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图语3:大禹地宫》
分类: txts3
偏僻,汽车开进龙门山脉后,很快就没有了公路,在崎岖的土路上又开了四十多公里,最后甚至无路可走。西玛将汽车寄存在一家羌族老乡院子里,和肖炘杰一起骑着租来的马匹继续前行。
肖炘杰对于骑马并不在行,反而是西玛倒是乐此不疲,看样子是接受过欧洲的传统贵族教育,对于马术颇有心得。
这让肖炘杰再次感觉到有些自惭形秽,西玛的优秀完全是全方位的,如果她不是顶着一个异国特工的身份的话,简直就是传说中完美的公主。
和丹木会合后,肖炘杰惊讶地发现,丹木眉骨上的凸起,似乎比分开的时候要淡了一点。
这是个让他十分兴奋的发现。
一直以来,自从从古羌圣山中出来,知道自己等七人是中了七图腾钉,时时刻刻受到诅咒的威胁时,所有人都在想办法解除这个诅咒。
可是不管是对巴蜀图语深有研究的沈教授,还是苏从云求助于京城的著名眼科医生,这些尝试都无一例外的失败了。
而现在,丹木眉骨上的凸起,在分开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居然有了明显的变化,这不得不说是个十分可喜的发现,至少证明了他很可能找到延缓诅咒发作的方法,因此才找他和西玛前来。
“知道你有很多疑问,不过,一切等进了寨子再说。”丹木止住了肖炘杰的疑问,抢先开口说道。
肖炘杰苦笑不已,到底是什么事情,让西玛和丹木都变得这么神神秘秘的?
进了寨子后,五六个十二三岁的羌族小姑娘一下涌了上来,她们身着羌族服饰,有的手里捧着酒碗,还有的拿着像是藏族哈达一样的绸子,只不过这些绸子并非是白色而是红色的。
在这些羌族小姑娘的后面,跟着不少的老人和孩子,反而是年轻人比较少。
肖炘杰微微吃惊,望向丹木,丹木轻笑道:“作为我的同伴、朋友,这可是羌人欢迎朋友的最高仪式,咂酒和献红!”
“厄,我倒是听说过羌人大多好酒,招待朋友会以咂酒为主,还有独具特色的祝酒歌。可是献红又是什么?看起来像是藏族的哈达……”
“不错,这就是哈达,不过是我们羌人特有的哈达,我们羌人一般称之为‘献红’或者‘挂红’。”丹木解释道。
一连喝了三大碗咂酒后,以肖炘杰的酒量也感觉到头脑有些发昏。好在这些咂酒都是米酒,度数并不算高。
这个时候两个羌族小姑娘分别红色的哈达挂在肖炘杰和西玛的脖子上,然后用黄鹂般清脆的声音说道:“纳吉纳鲁,阿特依娜!”
