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儿
分类: qsxs
才人自李进忠进来后,耳畔嗡嗡直响,别人说的什么根本就没听进脑子里去。骤然见李进忠冲自己龇牙咧嘴,唬得忙起身告辞,不待众人回过神儿来,便急急忙忙地走了出去。
景暄坐在一旁,虽对汪才人大有恶感,见此情形,也不禁心下骇然:“一个宦者,居然能把太子的嫔妃吓成这样,真不知这宫中还有多少可怕的地方。”
李进忠本不愿在两位新晋的太子嫔面前显山露水,只是被汪氏拿话逼到这儿了,才不得不稍露峥嵘。谁知汪才人仿佛失了魂,被自己的三言两语整得竟撒腿就跑。这要是传出去,怙势欺人的名声少不得要落下了。想到此,他连忙冲两位太子嫔陪笑解释道:“都是老奴平时疏于管教,小的们不会办差,叫娘娘们见怪了。改日老奴自会向汪才人解释清楚。”
婉容闺阁中不曾听过皇宫中的种种人和事,虽对汪才人的失态感到奇怪,却没想到是被李进忠吓的,见李进忠如此说,反而有些过意不去:“公公请坐,想是汪姐姐突然想起了什么急事,就走了。这事原和公公不相干,公公不要多心。”
“娘娘有所不知,如今这宫中不似先帝爷那时的光景,内侍省当差的人数不及原来的一半。照说按两位娘娘的位份,每位跟前侍候的应该有八个奴才,现在就连这四个也是东挪西调的才凑齐,今后奴才们办差不力的,娘娘尽管责罚,若是怕脏了地方,交给老奴处置也是可以的。”李进忠心知这两人身边都少不了皇后安插的眼线,今后一旦有个闪失,自己这个宦者头必然首当其冲,要受人嫉恨,因此,借机先把话说圆了,好给自己找个退身的余地。
婉容听了,只当是李进忠的客套话,倒没往别处想。景暄听到东挪西调几个字,想起来兴儿,心里一动:难道李进忠话里有话,在向她和婉容暗示什么吗?她虽未随父兄征战过沙场,但在军营之中长大,平日里耳濡目染,对斥候、暗探之类的并不陌生。进宫前对皇帝多病懦弱、皇后只手遮天的朝中情形也有所耳闻,联想到父亲手握重兵、驻扎在外,皇帝将自己赐婚太子,其中必有深意。只是自己本不是是非之人,如今偏偏来到了这个是非之地,以后的日子不知要如何度过?
李进忠见婉容一副不谙世事的模样,而景暄却仿佛若有所思,沉吟不语,心知这位主儿已听出了自己的话外之音。既然如此,再多逗留已无必要,便推说要回去交旨,告辞出了房。
李进忠走出凝香轩的院门,不经意地问了送他出来的尚敬一句:“那个从闲厩院调来的小子派在这儿当差?”
“回大人话,他是随景嫔娘娘来的。大人可有什么吩咐?”
“小子性野,好生照看着些。”李进忠意味深长地盯了尚敬一眼,扬长而去。
第二章 河中令使
皇帝的病时好时坏,总不见痊愈。转眼两个多月过去了,太子一直陪侍皇帝住在含凉殿,没有回过东宫。皇后倒还记挂着两位入宫后还没见过夫君一面的太子嫔,时常差人送来些锦锻、瓜果之类的赏赐。
来兴儿进入东宫当差头一天就得罪了王保儿,被安排了个值后夜的差事,整天晓伏夜出,与星星、月亮为伴。他人虽小,却倔得很,不肯向王保儿低头,每天吃饱了倒头便睡,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便独自坐在门前数着星星想心事。锦屏见此,动了侠义心肠,一有空儿便跑来主动和他说话、聊天,一来二去的,两个人相处地颇为投缘。
七月初七这一天晌午时分,日头毒得几乎要把太掖池里的水蒸干了似的,连秋蝉的嘶鸣声也透着股懒懒的腔调。锦屏端着盘切得整整齐齐的西瓜走进了来兴儿的值更房。来兴儿正瞅着窗外出神,冷不防被锦屏用手在肩膀上拍了一下,惊得跳将起来。
“哈哈,在想什么呢?膳食坊送来的西瓜,主子不吃,赏你了。”锦屏把西瓜放在房中的小几上,顺势在几旁的小凳上坐了下来。
“这会儿你怎么得空儿?娘娘跟前不要侍候吗?”来兴儿抓起一牙瓜,边吃边问。
“早上随小姐到独孤娘娘那儿耍了半晌,小姐这会儿睡下了,有彩鸾她们照应着,我这不就得闲了吗?”
