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明末之旅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一点好感,现在又听张远祥讲,几天之后徐家就要来收宅子,张丰就将徐家恨上了。

张丰有一点疑惑,就算徐家收回了这处宅子,但是,自己家经过这么多年的经营也算小有家财,应该还具有在松江府再购这么一处宅院的经济实力啊,也不至于要回什么鸟不拉屎的乡下去过日子啊。

将自己心中的疑惑这么一说,张远祥就是一阵苦笑。

张远祥自责的道:“丰儿,都怪我自己,看到人家开织坊赚钱,我也弄了一个织坊,钱财全部砸到了这织坊里面不说,还借了一笔高利贷,手上目前能动用的银两不超过两百两。”

才两百两,这么一点钱,在松江府买宅院是不可能的,只能回乡下买一点薄田,守着这点田产过日子。

明朝末年,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在经济发达,相对富庶的江浙一带已经出现织布作坊,这样的织坊,规模大的有上百张,甚至数百张织布机。

前些年,织坊可是赚钱的东西,张远祥也办了一个这样的织坊,投入大笔钱,买了一大块地,添置数十张织机,开始两年,还真赚了一些钱,不过,后来就走下坡路了。

因为战乱,因为农民起义,来松江府一带进货的布匹商人越来越少,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这几年,张远祥的织坊月月赔本,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即使想卖掉织坊也卖不起价钱。

“该死的战乱。”张丰心中郁闷的想道。

……….

新书求呵护,有票票的朋友们,支持一下,在这里先谢谢大家了。

第三章张家织坊

说完这些,张远祥也说起了自己以后的打算。

张远祥道:“丰儿,布庄之中的布匹我准备低价处理,织坊也准备低价转手,大约能筹集一千两左右,加上手上的约两百两现银,带上这些钱,我们回乡下,添置几十亩田产,然后……”

张丰打断了张远祥的说话,张丰道:“父亲,我们的织坊也有数十张织机吧,附带还有一大块地,怎么卖掉织坊,处理完布庄之中的布匹才能筹一千两左右。”

对于这个时代的物价,张丰已经有大致的了解,一两银子大约能买两石粮食,或买一匹棉布。

张远祥苦笑道:“我们家的这个织坊,一共先后投入了数千两银子,现在只能以几百两的价格低价转手,即使这个价格,我也找了好几天才找到买家。”

几千两的投入,几百两就卖掉,亏大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织坊,张家的钱财全部耗在了里面,张丰不忍心就这么低价贱卖。

张丰道:“父亲,我们是否能不卖织坊。”

张远祥叹了一口气道:“不卖不行啊!如果这处宅子还在,靠着布庄的盈利,也许还能再撑下去,但宅子被徐家收回去之后,没有了布庄的盈利,这个织坊我是实在无法经营下去。”

是啊!一直在亏本,怎么能再经营下去。

张丰陷入了沉思,看到张丰一副思考的模样,张远祥心中想道,自从丰儿脑袋被打了一下之后,整个人似乎有不小的变化,现在更是知道为自己分忧。张远祥甚感欣慰。

想了良久之后,张丰道:“父亲,要破解当前的困局,首先要保住这处宅子,不要让徐家收回去,另外,还要实现织坊的盈利。”

可这谈何容易啊!

张远祥只能一阵苦笑,张远祥自问,自己是毫无办法,无能为力。

宅子被自己抵押给了徐家,立下了白纸黑字的字据,现在自己无力还钱,徐家要收回宅子,张远祥没有一点办法。除非,除非自己在短短几天的时间之内就能筹到欠款。

张丰打量着这所宅子,一开始,张丰就喜欢上了这里,不过,现在看来,在这里住不了几天,然后就要搬离这里。

哎!张丰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张丰暂时也没有什么办法,对这松江府的人和物都不熟悉,张丰也暂时没有办法在短短几天之内筹集到这一样笔钱。

张丰道:“父亲,目前这个情况,看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真要回乡下去,我们就一起回乡下”

感受到张丰的主见和自信,张远祥心中一阵高兴,心中想道,自己的丰儿真的长大了。

张丰道:“父亲,徐家多少天之后来收房?”

张远祥道:“还有五天,徐家要求我们五天之内搬出这里,五天之后,徐家就要收回这处宅子。”

五天!

张丰心中想道,时间还真够紧迫的,目前来说,要尽量弄清楚情况,相出办法,另外,张丰还想要去自己家的那处织坊看一看。

对于明末资本主义的萌芽,张丰心中非常感兴趣,对自己家的这处织坊就更加感兴趣。

于是,张丰道:“父亲,能否带我去织坊看一看。”

张远祥道:“行,我们这就去。”

张家有马车,伙计很快就将马车备好,两人上车,朝着城外而去,张家的织坊在城东郊区,并不在城内。

坐在马车上,张丰打量着街道上的情景,看着一切都十分新鲜,不过,此时张丰没有过多的心情看街景。

半响之后,马车出了城,又行驶两、三里地之后,在一处院子前停了下来。

这里是郊区,房屋极少,放眼望去,不是农田就是荒地,张家的织坊由几栋民房组成,民房的周围是围墙,围墙外面是大片的荒地,杂草丛生,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