肖炘杰不停地说谢谢,却不知道这两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丹木笑着翻译道:“‘纳吉纳鲁’即万事如意;‘阿特依娜’既一生幸福之意。其实羌族‘献红’的来历有一段传说:炎帝为羌人的始祖,炎帝又称赤帝,赤为红色。羌人为世代牢记自己是炎帝子孙,每逢盛大节庆或各种典礼仪式,均以红色为吉庆物,以示永远不忘自己的始祖炎帝。天长日久,这种‘献红’习俗逐步规范成羌族的最高传统礼仪。献红一般是用染成红色的布匹,只有最尊贵的客人,才会用红绸。”
肖炘杰顿时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他知道这是丹木完全真心地接纳自己和西玛作为朋友,在羌人的传统习俗中,这意味着从这一刻开始,他们就是可以互相为对方挡刀子甚至献出性命的过命交情了。
西玛也是兴奋不已,尽管她对羌族文化的了解还远不如肖炘杰,可是这些礼节的隆重,还是能看出端弥来的。
被一群人迎进寨子后,两个一路上竟然收获了不少红色的哈达。丹木在一旁解释说羌族的献红和藏族以及蒙古族的哈达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藏蒙的哈达一般只有一条,而羌族的则是人人都可以为客人献红,献的红越多,就代表着祝福越多。
丹木领着两人进了寨子中最大的石头碉楼,这是寨子中的老释比的居所,也是丹木的临时住处。从周围懂汉话的羌人口中,肖炘杰和西玛才断断续续地得知,这些年丹木在国外挣了不少钱,其中大部分都汇回了国内给白石寨和萨瓦寨兴建小学、道路等公益设置,因此丹木在两个寨子中的威信都极高,这也是寨子中的村民热情款待丹木朋友的最大原因。
果然是沾了丹木的光啊,肖炘杰暗暗想到,随即明白今天晚上,恐怕是什么事情也谈不成了。羌人好酒,尤其是喜欢和朋友一起不醉不归的传统,他可是深深明白的。
果然,还不等天黑,一坛坛的苞谷酒和米酒都已经搬了过来,看得肖炘杰头皮发麻,就连身为特工心理素质远比一般人高明的西玛,也暗中变了脸色。
“没事,我跟大家说过你们的酒量一般,他们不会过分灌你们的。”丹木在一旁安慰道。
仅仅是不会“过分灌”,可不代表不灌,在羌人的热情劝酒下,怕是连威望甚高的丹木,到时候也不可能挡下吧?
等到富含羌族特色的九大碗、十三花和羊肉汤端上来,面对丹木和羌民们的热情,肖炘杰知道今天怕是在劫难逃了。
“清凉凉的咂酒诶
伊呀勒索勒哦咿呀勒索勒呀
请嘬请嘬请呀嘬
咂酒诶
一也喝不完
再也喝不完的咂酒也
……”
当一首先是羌语、然后是汉语的清亮“咂酒歌”唱起后,肖炘杰和西玛很快放下心中的担子,什么也不去多想,不管是那些所谓的神灵,还是失踪的沈教授师徒,以及身负的诅咒,似乎在这一刻,什么烦恼也被完全忘却。
院子里很快有羌民燃起篝火,一头肥嫩的羊羔已经剥了皮洗净后抹上香料,放在木架上,一个老羌
肖炘杰对于骑马并不在行,反而是西玛倒是乐此不疲,看样子是接受过欧洲的传统贵族教育,对于马术颇有心得。
这让肖炘杰再次感觉到有些自惭形秽,西玛的优秀完全是全方位的,如果她不是顶着一个异国特工的身份的话,简直就是传说中完美的公主。
和丹木会合后,肖炘杰惊讶地发现,丹木眉骨上的凸起,似乎比分开的时候要淡了一点。
这是个让他十分兴奋的发现。
一直以来,自从从古羌圣山中出来,知道自己等七人是中了七图腾钉,时时刻刻受到诅咒的威胁时,所有人都在想办法解除这个诅咒。
可是不管是对巴蜀图语深有研究的沈教授,还是苏从云求助于京城的著名眼科医生,这些尝试都无一例外的失败了。
而现在,丹木眉骨上的凸起,在分开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居然有了明显的变化,这不得不说是个十分可喜的发现,至少证明了他很可能找到延缓诅咒发作的方法,因此才找他和西玛前来。
“知道你有很多疑问,不过,一切等进了寨子再说。”丹木止住了肖炘杰的疑问,抢先开口说道。
肖炘杰苦笑不已,到底是什么事情,让西玛和丹木都变得这么神神秘秘的?
进了寨子后,五六个十二三岁的羌族小姑娘一下涌了上来,她们身着羌族服饰,有的手里捧着酒碗,还有的拿着像是藏族哈达一样的绸子,只不过这些绸子并非是白色而是红色的。
在这些羌族小姑娘的后面,跟着不少的老人和孩子,反而是年轻人比较少。
肖炘杰微微吃惊,望向丹木,丹木轻笑道:“作为我的同伴、朋友,这可是羌人欢迎朋友的最高仪式,咂酒和献红!”
