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最爱纳兰词:人生若只如初见》
分类: txts3
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般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后常用为船的美称,并非实指木兰木所制。
又
江南好,真个到梁溪①。一幅云林高士画②,数行泉石故人题③。还似梦游非。
【笺注】
①梁溪:源出惠山,在清时流经无锡西门外。最初河道极隘窄,梁朝大同年间得以疏浚,故名梁溪。这里泛指无锡。无锡是作者挚友严绳孙和顾贞观的家乡,曾梦想着能来此地游历,现途经此地,实现了愿望,故曰“真个”。
②云林:倪瓒,元代画家,字符稹,号云林子,无锡人。擅绘山水,以幽远简淡为宗;人有超然出世之态,世称高士。此句中的“云林”一语双关,亦可与下句中的“泉石”相对。
③故人:词人的友人严绳孙。《清史列传》卷七十《严绳孙传》:“兼工书画,梁溪人争以倪云林目之。”
又
江南好,水是二泉清①。味永出山那得浊②,名高有锡更谁争③。何必让中泠④。
【笺注】
①二泉:指无锡惠泉,因其有“天下第二泉”之称,故名。
②味永出山那得浊:唐杜甫《佳人》:“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泉水清冽甘美,即便出山了味道依然隽永不会改变。
③有锡:唐陆羽《游惠山寺记》:“东峰当周秦间大产铅锡,故名锡山。汉兴,锡方殚,故创无锡县。王莽时锡复出,改县名曰有锡……自光武至孝顺之世,锡果竭,顺帝更为无锡县,属吴郡。”
④中泠:泉名。在今江苏镇江市西北金山下。相传其水烹茶最佳,有“天下第一泉”之称。今江岸沙涨,泉已没沙中。宋苏轼《游金山寺》:“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又
江南好,佳丽数维扬①。自是琼花偏得月②,那应金粉不兼香③。谁与话清凉④!
【笺注】
①佳丽:这里指秀丽的景致。南齐谢朓《入朝曲》有“江南佳丽地”。维扬:扬州的别称。《书·禹贡》:“淮海惟扬州。”惟,通“维”。后截取二字以为名。
②琼花:一种珍贵的花。叶柔而莹泽,花色微黄而有香。扬州后土祠曾有琼花一株,传为唐时种植,时人目为珍异。宋淳熙以后,多为聚八仙接木移植。宋周密《齐东野语·琼花》:“扬州后土祠琼花,天下无二本,绝类聚八仙,色微黄而有香。仁宗庆历中,尝分植禁苑,明年辄枯,遂复载还祠中,敷荣(开花)如故。淳熙中,寿皇(宋孝宗于淳熙十六年传位与子光宗、光宗上孝宗尊号为“至尊寿皇圣帝”)亦尝移植南内,逾年,憔悴无华,仍送还之。其后,宦者陈源,命园丁取孙枝移接聚八仙根上,遂活,然其香色则大减矣。杭之褚家塘琼花园是也。今后土之花已薪,而人间所有者,特当时接本,仿佛似之耳。”偏得月:古人谓扬州月色好,得月最多,明月夜独占三分中的二分,故云。
③那:这里作“哪”讲,表疑问。金粉:既指金黄色的花粉,这里又可指妇女妆饰用的金钿和铅粉。宋欧阳修《蝶恋花》:“一掬天和金粉腻。莲子心中,自有深深意。”
④清凉:宋刘过《临江仙》:“谁识清凉意思,珊瑚枕冷先知。”
又
江南好,铁瓮古南徐①。立马江山千里目②,射蛟风雨百灵趋③。北顾更踌躇④。
【笺注】
①铁瓮:指铁瓮城,京口(今江苏镇江)北固山前的一座古城,为三国时孙权所筑。唐杜牧《润州》诗之二:“城高铁瓮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冯集梧注:“原注:‘润州城,孙权筑,号为铁瓮。’《演繁露》:‘润州城古号铁瓮,人但知其取喻以坚而已,然瓮形深狭,取以喻城,似为非类。乾道辛卯,予过润,蔡子平置燕于江亭,亭据郡治前山绝顶,而顾子城雉堞(城上短墙)缘冈,弯环(弯曲如环)四合,其中州郡诸廨在焉,圆深之形,正如卓瓮,予始知喻以为瓮者,指子城也。’”南徐:镇江旧称。东晋侨置徐州于京口城,南朝宋时改称南徐。
②立马:驻马。金完颜亮有诗句:“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江:长江。山:金山。千里目:唐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③射蛟:指汉武帝射获江蛟事。《汉书·武帝纪》:“(元封)五年冬,行南巡狩……自寻阳浮江,亲射蛟江中,获之。”唐李白《永王东巡歌》之九:“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后诗文中作为颂扬帝王勇武的典故。百灵:各种神灵。《文选·班固〈东都赋〉》:“礼神祇,怀百灵。”李善注:“《毛诗》曰:‘怀柔百神。’”
④北顾:即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东北。有南、中、北三峰,北峰三面临江,形势险要,故称“北固”。南朝梁武帝曾登此山,谓可为京口壮观,改曰“北顾”。踌躇:从容自得,流连不已。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荀中郎(荀羡)在京口,登北固望海,云:‘虽未睹三山,便自使人有凌云意。若秦、汉之君,必当蹇裳濡足。’”
又
