江大潮。
②满郭:全城。
③弄潮儿:指敢于在浪尖戏弄潮头、向潮头挑战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写回忆观潮盛况的名作。词中写道:常常回忆起观看钱塘江大潮的盛况,全城的人都争着去江边眺望。苍青的潮水排山倒海而来,仿佛整个海里的水都被倾倒出来,那隆隆的涛声,又好像是万面战鼓齐鸣。
弄潮儿面向潮头挺立,出没于起伏动荡的惊涛骇浪,手举红旗,不被潮水溅湿。这壮观的场面到后来我经常在梦里见到,梦醒后还心、有余悸。
全词上阕回忆观潮,表现宇宙间的壮观;下阕回忆弄潮,展现出人定胜天的奇迹。整首词有声有色,令人回味无穷。

江南春
寇准
波渺渺①,柳依依②。孤村芳草远,斜③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蘋满汀洲④人未归。
【作者简介】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那(今陕西滑州)人,宋太宗时为进士,淳化五年任参知政事,著有《寇莱公集》。
【注释】
①渺渺:水远阔的样子。
②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
③斜:旧时读(xia),以下各篇章类同。
④汀洲:水中的陆地。
【赏析】
这是写女子春日怀念情人的作品。暮春的傍晚,一个女子登楼远望,只见江上烟波浩渺,岸边杨柳依依,不禁想起与情人分别时的情景。那绵绵不尽的萋萋芳草蔓伸到遥远的天涯,在夕阳的映照下,孤零零的村落寂静无人,只见纷纷凋谢的杏花飘落满地。江南的春天已经结束了,而我想念的人还没回来,相思令我柔肠欲断。汀洲上开满了蘋花,似乎等着我去采摘,可我又能赠给什么人呢?
这首词充满了传统诗词的意象,前四句写景,后两句写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既清丽婉转、柔情似水,又饶有韵味,写得十分感人。

长相思
林逋
吴山青,越山①青。两岸青山相送迎②。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作者简介】
林逋: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早年浪游江淮间,后隐居于杭州孤山。不娶不仕,种梅养鹤,号称“梅妻鹤子”。
【注释】
①吴山,越山:指今杭州钱塘江两岸的山。春秋时江北为吴地,江南为越国。
②送迎:送行。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一对男女婚姻受阻后,江边诀别的词。吴山青青,越山青青,两座青山好像迎送着我们,有谁能够理解我们心中离别的痛苦感情?
你的眼睛盈满了泪水,我的眼睛盈满了泪水。我们心心相印,却不能永远相随,而江边的潮水已经涨满,船儿就要起程,你我也将永远分别。有谁能真正理解分离的痛苦呢?
这首词采用反复咏叹的手法,通过拟人的方式反衬离别之情,从而使全首词质朴清新,情深韵美,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①,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②,追旅思③。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作者简介】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卒谥文正。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注释】
①芳草无情:比喻乡思别情。
②黯乡魂:思乡的情怀黯然凄凉。
③追旅思:羁旅的愁绪重叠相续。
【赏析】
这是一首写长期寄居他乡而产生相思愁绪的词。碧空如洗,地上洒满枯黄的落叶,秋色连着秋水,水面上笼罩着一层翠绿的寒烟。斜阳照着远山,秋水和天边相连,远山斜阳之外的芳草,不为这秋色所动,一直绿到斜阳映照的远山之外。
我对着这一片秋色,黯然思乡,羁旅的愁绪连续不断,除非每夜都有佳梦才能使我留在梦乡之中。皓月当空之时,你不要在高楼上独自眺望,那样浓郁的愁情,是什么也不能化解的,流入愁肠的闷酒,都会化做相思的泪水。
全词意境开阔,浓浓的思乡之情真挚而深沉。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①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③泪。
【注释】
①塞下:边境上军队驻守之地。
②羌管:羌笛,发出的声音凄切。
③征夫:指士兵。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将士生活的词。边塞的秋天景色与内地不同,南归的大雁向衡阳飞去,没有一丝留恋之意。城头上号角吹动,四面的悲凉之声随之而起。在层层的山峦环抱之中,落日照着紧闭的边城,股股烽烟直上云天。
举起一杯浊酒,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然而还没有像窦宪那样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怎么能这样班师回朝呢?羌笛悠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