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皇帝
分类: qsxs
一省军事的福建指挥使李敏出马,亲自带兵剿灭了所谓的山民造反。
见皇帝点头,黄严不敢卖关子,倒豆子般说道:
“陛下,经老奴调查,那两个山民造反虽是真的,但杀了尤溪县县令的却是延平府知府张忠清的二公子。”
黄严的一番话可谓是石破天惊,把李天吓了一跳,
御书房就有大明全域地图,他昨天闲着没事数了数,整个大明也不过二百一十八个州府,一府之尊的儿子领头造反,不亚于一场政变!
李天双眼微眯,沉声道:
“那延平府的其他官员呢,都跟那姓张的穿一条裤子?”
黄严有些犹豫道:
“老奴不敢妄加论断,但当地乡绅,绝对出了不少力气。”
得,黄严这话一出口,李天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天高皇帝远,又正好碰上先帝死了,延平府知府的傻儿子以为机会来了,就拉上当地乡绅,准备搏一搏,把他那破自行车换成摩托。
只是没想到摩托没换成,还把小命丢了。
但李天还有一件事不明白,既然福建指挥使李敏已经平叛,为何不如实上报朝廷?
黄严见皇帝陷入沉思,心中也是天人交战,纠结的很。
山民造反的事情早结束了,他一大早来自然不是为了山民,但摸不准新皇对东厂的态度,他也不敢把自己架在火上烤。
就在这时,殿外江保的声音突然响起。
“陛下,锦衣卫指挥使刘纲殿外求见。”
“让他进来。”
锦衣卫是朱元璋时期就有的特务机构,权力通天,只对皇帝负责,每一任指挥使都是皇帝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尖刀。
刘纲自然也不例外,永乐四年的武举人出身,身高八尺有余,一手长刀使的出神入化。
一进殿内,刘纲便目光灼灼的看向了黄严,一声冷哼,半跪在地道:
“启禀陛下,卑职已查明南直隶兵部尚书张仪良涉嫌造反,其一家八十三口已被卑职全部押入诏狱,这是张仪良的认罪书。”
说着刘纲从怀里掏出了一张黄纸,双手呈到了李天面前。
伸手接过一扫,李天心中了然,随手扔到了地上,看向黄严道:
“黄公公,看看吧。”
自打刘纲一进来,黄严便觉得不妙,眼下皇上这番姿态,更是让黄严如坠冰窟。
扫了一眼地上的状纸,黄严当即泣不成声道:
“老奴有罪,老奴有罪,求陛下责罚。”
李天冷冷一笑,黄严身为内侍太监,东厂提督,居然在他的面前犹疑半天。
张仪良是张忠清叔父的事情,恐怕黄严早就知道了。
看着黄严痛哭流涕的模样,李天也懒得再说什么,不咸不淡道:
“朕也不想为难你,东厂自今日起并入锦衣卫,以后你就在刘纲手下做事吧。”
“老奴谢陛下开恩,老奴谢陛下开恩。”
黄严脑瓜子磕的砰砰响,心里满是劫后余生的喜悦。
第5章 金枪不倒功
赞赏了刘纲两句,将其送走后,李天转身看向黄严,眯眼道:
“算你聪明。”
刚才还趴在地上痛哭流涕的黄严,此时不见半分狼狈,只有满脸的谄笑。
“陛下放心,老奴一定将功赎罪,把锦衣卫查个明明白白。”
没错,自从先前刘纲进来之后,李天便领着黄严演了一场好戏。
道理很简单。
东厂虽然密探高手众多,但都是为了监察百官,势力范围只在南北二京。而锦衣卫在各省有十三个分部,眼线遍布天下。
论消息传递的速度,锦衣卫可比东厂要快的多。
如果说黄严是担心失了圣眷,不敢和三品的南京兵部尚书对线情有可原。那么刘纲可没有半分后顾之忧。
可今日却是东厂先来禀报,其中缘故,自然不必多说。
至于将东厂并入锦衣卫,这便是帝王之道了。
明面上锦衣卫实力大增,实则以后再想玩小动作,必是难如登天。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
在李天看来,掌控没有卵蛋的太监,可比掌控锦衣卫容易太多了。
做戏做全套,一脚将黄严踢出殿门后,李天陷入了沉思。
听见动静,张皇后从后殿踱步走出,见李天眉头紧皱,贴心道:
“陛下,还没用早膳呢。”
看着身旁风韵十足的美人,李天咧嘴一笑,将烦心事暂时抛到了脑后,一把揽过张皇后的细腰,放声道:
“传膳。”
“喏。”
侍候在殿外的江保赶忙应上。
没人敢让皇上多等,不一会,一道道美食佳肴便呈送而来。
有苏杭的甜食糕点,也有淮扬的精致小炒,更有自辽东进贡而来的八宝参汤,往来传送不息,不一会儿便摆满了两丈余长的紫檀木席案。
揽着张皇后的细腰落座,闻着诱人的菜香,李天食欲大开。
他奶奶的,感情皇帝过的是这种神仙日子。
美人在怀,连饭菜都有人送到嘴边。
就是这偌大的席案只坐两个人,显得有些冷清。
尝了一口淮扬小炒,李天随口吩咐道:
“江保,去佳丽院给朕找十个妃子来陪朕和皇后吃饭。”
明朝的后宫妃嫔一共有十个品级,自上而下,分别是皇后,贵妃、妃、昭仪、婕妤、美人、才人、贵人,选侍、淑女
昨天看过后宫
见皇帝点头,黄严不敢卖关子,倒豆子般说道:
“陛下,经老奴调查,那两个山民造反虽是真的,但杀了尤溪县县令的却是延平府知府张忠清的二公子。”
黄严的一番话可谓是石破天惊,把李天吓了一跳,
御书房就有大明全域地图,他昨天闲着没事数了数,整个大明也不过二百一十八个州府,一府之尊的儿子领头造反,不亚于一场政变!