江南好,一片妙高云①。砚北峰峦米外史②,屏间楼阁李将军③。金碧矗斜曛④。
【笺注】
①妙高:妙高山,在今江苏镇江市金山最高处。上有妙高台,宋僧人了元建,山顶常有浮云缭绕。
②砚北
又
江南好,真个到梁溪①。一幅云林高士画②,数行泉石故人题③。还似梦游非。
【笺注】
①梁溪:源出惠山,在清时流经无锡西门外。最初河道极隘窄,梁朝大同年间得以疏浚,故名梁溪。这里泛指无锡。无锡是作者挚友严绳孙和顾贞观的家乡,曾梦想着能来此地游历,现途经此地,实现了愿望,故曰“真个”。
②云林:倪瓒,元代画家,字符稹,号云林子,无锡人。擅绘山水,以幽远简淡为宗;人有超然出世之态,世称高士。此句中的“云林”一语双关,亦可与下句中的“泉石”相对。
③故人:词人的友人严绳孙。《清史列传》卷七十《严绳孙传》:“兼工书画,梁溪人争以倪云林目之。”
又
江南好,水是二泉清①。味永出山那得浊②,名高有锡更谁争③。何必让中泠④。
【笺注】
①二泉:指无锡惠泉,因其有“天下第二泉”之称,故名。
②味永出山那得浊:唐杜甫《佳人》:“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泉水清冽甘美,即便出山了味道依然隽永不会改变。
③有锡:唐陆羽《游惠山寺记》:“东峰当周秦间大产铅锡,故名锡山。汉兴,锡方殚,故创无锡县。王莽时锡复出,改县名曰有锡……自光武至孝顺之世,锡果竭,顺帝更为无锡县,属吴郡。”
④中泠:泉名。在今江苏镇江市西北金山下。相传其水烹茶最佳,有“天下第一泉”之称。今江岸沙涨,泉已没沙中。宋苏轼《游金山寺》:“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又
江南好,佳丽数维扬①。自是琼花偏得月②,那应金粉不兼香③。谁与话清凉④!
【笺注】
①佳丽:这里指秀丽的景致。南齐谢朓《入朝曲》有“江南佳丽地”。维扬:扬州的别称。《书·禹贡》:“淮海惟扬州。”惟,通“维”。后截取二字以为名。
②琼花:一种珍贵的花。叶柔而莹泽,花色微黄而有香。扬州后土祠曾有琼花一株,传为唐时种植,时人目为珍异。宋淳熙以后,多为聚八仙接木移植。宋周密《齐东野语·琼花》:“扬州后土祠琼花,天下无二本,绝类聚八仙,色微黄而有香。仁宗庆历中,尝分植禁苑,明年辄枯,遂复载还祠中,敷荣(开花)如故。淳熙中,寿皇(宋孝宗于淳熙十六年传位与子光宗、光宗上孝宗尊号为“至尊寿皇圣帝”)亦尝移植南内,逾年,憔悴无华,仍送还之。其后,宦者陈源,命园丁取孙枝移接聚八仙根上,遂活,然其香色则大减矣。杭之褚家塘琼花园是也。今后土之花已薪,而人间所有者,特当时接本,仿佛似之耳。”偏得月:古人谓扬州月色好,得月最多,明月夜独占三分中的二分,故云。
③那:这里作“哪”讲,表疑问。金粉:既指金黄色的花粉,这里又可指妇女妆饰用的金钿和铅粉。宋欧阳修《蝶恋花》:“一掬天和金粉腻。莲子心中,自有深深意。”
④清凉:宋刘过《临江仙》:“谁识清凉意思,珊瑚枕冷先知。”
又
江南好,铁瓮古南徐①。立马江山千里目②,射蛟风雨百灵趋③。北顾更踌躇④。
【笺注】
①铁瓮:指铁瓮城,京口(今江苏镇江)北固山前的一座古城,为三国时孙权所筑。唐杜牧《润州》诗之二:“城高铁瓮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冯集梧注:“原注:‘润州城,孙权筑,号为铁瓮。’《演繁露》:‘润州城古号铁瓮,人但知其取喻以坚而已,然瓮形深狭,取以喻城,似为非类。乾道辛卯,予过润,蔡子平置燕于江亭,亭据郡治前山绝顶,而顾子城雉堞(城上短墙)缘冈,弯环(弯曲如环)四合,其中州郡诸廨在焉,圆深之形,正如卓瓮,予始知喻以为瓮者,指子城也。’”南徐:镇江旧称。东晋侨置徐州于京口城,南朝宋时改称南徐。
②立马:驻马。金完颜亮有诗句:“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江:长江。山:金山。千里目:唐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③射蛟:指汉武帝射获江蛟事。《汉书·武帝纪》:“(元封)五年冬,行南巡狩……自寻阳浮江,亲射蛟江中,获之。”唐李白《永王东巡歌》之九:“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后诗文中作为颂扬帝王勇武的典故。百灵:各种神灵。《文选·班固〈东都赋〉》:“礼神祇,怀百灵。”李善注:“《毛诗》曰:‘怀柔百神。’”
④北顾:即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东北。有南、中、北三峰,北峰三面临江,形势险要,故称“北固”。南朝梁武帝曾登此山,谓可为京口壮观,改曰“北顾”。踌躇:从容自得,流连不已。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荀中郎(荀羡)在京口,登北固望海,云:‘虽未睹三山,便自使人有凌云意。若秦、汉之君,必当蹇裳濡足。’”
又
江南好,一片妙高云①。砚北峰峦米外史②,屏间楼阁李将军③。金碧矗斜曛④。
【笺注】
①妙高:妙高山,在今江苏镇江市金山最高处。上有妙高台,宋僧人了元建,山顶常有浮云缭绕。
②砚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