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夺唐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闻言,面色轻松了许多,俯身道:“谢太子体谅。”
  常涂处事小心,不涉皇子之事,李世民倒是颇为满意,不过李世民既然冒出了这个想法,自然不会是空穴来风。
  李恪乃是他的亲子,李恪受玄武门之事波及,险些丧命,按理说杨宁无论有否同谋,李世民都当大索皇城,将废太子余孽尽数挖出,以绝后患。
  可如今李世民登基大典在即,皇宫内外万万乱不得,所以李世民也只能隐忍不发,将此事暂且按下。不过如此一来却是委屈了李恪。今日李世民见李恪如此乖巧聪慧,一时间李世民的心中难得地起了些亏欠之心。
  李世民若有所思地静默了片刻,突然开口对常涂吩咐道:“虎头与青雀同为孤之亲子,孤岂能厚此而薄彼。你即刻遣人传诏克明,虎头的封爵不宜削减,当与青雀同制。”
  常涂听了李世民的话,神色一凛,刹那间脑海中闪过了许多念头。
  登基大典在即,此时突然拔高李恪的封赏,这意味着什么?
  常涂小心地问道:“不知此事是否需要知会长孙大人?”
  前日李世民与东宫几位辅臣密议,商讨登基封赏之事。当谈及登基后诸位皇子所封官爵时,便是长孙无忌以庶嫡有别为由,力主将李恪的官爵压上半级,稍次于李泰。
  长孙无忌的提议李世民当时也是同意了的,只是今日见了李恪后却又突然改变了主意。
  李世民摇了摇头,回道:“不必了,直接让克明拟旨便是。”
  “诺。”
  常涂得令,当即遣人前往中书省杜如晦处传诏了。
  常涂能得李世民如此信任,自然也是极为机敏之人,太子正当壮年,春秋正盛,未来的事情本就缥缈难定。
  常涂知道,此事一出,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又该难安了。
  ……
  李世民走后,李恪本欲往书房温书,但却被杨妃拦了下来。
  杨妃拉过李恪的手,径直将李恪带到了偏殿的内室。
  内室里,杨妃的次子,李恪之弟,四岁的李终盖着锦被,躺在软塌上午寝。
  李帜暧祝正是嗜睡的年纪,小小的个子乖巧地躺在锦塌上,粉嫩的鼻翼随着呼吸一张一合,煞是可爱。
  不过此事的杨妃却没有照看李值男乃迹她到了内室,先是仔细地将门窗尽数掩上,然后又命自己信得过的侍女瓶儿站在门外望风,显然是有要事要告知李恪。
  李恪看在杨妃谨慎的样子,心中也升起了疑惑,莫不是刚才自己的言行太过反常,叫阿娘看了出来?
  李恪一边站在边上上不安地想着,一边看着杨妃走到了里间的木箱中,从箱底取出了一本薄薄的账本。
  “这是娘自受封以来所积攒的财物账簿,你且看看吧。”杨妃将账簿交到了李恪手边。
  李恪一头雾水地打开了这本账簿,只是粗略地翻了几眼,心中却猛然一震。
  “大业九年三月,入金一千两……大业十一年十一月,入珍珠三斛,宅院一处……大业十二年八月,入良田一千四百亩……武德三年五月,置长安铺面两处。”
  李恪一边大致地翻着手中的账簿,脸上的惊讶之色越发地重了,原因无他,只因这账簿中所记载的数目实在是太过惊人了。
  “阿娘,这是?”李恪低头看着手中的账簿,不知杨妃一个太子侧妃是如何来的这般多的财务,不解地问道。
  杨妃看着李恪震惊的模样,解释道:“娘是前朝帝女,自幼时受封公主以来,便随先帝左右,常有赏赐。娘每每便将这些赏赐封存,时日久了,便有了如今这般光景。娘是前朝宗室,先帝的封赏本该追回,但你阿爹念在娘是亡国孤女,颇多怜惜,便做主未曾动娘的这些私物,由娘将来再传给你和侄。”
  李恪听了阿娘的话,终于明白了这些财货从何而来,但李恪脸上的疑惑却丝毫没有减少。
  杨妃将这本簿子给李恪看,总归不是为了炫耀,必另有他意。
  李恪问道:“这些财物既是阿娘往日积攒,好生收着便是,为何突然示于恪儿?恪儿尚且年幼,用不到这些。”
  杨妃并未回答李恪的话,倒是反问道:“阿娘为你取名为‘恪’,你可知其中深意?”
  李恪原本心里还存着有些疑惑,可如今杨妃此话一出口,李恪顿时明白了过来。
  所谓“恪”者,敬也,守心也,必是李恪今日在李世民身前的言行叫杨妃看出了端倪,杨妃欲要提点他了。
  好生聪慧的女子,杨妃不愧是前朝帝女,李恪只露出了些许苗头,便被她发现了。
  “阿娘想必是觉得恪儿今日的事情做的差了。”李恪明白了过来,对杨妃道。
  杨妃看着李恪的模样,知道他嘴上虽是这么说,但心里显然并未将她的话听进去。
  杨妃劝道:“你是太子之后,待太子登基为帝你便是亲王,封赏无数,而且娘也会将这些身外之物都留给你,你纵是只知恣意享乐,整日走马追鹰也不愁一生富贵,你何必要去争那个位置。”
  李恪看着阿娘的样子,心中顿时一恸,天下为娘者皆是如此,更何况杨妃曾为前朝公主的杨妃。她见多了皇位倾轧,骨肉相残,又曾会忍心李恪再去重蹈那些覆辙。
  可杨妃就算再聪敏,又岂会知道李恪的担忧,帝位之争,何时能够由了他自己?
  李恪并未直接反驳杨妃的话,只是沉默了片刻,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