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不想捡漏啊
分类: qsxs
子,“小兄弟,我这是亏本卖你啦!要不是为了给我女儿凑补习费,我可不会...”
江阳笑了笑,也没去在意,付完款,拎着盒子就走。
不错,任务完成2/10了。只要控制好购买额,到时候20万资金轻轻松松就可以落到自己钱袋了。
加油,江阳,你行的!
...
【系统资金:36000元】
江阳大包小包的拎着九个袋子,回到了荣阳斋。
原本他想一口气买足十样赝品的,但是手上东西真的太多了,他只能先放回店里。
“小阳啊,刚怎么突然关门了?你这大包小包的拎着都是什么东西?”
喊住他的正是隔壁藏古阁的刘伯伯。
刘正源算是老江家的老邻居了,当年荣阳斋出事后还一阵惋惜,对江父的东山再起也提供了不少帮助。
江阳客气地回道:“刘伯伯,随便买了些小玩意,研究下最新的的做旧技术。”
“恩,那就好,是得与时俱进学习知识。哎,对了,我刚听人说咱市场里来了个傻小子,买了好多赝品,而且连价格也不砍。这种年轻人呐,就是书读的少不肯学习!”
江阳:。。。
刘伯伯,这人好像就是我。
古玩街市场很大,江阳也只是偶尔过来一趟看看店,许多摆摊的包袱斋和开店的不认识江阳也很正常。
“可能人家是个富二代吧。”
“没准吧,但这富二代也太浪费钱了。还不如拿这钱去花天酒地来的实在。”
江阳尴尬地开了门,把东西放下后,打算再去淘一件36000元左右的赝品。
“老板,你们这收古董么?”
一道苍老虚弱的声音在荣阳斋门外响起。
江阳望向门口,一位佝偻的老婆婆站在了门槛外。
她手里捧着一个布包,布包露了一角,里面正是一本黄色色封皮的线装书。
刘争艳还没回店,他见到有个老婆子主动上门卖东西给江阳,向江阳使了个眼色,轻轻地摇摇头。
江阳明白刘伯伯的意思。
京城古玩市场最近流行一种新套路。一些外地人带着东西站在市场里卖,卖的时候编一段可怜的故事,说是急用钱要给人治病或是给孩子结婚用。
而且说手里的东西都是当初藏在墙里才幸免于难,绝对是祖上传的。
一般来说,这些人都是在市场上骗骗小藏家,很少会有来店里行骗。
但来店里做局的,基本都是带着高精尖的高仿。
刘正源的意思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把这老太请走就行。
而江阳却想的是。
天底下还有这等好事?
第2章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江阳看到老太出现的时候,突然有些后悔。
早知道有这么专业的套路团队在候着,哪里还要去逛摊子?
江阳把老太太请到荣阳斋内,藏古阁刘伯伯生怕江阳打眼,也一并进去了。
“奶奶,您拿的这是什么啊?”
江阳给两位倒上了茶水,坐在了圆凳上,客气地问道。
老奶奶打开了包袱,手有些发抖,皮包骨的瘦胳膊让江阳看得升起了怜悯之心。
“我只知道是一本古书,这是我老头子藏了五十多年的东西了,现在他生病住院了,需要钱动手术,我们东拼西凑还差个三万多。”
老奶奶说着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刘正源给江阳递了一个眼色,让江阳别在这时候被同情心冲昏了头。
这老太太故事编得太假,什么多年久藏,什么老伴需要开刀手术费,这和市面上的套路如出一辙,都是博同情来让人上当。
江阳客气地说道:“老奶奶,您让我看看这书行么?”
老奶奶将手中的书往江阳那轻轻一推。
江阳定睛一瞧,泛黄的书封上用正楷写着四个大字――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这书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被炒得火热,前阵子国外拍卖会上,两册就能拍到数千万元。
这种东西,能让人这么容易捡漏?
一般来说,这种卖惨套路都是来骗一心想发大财的门外汉。
买家会在卖家手上不断压价,以为占尽了便宜,但实际上却是陷进了局里。
江阳也听过《永乐大典》的名头。
《永乐大典》散佚多年,的确有不少册流落在了民间。
但随便来一个老太太拿着《永乐大典》就是真的,这几率也太小了吧。
老奶奶完全可以卖给国家图书馆,这样也能卖出不少的价格,何苦跑来古董店里卖?
