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战争密令》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的修正
48 7月26日 第48号指令:关于东南地区的指挥与防御
49 7月31日 第49号指令(“阿拉里希方案”,后改名“轴心”方案)(缺)
50 9月28日 第50号指令:关于20山地集团军司令部向芬兰北部和挪威北部撤退的准备工作
51 11月8日 第51号指令(优先给西线补充人员和物资)
1944年
51a 1月17日 关于西线总司令管辖范围内的战区
52 1月28日 给西南线总司令凯塞林元帅的电报
53 3月8日 第11号领袖命令(筑垒地域指挥官,战斗指挥官)
54 4月2日 第7号作战命令对A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下一步作战的指令
55 5月16日 1944年5月16日领袖关于对英国使用远程武器的命令
56 7月12日 领袖关于海上运输的命令
57 7月13日 1944年7月13日领袖关于帝国国内战区指挥权的规定
57a 7月13日 领袖关于在帝国国内战区党与国防军合作的规定
58 7月23日 调整北方集团军群地区内的指挥关系
59 7月27日 关于构筑阿尔卑斯山山前阵地的命令
60 8月24日 关于构筑德国西线阵地的命令
61 8月29日 关于在德意志湾构筑工事的命令
62 9月1日 关于使西线壁垒作好防御准备的命令
63 9月3日 关于西线总司令下一步作战的指令
63a 9月7日 关于西线总司令的军事权限
63b 9月9日 接受德国西线阵地的指挥权
64 9月12日 关于在东南地区构筑工事的命令
65 9月19日 领袖关于在帝国国内战区党与国防军合作的第2号规定
65a 9月20日 领袖关于在帝国国内战区指挥权的第2号规定
66 11月28日 领袖关于孤立无援部队指挥问题的命令
1945年
67 1月21日 领袖关于通信工作的命令
68 1月28日 领袖关于人民冲锋队的使用的命令
69 2月5日 关于从东部地区向丹麦实施后送
70 3月19日 关于在帝国领土上的破坏措施
71 4月7日 关于西战场的新的指挥关系
72 4月15日 领袖关于被分割的德国北部和南部地区指挥关系的命令
73 4月15日 希特勒对东线官兵的号召
附件:1943年4月15日的第6号作战命令(“堡垒”)
附录
附录一 1919-1945年的德军统帅机构

出版说明
  本密令全集选译自联邦德国贝尔纳德与格雷费出版社1983年再版的《1939-1945年希特勒的作战指令——国防军统帅部文件》一书。该书是联邦德国波恩大学的历史学教授瓦尔特·胡巴奇编辑的,曾于1962年出过第一版,1983年再版时对内容作了增补和订正。胡巴奇生于1915年,1939-1945年期间曾是纳粹德国的步兵预备役军官,1943年当过国防军统帅部战争日志的书记员。1945年他到格廷根大学任教。自1956年起,任波恩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他著有多部历史著作,是多卷本《国防军统帅部战争日志》的主要编者之一。是联邦德国的一位知名的历史学家。
  本密令全集收译了希特勒亲自签署的和凯特尔等人受希特勒委托签署的几乎全部作战指令和命令。这些指令和命令主要记录了纳粹德国统帅部在1939-1945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和关于各个重要战局、战役、战斗的作战方针,以及对战术、指挥、后勤、通信、侦察、反游击战和海战等方面的重要指示;此外,还涉及到纳粹德国最高当局在政治、经济、外交、宣传等许多领域的重要决定。显然,这些指令和命令是纳粹德国统帅部最重要的一部分文件,也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从节节胜利转由失败直至灭亡的一部分记录。它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特别是德国现代史的研究工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军事科学出版社

1a 4月3日 “白色方案”指令(进攻波兰)
“白色方案”指令

“白色方案”指令
  一、鉴于波兰目前的态度,不仅需要使修改后的东部边界有安全保障,而且还需要进行军事准备,以便在必要时永远消除来自这一方向的各种威胁。
   (一)政治上的前提和目的:
  德国同波兰的关系仍然要遵循避免引起骚乱的原则。如果波兰改变其迄今基于同样原则的对德政策,转而采取对帝国进行威胁的态度,那么,同它进行最终清算就有可能势在必行。
  那时要达到的目的是,粉碎波兰的防彻力量,在东面造成一种能满足国防需要的态势。最迟在冲突开始时,宣布但泽共和国 [ 译者注:原文为der Freistaat,德国历史上的旧称。魏玛共和国时期多数州的正式名称。但泽共和国俗称但泽自由市。 ] 为德意志帝国的领土。
  政治当局认为自己的任务是:在上述情况下必须尽可能地使波兰孤立,即把战争局限在波兰进行。
  这种局面在不太远的将来就可能出现,因为法国的内部危机日益加剧,英国会因此而采取克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