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三百首:插图珍藏本》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体上反映宋词的全貌,对今天的读者来说不失为一份珍贵的精神美食,值得去细细品尝、玩味。
《宋词三百首》有家刻本和多家注本。此次刊印,尽量保持原本原貌,加上新式标点。原本中个别差错,予以径改,不再出具校记。为诵读便利起见,对词中辞汇、本事,也只作简略精要的注释。对于词的作者,则在其作品首次出现时,附以简略的介绍。

原序
词学极盛于两宋,读宋人词当于体格、神致间求之,而体格尤重于神致。以浑成之一境为学人必赴之程境,更有达于浑成者,要非可躐而至,此关系学力者也。神致由性灵出,即体格之至美,积发而为清晖芳气而不可掩者也。近世以小慧侧艳为词,致斯道为之不尊;往往涂抹半生,未窥宋贤门径,何论堂奥!未闻有人焉,以神明与古会,而抉择其至精,为来学周行之示也。彊村先生尝选《宋词三百首》,为小阮逸馨诵习之资;大要求之体格、神致,以浑成为主旨。夫浑成未遽诣极也,能循途守辙于三百首之中,必能取精用闳于三百首之外,益神明变化于词外求之,则夫体格、神致间尤有无形之䜣合,自然之妙造,即更进于浑成,要亦未为止境。夫无止境之学,可不有以端其始基乎?则彊村兹选,倚声者宜人置一编矣。
中元甲子燕九日,临桂况周颐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2/1-200412115UN03.jpg"/>

宴山亭 北行见杏花[1]
裁剪冰绡[2],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新样靓妆[3],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4]。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5],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1]北行:靖康二年(1127),徽、钦二宗被金兵俘虏北去。
[2]冰绡:洁白的轻而薄的丝织品。
[3]靓妆:脂粉妆饰。
[4]蕊珠:蕊珠宫,道家传说中的神仙宫阙。
[5]者:同“这”。

木兰花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1]。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1]鸾镜:饰有鸾鸟图案的妆镜。朱颜:即红颜。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2/1-200412115UOP.jpg"/>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1],追旅思[2],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黯乡魂:思乡的情思黯然凄怆。
[2]追旅思:羁旅的愁绪迭连相续。思,读去声。

御街行
纷纷坠叶飘香砌[1],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2],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攲[3],谙尽孤眠滋味[4]。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1]砌:台阶。
[2]练:白色的丝绸。
[3]攲:qī,倾侧。
[4]谙:ān,熟悉。

千秋岁
数声鶗鴂[1],又报芳菲歇。惜春更选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莫把幺弦拨[3],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
[1]鶗鴂:鸟名。一名杜鹃,至三月鸣,昼夜不止,夏末乃止。
[2]永丰柳:白居易诗:“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3]幺弦:琵琶的第四弦。因其最细,故名。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2/1-200412115UV33.jpg"/>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2/1-200412115US40.jpg"/>

菩萨蛮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1],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2],玉柱斜飞雁[3]。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4]。
[1]十三弦:筝十三弦。
[2]秋水:喻眼波。白居易《筝》诗:“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
[3]玉柱斜飞雁:筝柱斜列如雁飞成行。
[4]春山:喻眉黛。

醉垂鞭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1]。
[1]衣上云:衣上的花纹如云。张先另有〔师师令〕有“蜀彩衣长胜未起,纵乱云垂地”之句,用意略同。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2/1-200412115Z4246.jpg"/>

一丛花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嘶骑渐遥[1],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2]。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1]骑:音jì,指坐骑。
[2]桡:音ráo,桨,代指船。

天仙子
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