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侯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门,骤地被推开,又一探马来禀报军情,寒风灌满了整个室内,吹动着她的青丝,扰乱了他们的视线。
  沈婉却再不能移开目光。
  她困惑、不解,再到不可置信,最后却化成最轻微的二字。
  “什么?”


第4章 初雪霁
  众人到达宁县屯军已有五日,却无法与宛城大军联络,宁县外五十里便是齐军大营。
  敌军营地三面环山,几乎断绝了绕袭的可能,而宁县守军不过两千将士,内有百姓三千,所需辎重甚多,齐军却在城外切断一切往来,时不时还会派将士前来叫骂。
  牧衡来时,宛城还未来得及交付接下来的事宜,连粮草也未能入城,皆被齐军在外阻断。
  此时的宁县,几乎与孤城无疑。
  而齐军对宁县虎视眈眈,试探多次,只等城内弹尽粮绝,一举攻城。
  沈婉的事,因此一再耽搁,虽被带进宁县,还是未能洗脱奸细嫌疑,时下的牧衡,却无心在她身上多费心思。
  城墙上,与牧衡守城的将领,正是那夜含泪而跪的老将。
  “城内粮草还可坚持几日?”牧衡俯瞰城下,敌军高声叫阵,中气十足且士气高涨,显然此次齐军做足了准备。
  老将偏头微叹道:“城中,尚能坚持半月。”
  牧衡闻言转身,紧锁眉头。
  “黄将军何故对我隐瞒?城中粮草均为宁县粮仓所屯,我军来时并未携带辎重。我虽不知具体数量,却知此乃军民共用,若我军可撑半月,百姓又该如何?”
  黄复一叹再叹,纠结许久才肯告知他真相。
  “城内已无粮草,唯剩几仓陈年旧麦,可做麦粥能撑三日,粮仓自昨日便不再对民开放。若旧麦食完,当杀马充饥,若马匹食尽,当食百姓……”
  一席话说完,角落里的沈婉蓦地低头,紧闭双眼缓缓吸气,寒气从口鼻直至肺腑,透入四肢百骸,让她无从所适。
  受到刺激的并不止沈婉一人,就连守城士兵神情也有所松动。
  他们年岁不大,大多数是第一次经历战争。
  牧衡手搁在腰间,遮住了微微颤动的七星珠。
  “荒谬。将士从军,本就为民,若因脚下土地食民充饥,我等又有何颜面面对魏朝百姓。”
  “若真到弹尽粮绝之日,宛城援军还未赶到,便只能如此。”黄复顿了顿,又道:“亭侯初次领军,有所不知。齐军,豺狼也。昔日前朝南渡,各地起义,齐军屠城十余座,蚕食人肉数不胜数。若能以此坚守城池,总好过齐军冲破宁县,屠杀魏国其余百姓。我也不愿见此情景,现下却实在无法……”
  城墙上没人再出声响,初时齐军叫阵无人理会,如今再听,竟有鬼魅索命之感。
  牧衡感受着掌间滚烫的七星,看向了黄复。
  他已年过六旬,双手布满老茧,两鬓斑白可见,这等年纪本应颐养天年,却因魏国无大将可用,还需上阵杀敌。看他望向周遭年轻的将士,继而红了双眼,牧衡的心也随即一沉。
  “士兵拿与我的粮食,是栗粥①。日后,也换成麦粥吧。”
  牧衡说到麦粥时,视线也落在了沈婉身上。
  他第一次听见麦粥,便是从她口中,那时依稀能猜出是何物,没能磨成粉的谷物才能熬成粥。时至今日,他仍没食过,但黄复口中旧麦,显然是不得已才食之。
  或许,此物要比他想象中还难以下咽。
  牧衡抬眸望向天际,音冷如弦,“今日将降大雪,会连下三日,齐军为防夜袭,必会严守阵地。待到第三日丑时,趁敌军困乏,我等携全部兵马袭营,做最后一搏。若顺利,宛城援军也将那时赶到,解救我等水火之中。若不顺利,人亡城陷,我等皆以身殉国。”
  他弯下腰去,不顾身份尊卑,对将士们行了拱礼。
  “诸位,我自与主公出山,便誓以仁义当先,恕我不能下令烹食百姓,还请诸位再信我这一次。”
  “亭侯!”见他卑躬,上至黄复,下至卫兵皆伸手去扶。
  宁县与宛城音讯阻隔,迟迟不到援军,众人心知肚明,恐怕宛城也自身难保,所以早就不存有期待。牧衡所言,也并不是什么谋略,是来自大魏国师的推演之术,这些他们都明白。
  黄复紧握他手,嘴唇嗫嚅,良久才道:“亭侯得明主出山,如鱼得水,我等得亭侯领军,乃百姓三生之幸,又有何理由拒绝。我等家中皆有妻儿老小,哪能忍心做食民恶事!”
  “亭侯,我等愿与此地共存亡!”
  城墙上,不闻拒绝之声,所有将士皆默认了黄复所言。
  就算食人充饥,若不能挣脱危机,到最后也是一样的下场。这已是宁县,最后一线生机。
  城下齐军听不清他们的话,见人影攒动,便嗤笑他们做困兽之斗。
  讥笑辱骂震耳欲聋,几乎与大雪同时落下。
  风雪呼啸,渐渐隔绝了齐军之声,却让魏军将士惊叹不止。
  “你们看,真下雪了。”
  牧衡侧立望着城墙上的将士们,细雪簌簌落在他的黼裘上,直至仆从撑开油伞,被隔绝的一方天地下,只留得他声声轻咳。
  黄复在旁嘱咐道:“亭侯当心咳疾,还请先去衙署歇息。”
  牧衡颔首轻应,抬步往城楼下走去。
  却见几位将士被换下城楼,神情中难掩激动之色,便由此停了步伐。
  “将军,他们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