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五刑:墨、剔、剐、宫、大辟五种刑罚。 (13)懋:勉励,努力。(14)聪:听力好,这里指听取意见。明:视力好,这 里指观察问题。(15)明:表扬。畏:惩罚。(16)有土:保有国土。 (17)氐(ZhT):一定,必须。(18)赞:辅佐。襄;治理。

【译文】

“不要贪图安逸和放纵私欲,当诸侯就要兢兢业业,每天要处理成千上万的事。不要虚设各种官职,上天命定的事情,要由人来完成。上天安排了等级秩序的常法,命令我们遵循君臣、父子、 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伦理,并使它们淳厚起来!上天规定了尊卑等级次序,要我们遵循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五种 等级的礼节,并使它们经常化!君臣之间要相互敬重,同心同德!上天任命有德的人管理民众,要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五 种等级的礼服来显示有德者的区别!上天惩罚有罪的人,要用墨、劓、剕、宫、大辟五种刑罚来处治犯了罪的人!处理政务要互相勉 励!要共同努力!”

“上天明察一切,来自于臣民的意见。上天赏罚分明,来自于 臣民的赏罚意愿。上天和下民之间互相通达,所以要恭敬从政才 能保有国土。”

皋陶说:“我的话一定会得到实行吗?”

禹说:“是的,你的话会得到实行并会获得成功。”

皋陶说:“其实我没有什么智慧,只是想辅佐君王治理好国家 啊!”

【读解】

皋陶本人是谦卑的,心目中没有自我,只有上天、君王和民 众。他的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就是按照上天事先规定好了的一 切,履行自己的职责。离开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这样的等级 座标,自我就不存在,就没有价值和意义。

那么,上天是谁?他凭什么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尊卑等级秩 序?他凭什么命令人们必须遵守他规定的这种等级秩序?   说穿了,“上天”其实是人自己。是人自己规定了人有尊卑贵贱之分,是人自己要求遵守等级秩序。反复宣扬这样的观点,造 成的实际效果是:人有尊卑贵贱之分是不言自明、不容置疑的真 理,于是有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的说法。另一方面,相信命定论造成的效果是普遍的愚昧,是对自我和个人 价值的无情否定。

可以作一个设想:如果真有“上天”存在,那么“上天”说 人人生来都是天使,人人都可以做国王,人人都可以升官发财成 为款爷,江山轮流坐,即使是鸡也可以变凤凰,效果会是怎样?天 下会不会乱套、会不会群龙无首?

看历史,想今天,答案不言自明。乞丐可以当皇帝,皇帝也 有沦为阶下囚的时候。人生是个大舞台,大伙儿闹哄哄你方唱罢 我登台。再美好的筵席,也有结束的时候。自古英雄出草莽,成 者为王,败者为寇,全没有了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

如果“上天”有眼,该不会气得糊涂吧?

------------------

大禹治水的自述

【原文】

帝曰:“来,禹!汝亦昌言。”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 思日孜孜。”皋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 襄陵①,下民昏垫②。予乘四载③,随山刊木④,暨益奏庶鲜食(5)。予 决九川距四海(6),浚赋治距川(7)。暨稷播(8),奏庶艰食鲜食(9)。懋迁 有无化居(10)。蒸民乃粒(11),万邦作乂(12)。”皋陶曰:“俞!师汝昌言(13)。”

【注释】

①怀:包围。襄:淹没。②昏垫:意思是沉陷,吞队③四载:四种交通工具,指车、船、橇、轿。④刊:砍削,这里指砍削树木作路 标。⑤暨:及,和。益:人名,伯益。奏:进。鲜食:刚杀了的鸟兽。(6)决:疏通。距:到达。(7)浚;疏通。欧法(qbon kodi):田间的水沟。 (8)稷:人名,后稷。传说他教人们播种庄稼。(9)艰食:根生的粮食, 指谷类。(10)懋:用作“贸”,懋迁的意思就是贸易。化居:迁移囤积的货 物。(11)粒:立,意思是成,定。(12)作:开始。乂;治理。(13)师: 用作“斯”,意思是这里。

【译文】

舜帝说:“来吧,禹!你也谈谈高见吧。”禹拜谢说:“是啊,君王,我说些什么呢?我整天考虑的是孜孜不倦地工作。”皋陶说:“哦,到底是些什么工作?”禹说:“大水与天相接,浩浩荡荡包围 了大山,淹没了山丘,民众被大水吞没。我乘坐着四种交通工具, 顺着山路砍削树木作路标,和伯益一起把刚猎获的鸟兽送给民众。 我疏通了九州的河流,使大水流进四海,还疏通了田间小沟,使 田里的水都流进大河。我和后稷一起播种粮食,为民众提供谷物 和肉食。还发展贸易,互通有无,使民众安定下来,各个诸侯国 开始得到治理。”皋陶说:“是啊!你这番话说得真好。”

【读解】

我们从小就知道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传说,现在 我们读到的是大禹自己谈如何整治洪水。听了他的叙述,我们不 由得赞叹:“真神奇!”然后仔细一想,发现不要由此产生误会。

如果真有大禹整治洪水这回事儿,那么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