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东北军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西疆守备部队(10个沙漠作战旅);青海守备部队(4个骑兵旅);

香港守备部队(4个旅);澳门守备部队(1个旅);新加坡守备部队(6个旅);

西南军区守备部队;

中南军区守备部队(15个旅);

东南亚军区守备部队(17个旅);

南非军区守备部队(9个旅);

澳洲军区守备部队(5个旅);

印度洋军区守备部队;

太平洋军区守备部队;

除以上东北军正规野战军部队之外,东北军的陆军作战部队还包括:陆军岸防部队、陆军防空部队、陆军航空兵部队、陆军雷达预警部队、陆军电子作战部队等特殊部队;另外,国内友军西北军的正规军和民兵团的总兵力共约60万,中共的正规军和民兵团的总兵力共约90万;

东北军的陆军正规军总共为382个师旅(25个甲等师、50个甲等旅、5个骑兵旅、101个乙等师、200个新编乙等旅、1个特编师)和1个近卫团(包括海军陆战部队和空军伞兵部队计算在内),总计约420万兵力;

统一整编为4个集团军群、14个集团军、70个方面军;

其中的13个集团军(39个方面军,315个师旅,共350万兵力)投入了苏联战争;

另有第2集团军(下辖4个方面军)和另外27个方面军,总计70万余兵力的正规军,配合着各地守备军驻守在东北本土、西南、西北以及中国的海外各大自治区;

东北军各地守备军(包括新建的西南军)总数约150万人,预备役民兵部队约380万人;

其中,甲等师和乙等师基本全部投入了苏联战役,大部分的甲等旅(比如海军陆战旅、山地作战旅、沙漠作战旅、丛林作战旅)和大部分的乙等旅基本驻守于南方各自治区。

二、东北军·海军:

海军总司令:沈鸿烈上将副总司令:蒋斌中将

海军总参谋长:范宗杰少将副总参谋长:张学思少将

海军情报局局长:杨宣诚少将

海军潜艇部队司令:黄泽明少将

海军航空兵总司令:刘善本少将

海军陆战队总司令:李喜浩少将

海军太平洋舰队总司令:蒋斌中将副总司令王梓少将

太平洋舰队第1航母舰队总指挥:邓兆祥少将(历史上“重庆”号巡洋舰舰长)

太平洋舰队第2航母舰队总指挥:金声少将(历史上东北军海军爱国将领)

太平洋舰队第3航母舰队总指挥:王梓少将

太平洋舰队第4航母舰队总指挥:凌霄上校(历史上东北军海军爱国将领)

太平洋舰队第5航母舰队总指挥:袁乔方上校(历史上东北军海军爱国将领)

海军印度洋舰队总司令:董岩杰中将副总司令鄢飞扬少将

印度洋舰队第1航母舰队总指挥:董岩杰中将副总指挥林祥麟上校

印度洋舰队第1战列舰队司令:卢东阁少将(历史上曾参加诺曼底登陆战)

印度洋舰队第2战列舰队司令:郭成森少将(历史上曾参加诺曼底登陆战)

印度洋舰队第3战列舰队司令:徐祖善上校(历史上东北军海军爱国将领)

印度洋舰队第4战列舰队司令:彭士彬上校(历史上东北军海军爱国将领)

印度洋舰队第1巡洋舰队司令:王显琼上校(历史上曾参加诺曼底登陆战)

印度洋海军第2巡洋舰队司令:黄廷鑫上校(历史上曾参加诺曼底登陆战)

印度洋舰队第3巡洋舰队司令:于权伸上校(真实历史人物)

印度洋舰队第4巡洋舰队司令:赵东寰上校(真实历史人物)

黑龙江江防舰队总司令:谢刚哲上校(历史上东北军海军爱国将领)

渤海湾海防舰队总司令:屠远雄少将

阿拉伯海舰队总司令:何成浚少将

第4潜艇联队联队长庞传江上校

第7潜艇联队联队长谢亚宏上校

第11潜艇联队联队长温碧阳上校

第19潜艇联队联队长陈寒霖上校

东北军的海军舰队主要分为太平洋舰队、印度洋舰队、渤海湾海防舰队、黑龙江江防舰队;

东北军海军部队拥有的作战舰艇数目如下:

东北“黄帝”级重型航空母舰3艘:

“黄帝”号、“炎帝”号、“蚩尤”号(标准排水量42500吨,满载排水量49600吨,可搭载各型舰载机190架);

东北“秦皇”级中型航空母舰4艘:

“秦皇”号、“汉帝”号、“唐宗”号、“明祖”号(标准排水量22000吨,满载排水量25800吨,可搭载各型舰载机95架);

第二批“秦皇”级中型航母4艘;

东北“伏羲”级轻型航空母舰8艘(标准排水量11500吨,可搭载各型舰载机45架):

第一批包括“伏羲”号、“遂人”号、“帝喾”号、“颛顼”号;

第二批包括“尧帝”号、“舜帝”号、“夏禹”号、“商汤”号;

东北“胜利”号中型航空母舰(原法国海军“贝亚恩”号中型航母);

德国“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4艘(标准排水量22100吨):

“神武”号、“振武”号、“崇武”号、“尚武”号;

德国“德意志”级轻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