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
分类: txts3
舵边,竟哼唱起了歌谣,他猛然发现自己难以置信地处于无法言表的愉悦当中。
“三个,三个争吵的女神。”他迎着风高唱道。
“两个,两个纯洁的圣徒,衣着绿裳——哦,一个,一个独自伫立的耶和华……”
是啊,完全是独自一人,在大海这无垠明珠之上。
“而且终将会如此。”
好景不长,显然,那些谨慎且经验丰富的游艇驾驶员曾警告过他的事情发生了。不知从何而来的黑色暴风,夹杂着雨水和巨浪,突然疯狂无情地向他袭来。
“此时此地,孩子们,”那只鸟又咏唱道,“此时此地,孩子们。”
在这期间,最非同一般的事情就是他竟处于此地,平安无事地躺在树下,做着回想,而不是在帕拉海峡底葬身鱼腹,或是摔在悬崖上粉身碎骨。可能是凭借奇迹,他把下沉的小船带过碎浪区,停泊到帕拉岛布满岩石的海岸线唯一的沙滩。然而困难还远不止于此。
悬崖壁立,在山崖的缺口处,一道山涧溪流潺潺流淌,形成一层薄雾。在灰色的石灰岩之间生长着树木和灌丛。他穿着网球鞋,沿着山崖向上攀登大概有六百到七百英尺,可以脚踏攀登的地方也由于水的关系变得十分湿滑。除此之外,上帝啊,这里还有一条黑色的蛇正盘踞在他借以向上攀爬的树枝上。五分钟之后,一条巨大的绿蛇又占据了他正准备落脚的崖尖上。伴随着他的是更加强烈的恐惧。看到蛇后,他惊恐地收回了脚。不料这无意识的动作使他失去了平衡。在这漫长恐怖的一秒钟里,他痛苦地意识到这可能是他生命的终结。他在峭壁的边缘上摇晃了一下就摔落下去。完了,完了,完了!他的耳际响起了树木断裂的声音,随后他发现自己被紧紧卡在了一棵小树的树枝中。他的脸被刮破了,右膝因为擦伤而流血,不过好在还活着。他又重新开始痛苦地向上攀爬。虽然膝盖疼痛难忍,但是他仍旧得向上爬,根本没有其他的选择。不久,光亮开始消失。他几乎都在黑暗中继续向上攀爬,在活下去的信念中,在彻底绝望中坚持向上爬着。
“此时此地,孩子们。”那只鸟又嚷道。
但是威尔·法纳比的思绪还不在此时此地。他那时正处在崖壁之上,不知哪一刻就会跌落的恐惧中。干枯的树叶在他身下沙沙作响,他的身体在颤抖,剧烈地,无法控制地,从头到脚地颤抖。
1.选自英国诗人评论家马修·阿诺德的诗歌《致朋友》,马修的侄女即此小说作者的母亲。
2.达利,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代表作品有《记忆的永恒》《比基尼岛的三尊狮身人面像》等。
3.苏格兰民歌,“Green Grows the Rushes”(《郁郁葱葱的灯芯草》)。
第二章
突然,那只鸟儿不再说话,却开始了尖叫。一个尖细的人类声音响起来:“八哥鸟!”然后用威尔听不懂的语言又说了些什么。随之从干草叶子上传来了脚步声,有人吃惊地喊了一声,又恢复了平静。威尔睁开眼睛看见两个俊俏的孩子正盯着他看,由于既吃惊又兴奋恐惧,两个孩子的眼睛都睁得大大的。两个孩子中较小的那个五六岁,扎着绿色的缠腰布。在他旁边站着一个女孩,大概比小男孩大四五岁,头顶着一篮子水果。她穿着深红色的长裙,几乎长到脚踝,但是上身却没穿衣服。在阳光下,她的皮肤闪着浅古铜略带玫瑰色的光芒。威尔把两个孩子看了又看。多么漂亮,多么完美无瑕,多么优雅出众!就像是两匹拥有纯正血统的小马驹。小男孩浑圆壮实,举止得体,面容就像天使一样。小女孩身材纤细修长,编着两个黑色的辫子,脸庞庄重小巧。
