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互换后,我被太子倒贴了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的神思也复归清明。
  几息之间倒也慢慢回想起来了。
  皇后娘娘的赏花宴上,木桥断裂,太子坠入水中,她不假思索也跟着跳了下去。
  “我昏睡几日了?”
  “回主子,快两日了。”习语递了颗蜜饯给她,将落水后的事略略同她说了。
  “奴婢听人说,太子殿下今日稍早一些也已转醒,太医诊治过了,殿下身子无碍,休养两日便好。”习语觉着温亭晚此时大抵是最想知道这些的。
  温亭晚不言,纤长白净的玉指捏着青瓷杯,却是静默思量,未见喜色。
  “奴婢命御膳房炖了老姜鸡汤。”习语试探道。
  “老姜鸡汤?”温亭晚有了反应,“你知我素来不喜姜的。”
  习语微微诧异,从前她提一嘴,她家主子登时便可意会,今日这是怎么了,难不成是落了水尚未缓过神来?
  “自然不是给您喝的。”习语耐着性子解释,“这老姜鸡汤驱寒滋补,最适合病弱体虚之人,您将这汤送去,看在您先前以身相救的份上,殿下也不好不承您的情。”
  温亭晚细细听在耳里,蝶翼般地羽睫扑闪着,辨不清思绪。
  落在往日,听闻太子病讯,她算是这东宫头一个积极的。
  她打小长在书香世家,十指不沾阳春水,连膳房的一点油腥都不曾碰过,可却为了个男人甘愿洗手作羹汤,磕磕绊绊地学各类菜色。
  太子咳喘,她便为他做银耳雪梨汤;太子食欲不佳,她便为他煮山药莲子粥;太子心烦燥郁,她便亲手学做那降火茶。
  然今日不知为何,温亭晚总觉得提不起这个劲儿来。
  陡然想起从前,她满怀期许地捧着食盒,次次被拒于殿门之外,唯有大太监高裕将食盒送进去,再恭恭敬敬地道一声“有劳太子妃了”。
  纵然见不着太子的面,想着他吃着自己亲手做的汤食,她也欢欣雀跃。
  可有一回,她特意多在外头等了些时候,就想看看太子会喝多少,合不合口味。
  不消半刻钟,便有小太监举着托盘出来,那上头晶莹剔透的琉璃盅,还是她精心挑选的。
  她隐在暗处,听小太监同院门口的侍卫抱怨,说太子妃送来的膳食,太子殿下向来是碰都不愿意碰的,待人一走,还不是要拿去倒了。
  她有些回忆不起当时那种心寒彻骨,如坠冰潭的感受了,只记得她一路恍惚回了鸾和殿,扑在床榻上结结实实哭了一场,几日后收拾了心情又继续开始犯傻。
  思至此,温亭晚愈发觉得自己魔怔,怎没事平白找罪受,太子左右是不喝的,费力不讨好,到头来还不是入了泔水桶。
  “不必了。”她摆摆手,“送去也是浪费,那汤你便同底下几个人分着喝了罢。”
  她拥着软被,靠坐在床头,素色的寝衣松松垮垮,露出净白如瓷的脖颈来,青丝披落肩头,说不出的慵懒自在。
  “是。”
  习语应下,庆幸温亭晚终是想开了,知晓这送食的法子行不通,分明遍体鳞伤,又何必一次次去撞那南墙。
  东宫,励正殿。
  高裕自雨幕中行来,拾阶至廊下,便有小太监上前收伞,递上干净的帕子。
  他擦掉身上的水渍,躬身进殿去,却见太子景詹天青色云纹常服,青丝由素朴的碧玉发冠挽起,穿戴一丝不苟,手执书卷,坐在檀木桌案前挺拔如松。
  “殿下,你身子尚未好全,为何不在榻上休憩。”
  景詹缓慢地翻过一页,声音清冷:“太医夸大其词,孤未感身子不适,不至于此。”
  高裕闻言,并不再劝。
  虽贵为太子,景詹却并非中宫嫡出,几位皇子早已对其位虎视眈眈。景詹的一言一行皆被放大,若卧榻几日,朝中怕不是有太子身子羸弱,恐不堪大任的传闻。
  “孙良娣,张良媛方才候在殿外,想要见见殿下。”高裕上前禀报,“奴才按殿下吩咐都已劝回去了。”
  “还有,太子妃那儿......”
  景詹翻书的手一顿:“怎么,刚醒便也强撑着来看孤了?”
  听这语气既不像惊叹,也不像嘲讽,倒似掺着几分担忧与欣喜,高裕一时捉摸不透,斟酌片刻才禀。
  “太子妃身子虚,受了这么一遭,怕是想来也来不了了。”
  “病得很重?”景詹眸光一凛蓦地向他投来,“可请了太医?”
  高裕惊诧,太子妃入宫一年以来,哪里被太子关切过,每每听他提及,太子都似沾染了什么脏污般蹙眉不喜的模样。
  他转念一想,又觉得合情合理。太子妃舍命下水相救,这番痴情,纵是草木也该有所动容。
  “鸾和殿已传了太医,说是太子妃身子无恙,只是受了惊吓,需在榻上好好调养几日。”
  景詹的眉目不显地舒展开来:“告诉太医院,太子妃身子要紧,自不必吝惜药材。”
  言毕,他面上现出几分不自在,又加了一句:“孤可不想落人口舌,说东宫苛待了太子妃。”
  “是。”
  高裕含笑,却不多言,退身吩咐去了。
  殿门口几个耳尖的小太监面面相觑,这太子妃在宫里早已活成了笑话,满宫甚至满天下的人都知道,太子厌弃太子妃,此时说苛待怕是晚了些吧。
  一炷香后,膳食摆上桌。
  高裕熟练地为太子布菜,景詹慢条斯理地送入口中,不言喜恶。
  朱红木窗外雨声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