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奴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兵,自然没有一个核心人物可以领导他们,而且清军为了防止这些昔日叛军相互勾结,在他们满人的龙兴之地惹起什么事端,便将各地来的青壮打散重新分队,以百人为一队分营而居,配以一正一副两个监工,正监为旗丁或者阿哈担任,副监则是汉人。赵强所在这个队的正监是一个叫额哈的旗丁,副监却是尚阳堡的犯官子弟陈昭。

赵强对额哈不感冒,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旗人,好喝酒,性格暴戾,对待他们这些汉人无非就是打和骂,实在是没有什么可以说道。而这个陈昭却让赵强有些兴趣,不过不是因为他,而是因为他的父亲――在清初文坛上有一定影响的陈梦雷。

赵强对清史很熟悉,知道陈梦雷是进士出身,回家探亲的时候正好碰上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州举兵反清。因为耿精忠到处搜寻士人,给予他们官职,逼迫这些士人与自己一同造反,而陈梦雷是进士出身,又是京官,自然就被耿精忠看中。不得已之下,陈梦雷为了避祸只好逃到和尚庙,想躲过耿精忠的搜寻。结果耿精忠找不到他,便抓了他的父亲,这样一来,陈梦雷就不得不随耿精忠一起造反,任耿精忠的“学士”。后来三藩失败,陈梦雷便成了逆党,虽然他百般上书为自己鸣冤,说与李光地有过密议,自己在福州实为朝廷内应,属于身在曹营心在汉,可是李光地根本不承认这件事情,此事也就成了公案。尽管朝中的确有人为陈梦雷抱不平,但是直到陈梦雷病死在尚阳堡,他这逆党的帽子始终没能摘下。

因为陈梦雷是进士出身,尚阳堡和宁古塔这两个关内犯人集中发配的地方又极度缺乏识字的文人,所以他来到此地后,便得到了尚阳堡官员的礼遇。当然这种礼遇并不是奉为上宾那种,只是给其减少活计,让其吃饱饭而已。有时一些官员也会请陈梦雷教授自家子弟一些八股文,在赵强看来,他顶多就是一教书先生。陈昭倒好,以为自己父亲真的得到了官员礼遇,特别是听说朝中有人在为陈梦雷上书后,便处处都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好像这等发配生活根本不是他这种人过的。于是平日里便与那些一同发配此地的犯事官员子弟混在一起,经常欺压那些寻常犯人,尤其是欺压吴军旧部,因为他们只要表现出一丝不满,就会被旗人施以重刑,所以他们根本不必担心吴军旧部会反抗他们的欺压。

对陈昭和那些犯官子弟的所为,那些旗人官员也不当回事,再者也想利用这些犯官子弟去监视吴军旧部,所以根本不去约束他们的行为,如此一来,更加让陈昭有恃无恐。得知永陵总管衙门要抽调关外吴军青壮去修缮永陵,陈昭便请其父陈梦雷到佐领阿思哈那里为其请了一个监工的差事,一来想在旗人面前表现一下自己,二来也是想趁机见见世面,毕竟尚阳堡就那么大点地方,除了兵就是囚犯,实在是不怎么有趣。

到了永陵后,因为阿思哈事先关照过,陈昭果然如愿以常的成为赵强这一队人的副监,平时负责配合正监额哈管理这一百名吴军青壮,并分配伙食和工量,算是小有特权。赵强对陈梦雷有兴趣,那是因为他的学问的确不错,发配关外这等苦寒之地也能创个学派出来,流芳千古。可是对他这个纨绔儿子,却是百般看不上,但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他一无逃跑机会,二无煽动造反的可能,只能和以前的赵强一样老老实实当他的苦力,对于额哈和陈昭的命令从来不敢违背,算起来算是这一队人中最听话的一个。所以额哈和陈昭并不太找他的麻烦,赵强对此也挺满足,因为他可不想成为一个天天被人毒打的可怜虫。

请支持并喜欢本书的读者大力支持一下,收藏重要滴,红票多多滴,谢谢了

第四节跳江逃跑

伐好的大木被装上马车后已是正午时分,因急着将木头运回十几里外的永陵,所以清军根本不让吴军青壮们休息吃饭,下令他们赶紧押车回去。赵强对这个命令不觉得奇怪,康熙后天就要来永陵了,这个时候再不抓紧时间,永陵内最后几座殿宇便不能赶在康熙来之前完成修葺,那到时问题可就严重了,搞不好有一大批永陵官员就要丢了官帽,所以他们必须着急,至于他们眼中的吴逆旧部是否要休息吃饭,根本就不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一声不吭的和吴四等人将木头用绳子绑好后,赵强便见陈昭点头哈腰的跟在额哈身后朝这边走来,还没到近前就嚷了起来:“你们还站在这里干嘛,还不快赶马车,告诉你们,手脚都利索点,不然额哈老爷晚上可不给你们开饭!”

额哈对陈昭的话很满意,闻言笑咪咪的扫视了一眼手下的这一百名青壮,挥手示意他们动作快些。

吴四一边漫不经心的将绳子拉紧,一边侧脸瞄了一眼陈昭,然后低声骂了一句:“娘的,什么玩意,狗仗人势!”

赵强与吴四并不熟,记忆中赵强来到永陵后除了跟一个叫齐壮的汉子关系很好外,与其他人都不怎么说话,所以他无法对吴四的话做出共鸣反应,也不好附和他什么,便跑到马车前面准备拽马。不过那个额头上有刀疤的汉子却在吴四后脑勺上拍了一下,低声喝道:“闭嘴,还不快推!”

赵强知道这个刀疤汉子是吴四的结拜大哥,他们兄弟一共七人,皆以吴为己性,并且老大就叫吴大,老二就叫吴二,以此类推,最小的那位便是吴七,这七人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