此时,又传来另一阵尖叫,那只停在枯枝上的鸟不安地转来转去,伴着一声长鸣,飞向了空中。
那个女孩看着威尔,向鸟儿伸出了召唤的小手。鸟儿扇动翅膀,飞了过来。靠近她时,鸟猛烈地拍动着翅膀,平衡着身体稳稳停在她手指上。它一合上翅膀,就开始打起嗝来。威尔目睹这一切,却毫不吃惊。现在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任何事情。会说话的鸟停落在一个小孩的手指上也不算什么。威尔试图朝他们微笑,但他的嘴唇仍在颤抖。本来是要示好,但看起来却像是恐吓的鬼脸,小男孩躲到了姐姐的身后。
鸟儿不再打嗝,开始重复一个威尔听不懂的单词,是“鲁那”吗?不,应该是“卡鲁纳”。对,一定是“卡鲁纳”
他颤抖着抬起了一只手,指着那圆形篮子,里面装有芒果、香蕉……他干渴的嘴里已经流出了口水。
“饿。”他说道。随后他又感到在这异乡的环境下,如果他能模仿音乐剧里面中国人的语调,孩子们会更好地理解他的意思。“饿,俺饿坏了。”他详细地解释道。
“你想吃东西吗?”那孩子用非常标准的英语问道。
“对,吃。”他重复道,“想吃。”
“去吧,八哥鸟。”女孩摇晃了一下她的手臂,那只鸟不满地聒噪了一声,又重新落在了那棵枯树上。那女孩扬起了纤细的手臂,像一位优雅的舞者,把篮子从头顶取下, 然后放在地上。同情和恐惧在内心斗争着,她拿起一根香蕉,剥了皮,走向这位陌生人。那个小男孩用他听不懂的语言提醒他姐姐注意安全并抓紧了她的裙子。那个女孩停下来,说了些安慰男孩的话,出于安全考虑,她举高了那根香蕉。
“你想要吗?”她问。
威尔·法纳比颤抖着伸出了手。那女孩小心翼翼地向他靠近,中途
“三个,三个争吵的女神。”他迎着风高唱道。
“两个,两个纯洁的圣徒,衣着绿裳——哦,一个,一个独自伫立的耶和华……”
是啊,完全是独自一人,在大海这无垠明珠之上。
“而且终将会如此。”
好景不长,显然,那些谨慎且经验丰富的游艇驾驶员曾警告过他的事情发生了。不知从何而来的黑色暴风,夹杂着雨水和巨浪,突然疯狂无情地向他袭来。
“此时此地,孩子们,”那只鸟又咏唱道,“此时此地,孩子们。”
在这期间,最非同一般的事情就是他竟处于此地,平安无事地躺在树下,做着回想,而不是在帕拉海峡底葬身鱼腹,或是摔在悬崖上粉身碎骨。可能是凭借奇迹,他把下沉的小船带过碎浪区,停泊到帕拉岛布满岩石的海岸线唯一的沙滩。然而困难还远不止于此。
悬崖壁立,在山崖的缺口处,一道山涧溪流潺潺流淌,形成一层薄雾。在灰色的石灰岩之间生长着树木和灌丛。他穿着网球鞋,沿着山崖向上攀登大概有六百到七百英尺,可以脚踏攀登的地方也由于水的关系变得十分湿滑。除此之外,上帝啊,这里还有一条黑色的蛇正盘踞在他借以向上攀爬的树枝上。五分钟之后,一条巨大的绿蛇又占据了他正准备落脚的崖尖上。伴随着他的是更加强烈的恐惧。看到蛇后,他惊恐地收回了脚。不料这无意识的动作使他失去了平衡。在这漫长恐怖的一秒钟里,他痛苦地意识到这可能是他生命的终结。他在峭壁的边缘上摇晃了一下就摔落下去。完了,完了,完了!他的耳际响起了树木断裂的声音,随后他发现自己被紧紧卡在了一棵小树的树枝中。他的脸被刮破了,右膝因为擦伤而流血,不过好在还活着。他又重新开始痛苦地向上攀爬。虽然膝盖疼痛难忍,但是他仍旧得向上爬,根本没有其他的选择。不久,光亮开始消失。他几乎都在黑暗中继续向上攀爬,在活下去的信念中,在彻底绝望中坚持向上爬着。