“厄,我倒是听说过羌人大多好酒,招待朋友会以咂酒为主,还有独具特色的祝酒歌。可是献红又是什么?看起来像是藏族的哈达……”
“不错,这就是哈达,不过是我们羌人特有的哈达,我们羌人一般称之为‘献红’或者‘挂红’。”丹木解释道。
一连喝了三大碗咂酒后,以肖炘杰的酒量也感觉到头脑有些发昏。好在这些咂酒都是米酒,度数并不算高。
这个时候两个羌族小姑娘分别红色的哈达挂在肖炘杰和西玛的脖子上,然后用黄鹂般清脆的声音说道:“纳吉纳鲁,阿特依娜!”
肖炘杰不停地说谢谢,却不知道这两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丹木笑着翻译道:“‘纳吉纳鲁’即万事如意;‘阿特依娜’既一生幸福之意。其实羌族‘献红’的来历有一段传说:炎帝为羌人的始祖,炎帝又称赤帝,赤为红色。羌人为世代牢记自己是炎帝子孙,每逢盛大节庆或各种典礼仪式,均以红色为吉庆物,以示永远不忘自己的始祖炎帝。天长日久,这种‘献红’习俗逐步规范成羌族的最高传统礼仪。献红一般是用染成红色的布匹,只有最尊贵的客人,才会用红绸。”
肖炘杰顿时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他知道这是丹木完全真心地接纳自己和西玛作为朋友,在羌人的传统习俗中,这意味着从这一刻开始,他们就是可以互相为对方挡刀子甚至献出性命的过命交情了。
西玛也是兴奋不已,尽管她对羌族文化的了解还远不如肖炘杰,可是这些礼节的隆重,还是能看出端弥来的。
被一群人迎进寨子后,两个一路上竟然收获了不少红色的哈达。丹木在一旁解释说羌族的献红和藏族以及蒙古族的哈达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藏蒙的哈达一般只有一条,而羌族的则是人人都可以为客人献红,献的红越多,就代表着祝福越多。
丹木领着两人进了寨子中最大的石头碉楼,这是寨子中的老释比的居所,也是丹木的临时住处。从周围懂汉话的羌人口中,肖炘杰和西玛才断断续续地得知,这些年丹木在国外挣了不少钱,其中大部分都汇回了国内给白石寨和萨瓦寨兴建小学、道路等公益设置,因此丹木在两个寨子中的威信都极高,这也是寨子中的村民热情款待丹木朋友的最大原因。
果然是沾了丹木的光啊,肖炘杰暗暗想到,随即明白今天晚上,恐怕是什么事情也谈不成了。羌人好酒,尤其是喜欢和朋友一起不醉不归的传统,他可是深深明白的。
果然,还不等天黑,一坛坛的苞谷酒和米酒都已经搬了过来,看得肖炘杰头皮发麻,就连身为特工心理素质远比一般人高明的西玛,也暗中变了脸色。
“没事,我跟大家说过你们的酒量一般,他们不会过分灌你们的。”丹木在一旁安慰道。
仅仅是不会“过分灌”,可不代表不灌,在羌人的热情劝酒下,怕是连威望甚高的丹木,到时候也不可能挡下吧?
等到富含羌族特色的九大碗、十三花和羊肉汤端上来,面对丹木和羌民们的热情,肖炘杰知道今天怕是在劫难逃了。
“清凉凉的咂酒诶
伊呀勒索勒哦咿呀勒索勒呀
请嘬请嘬请呀嘬
咂酒诶
一也喝不完
再也喝不完的咂酒也
……”
当一首先是羌语、然后是汉语的清亮“咂酒歌”唱起后,肖炘杰和西玛很快放下心中的担子,什么也不去多想,不管是那些所谓的神灵,还是失踪的沈教授师徒,以及身负的诅咒,似乎在这一刻,什么烦恼也被完全忘却。
院子里很快有羌民燃起篝火,一头肥嫩的羊羔已经剥了皮洗净后抹上香料,放在木架上,一个老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