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之辈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如此惬意?
不爱看自然风景,也觉不出湖边漫步有什么意思。酒吧街听说过没?后海岸边一圈都是,天色渐暗时它们就会五光十色,把白天宁静祥和的后海打扮得无比妖娆。从人均几千的高档大坑到点瓶啤酒就能坐半宿的平民小店应有尽有,能享受什么就看您钱包有多厚了。
要是还不满意也没关系,有什么需求都可以正大光明的和房东提,就算长夜漫漫孤枕难眠,这位房东也能婉转隐晦的指点几家有特殊服务的酒吧,还能把近日价格倾囊相告,不敢说去了就打折,不挨坑是有保证的。
吃喝住行连带娱乐都有就够了吗?洪涛依旧要说不。在京城里租房的人群百分之九十九是来打拼的,其中比较成功的全都拖家带口,最少也有个孩子。
对于这种家庭来讲,单纯的吃喝住行和娱乐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孩子上学的问题必须提上日程,而且是重点议题。
两口子背井离乡来、寄人篱下为的就是让孩子将来有个更好的平台,宁可多花钱也得找个能上好学校的机会。在城区里想上好学校,除了父母要有居住证之外,常驻地是否在学校招生范围之内也是非常非常非常关键的,尤其是小学。
这时候洪涛就会拿出一份去年的招生简章,满脸笑容的向租户介绍这个院子的优越性了。
鸦儿胡同小学历史很久远,解放前是私立崇实第二小学,现在是区重点。别看还够不上顶级一流小学的门槛,但它的对口中学里有三中、四中、十三中、三十九中、一五六中、一六一中。
在XC区的中学排名里,四中第一、一六一第五、十三中第六、三中第九,厉害不?全在前十名之内。
别急,再往下看,一五六中排名十一、三十九中排名二十!只要你孩子的运气不是太次,大概率会进入这几所重点中学。
就算最终被派到了民办公助的三帆中学也不是末日,这所学校是师大二附中的初中分部,师资力量一点不比重点中学次,升学率也是很高的。

004 房东大叔4
这么全方位优秀的房子肯定便宜不了吧?这就要看从什么角度衡量了,如果和普通平房相比确实贵,现在附近一间十二平米左右的平房外加自建厨房,月租在一千块左右。
洪涛院子里的倒座房面积不到二十五平米,院内有公用厨房卫生间,零四年的时候月租金一千五,到一零年已经涨到二千五了,还得是年付。
后院的东西厢房各三间,居住面积七十平米不到,带卫生间和厨房。零五年第一次租出去的时候月租金三千,现在已经涨到了五千五,同样是年付。
如果洪涛不太挑剔房客,只追求租金的话,价格还能上浮至少四分之一。可惜他自己还住在院子里,真忍不了某些租客的习惯,只能眼看着高价从眼前溜走。
五六年间在这个小院里住过的至少有五十户往上,其中能通过第一个月试租期的不足百分之二十,绝大多数是洪涛看不顺眼中止了合同,也有少部分是看洪涛不顺眼主动离开的。
说起租客,洪涛有满肚子的经历和经验,而且不止一世的,也不止一城一地,从南到北、由东至西、国内国外、男女老幼、孑然一身、拖家带口
先说说外国人吧,洪涛家附近也有不少私人房屋出租,有的是父母、儿女不在了,有的干脆就已经搬走了,房子闲着也是闲着,京城房租又不低,租出去补贴补贴家用。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都有个相同的习惯,不太愿意租给外国租客,委托房屋中介的不算。为什么会有这种习惯呢,原因很简单,双方为人处世的习惯差异太大,互相都不太放心。
LC区里出租自家房屋的一般都是中老年人,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的见识确实不如年轻人多,可能一辈子都没和外国人近距离接触过。年轻时代受到的教育基本上都把外国人描绘成了洪水猛兽,最次也是潜伏特务。即便这些年舆论已经不这么宣传了,可世界观这玩意一旦养成就很难完全转变,很多中老年人对外国人是从骨子里就抗拒。
抛开这种心理因素,剩下就是生活习惯了。京城胡同里的老人比较热情,也比较八卦,喜欢打听别人的隐私。院子里刚搬来户人家,不出一天,这家人的工作、学历、成员、政治面貌、社会关系等等资料就会被左邻右舍全给套出来。你不回答还不成,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套路把你逼到墙角,要不坦白,要不就把街坊邻居先得罪光。
但外国人通常都比较忌讳这些问题,尤其是刚到中国不久的,一上来房租还没聊明白呢,就先问了一大堆个人问题,让他们有点不知所措。警惕性高点就会怀疑房东是不是有别的企图,这时候房子就算不要钱他们都不想租了。
房东这边也一样,旁敲侧击的问了半天,结果对方是滴水不漏,一点面子都不给,除了挫败感之外,还会加深不信任程度。大多数房东都不是急等着用钱,宁可少收几个月房租也不想租给不知根底的人,而且城区里的房子根本就不愁租,何必去惹这个麻烦呢。
说实话,这种担忧也不过份,如果和外国租客相处的不太融洽确实容易产生矛盾。他们习惯在谈合同的时候把一切问题都写在纸面上,然后大家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