“此时此地,孩子们。”那只鸟又嚷道。
但是威尔·法纳比的思绪还不在此时此地。他那时正处在崖壁之上,不知哪一刻就会跌落的恐惧中。干枯的树叶在他身下沙沙作响,他的身体在颤抖,剧烈地,无法控制地,从头到脚地颤抖。
1.选自英国诗人评论家马修·阿诺德的诗歌《致朋友》,马修的侄女即此小说作者的母亲。
2.达利,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代表作品有《记忆的永恒》《比基尼岛的三尊狮身人面像》等。
3.苏格兰民歌,“Green Grows the Rushes”(《郁郁葱葱的灯芯草》)。
第二章
突然,那只鸟儿不再说话,却开始了尖叫。一个尖细的人类声音响起来:“八哥鸟!”然后用威尔听不懂的语言又说了些什么。随之从干草叶子上传来了脚步声,有人吃惊地喊了一声,又恢复了平静。威尔睁开眼睛看见两个俊俏的孩子正盯着他看,由于既吃惊又兴奋恐惧,两个孩子的眼睛都睁得大大的。两个孩子中较小的那个五六岁,扎着绿色的缠腰布。在他旁边站着一个女孩,大概比小男孩大四五岁,头顶着一篮子水果。她穿着深红色的长裙,几乎长到脚踝,但是上身却没穿衣服。在阳光下,她的皮肤闪着浅古铜略带玫瑰色的光芒。威尔把两个孩子看了又看。多么漂亮,多么完美无瑕,多么优雅出众!就像是两匹拥有纯正血统的小马驹。小男孩浑圆壮实,举止得体,面容就像天使一样。小女孩身材纤细修长,编着两个黑色的辫子,脸庞庄重小巧。
此时,又传来另一阵尖叫,那只停在枯枝上的鸟不安地转来转去,伴着一声长鸣,飞向了空中。
那个女孩看着威尔,向鸟儿伸出了召唤的小手。鸟儿扇动翅膀,飞了过来。靠近她时,鸟猛烈地拍动着翅膀,平衡着身体稳稳停在她手指上。它一合上翅膀,就开始打起嗝来。威尔目睹这一切,却毫不吃惊。现在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任何事情。会说话的鸟停落在一个小孩的手指上也不算什么。威尔试图朝他们微笑,但他的嘴唇仍在颤抖。本来是要示好,但看起来却像是恐吓的鬼脸,小男孩躲到了姐姐的身后。
鸟儿不再打嗝,开始重复一个威尔听不懂的单词,是“鲁那”吗?不,应该是“卡鲁纳”。对,一定是“卡鲁纳”
他颤抖着抬起了一只手,指着那圆形篮子,里面装有芒果、香蕉……他干渴的嘴里已经流出了口水。
“饿。”他说道。随后他又感到在这异乡的环境下,如果他能模仿音乐剧里面中国人的语调,孩子们会更好地理解他的意思。“饿,俺饿坏了。”他详细地解释道。
“你想吃东西吗?”那孩子用非常标准的英语问道。
“对,吃。”他重复道,“想吃。”
“去吧,八哥鸟。”女孩摇晃了一下她的手臂,那只鸟不满地聒噪了一声,又重新落在了那棵枯树上。那女孩扬起了纤细的手臂,像一位优雅的舞者,把篮子从头顶取下, 然后放在地上。同情和恐惧在内心斗争着,她拿起一根香蕉,剥了皮,走向这位陌生人。那个小男孩用他听不懂的语言提醒他姐姐注意安全并抓紧了她的裙子。那个女孩停下来,说了些安慰男孩的话,出于安全考虑,她举高了那根香蕉。
“你想要吗?”她问。
威尔·法纳比颤抖着伸出了手。那女孩小心翼翼地向他靠近,中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