“这独孤娘娘也是奇怪,从来不到咱们这儿来,都是咱们娘娘去瞧她,这是为什么?还有,上回你说娘娘要学骑马,这么些天了,怎么不见动静?”来兴儿眨眼间已是三块西瓜进肚,抹着汁液淋漓的嘴角问锦屏道。
“你呀,主子的事岂是咱们背地里议论的?独孤娘娘喜静,我们小姐爱动,每天都早早地跑过去,人家哪有空儿过来?”锦屏话说半截,故意不提骑马的事,等着来兴儿发急。
来兴儿果然沉不住气:“我给你讲的闲厩院那些事儿,你跟娘娘说了没有?只要娘娘发话,我保准儿给娘娘选一匹好马来。”
“呀,你这个小宦者,真不知天高地厚。居然敢挑唆娘娘骑马,我看是你自己想逮个机会骑马了吧?”锦屏比来兴儿大两岁,这会儿板起脸来,假意喝斥道。
谁知那来兴儿人虽小,却是个胆大脸皮厚的角色。他一向在闲厩院野惯了,从未受过宫中诸种规矩的约束,这些日子和锦屏相处得又好,见锦屏突然摆出半个主子的架子来,丝毫没有胆怯,反而愈发来了兴头:“好姐姐,这整天白日地呆着,可把我憋坏了。你就可怜可怜我,得空儿在娘娘面前
景暄坐在一旁,虽对汪才人大有恶感,见此情形,也不禁心下骇然:“一个宦者,居然能把太子的嫔妃吓成这样,真不知这宫中还有多少可怕的地方。”
李进忠本不愿在两位新晋的太子嫔面前显山露水,只是被汪氏拿话逼到这儿了,才不得不稍露峥嵘。谁知汪才人仿佛失了魂,被自己的三言两语整得竟撒腿就跑。这要是传出去,怙势欺人的名声少不得要落下了。想到此,他连忙冲两位太子嫔陪笑解释道:“都是老奴平时疏于管教,小的们不会办差,叫娘娘们见怪了。改日老奴自会向汪才人解释清楚。”
婉容闺阁中不曾听过皇宫中的种种人和事,虽对汪才人的失态感到奇怪,却没想到是被李进忠吓的,见李进忠如此说,反而有些过意不去:“公公请坐,想是汪姐姐突然想起了什么急事,就走了。这事原和公公不相干,公公不要多心。”
“娘娘有所不知,如今这宫中不似先帝爷那时的光景,内侍省当差的人数不及原来的一半。照说按两位娘娘的位份,每位跟前侍候的应该有八个奴才,现在就连这四个也是东挪西调的才凑齐,今后奴才们办差不力的,娘娘尽管责罚,若是怕脏了地方,交给老奴处置也是可以的。”李进忠心知这两人身边都少不了皇后安插的眼线,今后一旦有个闪失,自己这个宦者头必然首当其冲,要受人嫉恨,因此,借机先把话说圆了,好给自己找个退身的余地。
婉容听了,只当是李进忠的客套话,倒没往别处想。景暄听到东挪西调几个字,想起来兴儿,心里一动:难道李进忠话里有话,在向她和婉容暗示什么吗?她虽未随父兄征战过沙场,但在军营之中长大,平日里耳濡目染,对斥候、暗探之类的并不陌生。进宫前对皇帝多病懦弱、皇后只手遮天的朝中情形也有所耳闻,联想到父亲手握重兵、驻扎在外,皇帝将自己赐婚太子,其中必有深意。只是自己本不是是非之人,如今偏偏来到了这个是非之地,以后的日子不知要如何度过?
