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皇帝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天点了点头,美滋滋的将小册子放入怀中,笑道:
  “你这老小子倒还有几分眼力。”
  江保顺着杆子往上爬,恭声道:
  “陛下,老奴妄自安排今日早膳的十位娘娘移居到了露华殿,还请陛下治罪。”
  伸腿给了江保一脚,李天踱步出了御书房,轻笑道:
  “说你胖,你还给朕喘上了,给朕滚蛋。”
  江保揉着屁股嘿嘿笑着,心中十分自得,赶忙跟在了李天身后。
  “陛下可是要去灵寿寺?”
  李天点了点头,目光微冷道:
  “不错,朕昨日就下旨让亲王们进宫,朕倒要看看有多少人奉旨到了。”
  见皇上没有要摆驾的意思,江保也明白皇上这是准备来个突然袭击,随手招来一个小太监,低声吩咐了几句。
  灵寿寺距离御书房仅有两墙之隔,李天领着江保,不消片刻便到了灵寿寺大门处。
  灵寿寺是朱棣给宠爱的妃子所建,规格虽然不高,但占地却有上百亩,而且紧邻太庙,向来是一众嫔妃礼佛供香的首选歇脚之地。
  江保提前打过招呼,拱卫灵寿寺的皇宫内卫不敢大声喧哗,噤声恭迎行礼后,便打开了寺门。
  一进门,李天就闻到了浓浓的禅香,不知道是不是这香的缘故,李天感觉脑子里那些龌龊的念头都少了。
  “他们人在哪?”
  “陛下跟着老奴就行。”
  江保贴心的在前面带路道。
  三停五转,七拐八拐,在李天快要不耐烦的时,终于到地方了。
  离着老远,李天便听到了嘈杂的逗乐声,时不时的还传来女子的声音。
  李天的脸色急转直下,朱棣这才死了几天呐,他的儿孙就成了这幅德行。
  看到皇上的脸色,江保自觉清了清嗓子,尖声喊道:
  “陛下驾到。”
  江保一嗓子出去,喧闹声一滞,随即愈发嘈杂。
  李天也不着急,就静静的等着,这些亲王都是一人一处独院,他倒要看看哪个玩的最疯。
  随着时间流逝,一个个亲王匆忙而来,李天回忆着脑海中的记忆,挨个记下。
  看着面前一个个身穿蟒龙袍,头带封天冠,吃的脸圆肚肥的亲王,李天扫视而过,转身看向江保道:
  “来了多少个?”
  江保能坐上御马监总管的位置,他非凡的记忆力功不可没,只见江保沉吟片刻,高声道:
  “回禀陛下,太祖本脉十九位藩王,九位在各自封地,剩下的十位中,沈王朱穆,定王朱业,宪王朱松未到,除此之外,汉王殿下和赵王殿下也未到。”
  李天知道朱元璋生了几十个儿子,没死的全都封王了。
  但建文帝朱允上髁艘徊ǚ,永乐大帝朱棣又削了一波藩,活下来的除了酒囊饭袋,就是软蛋怂包,根本不足为虑,他真正的担心的是朱高炽的两个弟弟。
  汉王朱高煦跟着朱棣南征北战,在军中威望高的吓人,到现在还手掌天下兵马之权。
  赵王朱高燧虽然没有兵权,却靠着自己皇子的身份大肆敛财,在朝中笼络了不少官员。
  听到最关键的俩人没来,李天勃然大怒,指着一众亲王借机发火道:
  “先帝尸骨未寒,朕让你们来守灵,你们竟然敢带着家眷前来嬉闹玩耍,你们眼中可还有先帝?可还有朕!”
  一众亲王看着李天发火,胆战心惊,但他们除了皇亲的身份,已经没有任何依仗,只能倒头就拜,恳请皇帝恕罪。
  李天刚发完火,得知皇上驾到的灵寿寺主持也领着一帮光头姗姗来迟。
  灵寿寺的主持法号妙安,已经任灵寿寺的主持两年有余,吃了不少香火,身材浑圆,拜向李天双手合十道:
  “妙安不知陛下驾到,接驾来迟,还请陛下恕罪。”
  李天正在气头上,摆了摆手道:
  “朕在处理家事,你先退下。”
  妙安看着惶恐不已的一众亲王,口中喃喃佛语,从怀中取出了一张纸条道:
  “陛下,这是汉王与赵王两位殿下交由贫僧的请罪书,还请陛下过目。”
  江保接过纸条,转呈到了李天手中。
  扫了眼纸条,李天脸色一沉,痢疾之症不能前来?
  好胆!
  一张破纸条,窜稀拉个肚子就想应付自己?果真是没把自己放在眼里。
  转身看着还匍匐在地的一众亲王,李天两眼微眯,寒声道:
  “江保,拟旨。沈王朱穆,定王朱业,宪王朱松三人欺君瞒上,抗旨不尊,至先帝尸骨于不顾,即刻起,革去藩王身份贬为庶民,其家中财产,全部抄没充入内库!”
  “喏。”
  江保大声应道。
  定了定神,李天继续道:
  “至于你们,朕也不愿再多勉强,凡是带了家眷的,通通滚回家去,三日之内每人给朕交上来十万两银子,此事就此作罢,如若不然,沈王三人就是你们的下场!”
  “谢陛下开恩,谢陛下开恩。”
  被吓得肝胆俱裂的一众亲王,惶恐呼道。


第7章 不想翘班的皇帝不是好皇帝
  皇帝愤然离去,惶恐不已的亲王们面面相觑,只觉得有苦难言。
  他们虽然贵为藩王,但大多都是从父辈那继承而来,所谓的封地一削再削,仅剩一县之地罢了,若不是因此,他们也不会赖在京城。
  十万两白银,要他们怎么凑的出来,皇上这明摆着要逼死他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