李天双眼微眯,沉声道:
“那延平府的其他官员呢,都跟那姓张的穿一条裤子?”
黄严有些犹豫道:
“老奴不敢妄加论断,但当地乡绅,绝对出了不少力气。”
得,黄严这话一出口,李天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天高皇帝远,又正好碰上先帝死了,延平府知府的傻儿子以为机会来了,就拉上当地乡绅,准备搏一搏,把他那破自行车换成摩托。
只是没想到摩托没换成,还把小命丢了。
但李天还有一件事不明白,既然福建指挥使李敏已经平叛,为何不如实上报朝廷?
黄严见皇帝陷入沉思,心中也是天人交战,纠结的很。
山民造反的事情早结束了,他一大早来自然不是为了山民,但摸不准新皇对东厂的态度,他也不敢把自己架在火上烤。
就在这时,殿外江保的声音突然响起。
“陛下,锦衣卫指挥使刘纲殿外求见。”
“让他进来。”
锦衣卫是朱元璋时期就有的特务机构,权力通天,只对皇帝负责,每一任指挥使都是皇帝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尖刀。
刘纲自然也不例外,永乐四年的武举人出身,身高八尺有余,一手长刀使的出神入化。
一进殿内,刘纲便目光灼灼的看向了黄严,一声冷哼,半跪在地道:
“启禀陛下,卑职已查明南直隶兵部尚书张仪良涉嫌造反,其一家八十三口已被卑职全部押入诏狱,这是张仪良的认罪书。”
说着刘纲从怀里掏出了一张黄纸,双手呈到了李天面前。
伸手接过一扫,李天心中了然,随手扔到了地上,看向黄严道:
“黄公公,看看吧。”
自打刘纲一进来,黄严便觉得不妙,眼下皇上这番姿态,更是让黄严如坠冰窟。
扫了一眼地上的状纸,黄严当即泣不成声道:
“老奴有罪,老奴有罪,求陛下责罚。”
李天冷冷一笑,黄严身为内侍太监,东厂提督,居然在他的面前犹疑半天。
张仪良是张忠清叔父的事情,恐怕黄严早就知道了。
看着黄严痛哭流涕的模样,李天也懒得再说什么,不咸不淡道:
“朕也不想为难你,东厂自今日起并入锦衣卫,以后你就在刘纲手下做事吧。”
“老奴谢陛下开恩,老奴谢陛下开恩。”
黄严脑瓜子磕的砰砰响,心里满是劫后余生的喜悦。
第5章 金枪不倒功
赞赏了刘纲两句,将其送走后,李天转身看向黄严,眯眼道:
“算你聪明。”
刚才还趴在地上痛哭流涕的黄严,此时不见半分狼狈,只有满脸的谄笑。
“陛下放心,老奴一定将功赎罪,把锦衣卫查个明明白白。”
没错,自从先前刘纲进来之后,李天便领着黄严演了一场好戏。
道理很简单。
东厂虽然密探高手众多,但都是为了监察百官,势力范围只在南北二京。而锦衣卫在各省有十三个分部,眼线遍布天下。
论消息传递的速度,锦衣卫可比东厂要快的多。
如果说黄严是担心失了圣眷,不敢和三品的南京兵部尚书对线情有可原。那么刘纲可没有半分后顾之忧。
可今日却是东厂先来禀报,其中缘故,自然不必多说。
至于将东厂并入锦衣卫,这便是帝王之道了。
明面上锦衣卫实力大增,实则以后再想玩小动作,必是难如登天。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
在李天看来,掌控没有卵蛋的太监,可比掌控锦衣卫容易太多了。
做戏做全套,一脚将黄严踢出殿门后,李天陷入了沉思。
听见动静,张皇后从后殿踱步走出,见李天眉头紧皱,贴心道:
“陛下,还没用早膳呢。”
看着身旁风韵十足的美人,李天咧嘴一笑,将烦心事暂时抛到了脑后,一把揽过张皇后的细腰,放声道:
“传膳。”
“喏。”
侍候在殿外的江保赶忙应上。
没人敢让皇上多等,不一会,一道道美食佳肴便呈送而来。
有苏杭的甜食糕点,也有淮扬的精致小炒,更有自辽东进贡而来的八宝参汤,往来传送不息,不一会儿便摆满了两丈余长的紫檀木席案。
揽着张皇后的细腰落座,闻着诱人的菜香,李天食欲大开。
他奶奶的,感情皇帝过的是这种神仙日子。
美人在怀,连饭菜都有人送到嘴边。
就是这偌大的席案只坐两个人,显得有些冷清。
尝了一口淮扬小炒,李天随口吩咐道:
“江保,去佳丽院给朕找十个妃子来陪朕和皇后吃饭。”
明朝的后宫妃嫔一共有十个品级,自上而下,分别是皇后,贵妃、妃、昭仪、婕妤、美人、才人、贵人,选侍、淑女
昨天看过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