李进忠见婉容一副不谙世事的模样,而景暄却仿佛若有所思,沉吟不语,心知这位主儿已听出了自己的话外之音。既然如此,再多逗留已无必要,便推说要回去交旨,告辞出了房。
李进忠走出凝香轩的院门,不经意地问了送他出来的尚敬一句:“那个从闲厩院调来的小子派在这儿当差?”
“回大人话,他是随景嫔娘娘来的。大人可有什么吩咐?”
“小子性野,好生照看着些。”李进忠意味深长地盯了尚敬一眼,扬长而去。
第二章 河中令使
皇帝的病时好时坏,总不见痊愈。转眼两个多月过去了,太子一直陪侍皇帝住在含凉殿,没有回过东宫。皇后倒还记挂着两位入宫后还没见过夫君一面的太子嫔,时常差人送来些锦锻、瓜果之类的赏赐。
来兴儿进入东宫当差头一天就得罪了王保儿,被安排了个值后夜的差事,整天晓伏夜出,与星星、月亮为伴。他人虽小,却倔得很,不肯向王保儿低头,每天吃饱了倒头便睡,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便独自坐在门前数着星星想心事。锦屏见此,动了侠义心肠,一有空儿便跑来主动和他说话、聊天,一来二去的,两个人相处地颇为投缘。
七月初七这一天晌午时分,日头毒得几乎要把太掖池里的水蒸干了似的,连秋蝉的嘶鸣声也透着股懒懒的腔调。锦屏端着盘切得整整齐齐的西瓜走进了来兴儿的值更房。来兴儿正瞅着窗外出神,冷不防被锦屏用手在肩膀上拍了一下,惊得跳将起来。
“哈哈,在想什么呢?膳食坊送来的西瓜,主子不吃,赏你了。”锦屏把西瓜放在房中的小几上,顺势在几旁的小凳上坐了下来。
“这会儿你怎么得空儿?娘娘跟前不要侍候吗?”来兴儿抓起一牙瓜,边吃边问。
“早上随小姐到独孤娘娘那儿耍了半晌,小姐这会儿睡下了,有彩鸾她们照应着,我这不就得闲了吗?”
“这独孤娘娘也是奇怪,从来不到咱们这儿来,都是咱们娘娘去瞧她,这是为什么?还有,上回你说娘娘要学骑马,这么些天了,怎么不见动静?”来兴儿眨眼间已是三块西瓜进肚,抹着汁液淋漓的嘴角问锦屏道。
“你呀,主子的事岂是咱们背地里议论的?独孤娘娘喜静,我们小姐爱动,每天都早早地跑过去,人家哪有空儿过来?”锦屏话说半截,故意不提骑马的事,等着来兴儿发急。
来兴儿果然沉不住气:“我给你讲的闲厩院那些事儿,你跟娘娘说了没有?只要娘娘发话,我保准儿给娘娘选一匹好马来。”
“呀,你这个小宦者,真不知天高地厚。居然敢挑唆娘娘骑马,我看是你自己想逮个机会骑马了吧?”锦屏比来兴儿大两岁,这会儿板起脸来,假意喝斥道。
谁知那来兴儿人虽小,却是个胆大脸皮厚的角色。他一向在闲厩院野惯了,从未受过宫中诸种规矩的约束,这些日子和锦屏相处得又好,见锦屏突然摆出半个主子的架子来,丝毫没有胆怯,反而愈发来了兴头:“好姐姐,这整天白日地呆着,可把我憋坏了。你就可怜可怜我,得空儿在娘娘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