但江阳,要的就是这种赝品!
这《永乐大典》不在系统禁止的范围内,只要用三万六买下,那江阳就能拿到20万的资金!到时候父亲的手术费就有着落了。
江阳小心地翻了翻手中的书,是《永乐大典》的“山”字卷,保存的不是很好,已经有了明显的书蠹痕迹,而且翻到后面,还缺了好几页。
江阳停止了翻阅,问道:
“老奶奶,您看我给您三万六成么?”
刘伯伯在一旁摇摇头,这小阳平常看着挺聪明的一人,怎么这种时候被贪心蒙蔽了双眼?
哪有那么多的《永乐大典》真品来给你小子捡?
老奶奶噙着眼泪,有些不敢相信:“这书真的这么值钱?三万六其实有点多了...”
江阳连忙道:“多么?不多!大爷手
江阳笑了笑,也没去在意,付完款,拎着盒子就走。
不错,任务完成2/10了。只要控制好购买额,到时候20万资金轻轻松松就可以落到自己钱袋了。
加油,江阳,你行的!
...
【系统资金:36000元】
江阳大包小包的拎着九个袋子,回到了荣阳斋。
原本他想一口气买足十样赝品的,但是手上东西真的太多了,他只能先放回店里。
“小阳啊,刚怎么突然关门了?你这大包小包的拎着都是什么东西?”
喊住他的正是隔壁藏古阁的刘伯伯。
刘正源算是老江家的老邻居了,当年荣阳斋出事后还一阵惋惜,对江父的东山再起也提供了不少帮助。
江阳客气地回道:“刘伯伯,随便买了些小玩意,研究下最新的的做旧技术。”
“恩,那就好,是得与时俱进学习知识。哎,对了,我刚听人说咱市场里来了个傻小子,买了好多赝品,而且连价格也不砍。这种年轻人呐,就是书读的少不肯学习!”
江阳:。。。
刘伯伯,这人好像就是我。
古玩街市场很大,江阳也只是偶尔过来一趟看看店,许多摆摊的包袱斋和开店的不认识江阳也很正常。
“可能人家是个富二代吧。”
“没准吧,但这富二代也太浪费钱了。还不如拿这钱去花天酒地来的实在。”
江阳尴尬地开了门,把东西放下后,打算再去淘一件36000元左右的赝品。
“老板,你们这收古董么?”
一道苍老虚弱的声音在荣阳斋门外响起。
江阳望向门口,一位佝偻的老婆婆站在了门槛外。
她手里捧着一个布包,布包露了一角,里面正是一本黄色色封皮的线装书。
刘争艳还没回店,他见到有个老婆子主动上门卖东西给江阳,向江阳使了个眼色,轻轻地摇摇头。
江阳明白刘伯伯的意思。
京城古玩市场最近流行一种新套路。一些外地人带着东西站在市场里卖,卖的时候编一段可怜的故事,说是急用钱要给人治病或是给孩子结婚用。
而且说手里的东西都是当初藏在墙里才幸免于难,绝对是祖上传的。
一般来说,这些人都是在市场上骗骗小藏家,很少会有来店里行骗。
但来店里做局的,基本都是带着高精尖的高仿。
刘正源的意思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把这老太请走就行。
而江阳却想的是。
天底下还有这等好事?
第2章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江阳看到老太出现的时候,突然有些后悔。
早知道有这么专业的套路团队在候着,哪里还要去逛摊子?
江阳把老太太请到荣阳斋内,藏古阁刘伯伯生怕江阳打眼,也一并进去了。
“奶奶,您拿的这是什么啊?”
江阳给两位倒上了茶水,坐在了圆凳上,客气地问道。
老奶奶打开了包袱,手有些发抖,皮包骨的瘦胳膊让江阳看得升起了怜悯之心。
“我只知道是一本古书,这是我老头子藏了五十多年的东西了,现在他生病住院了,需要钱动手术,我们东拼西凑还差个三万多。”
老奶奶说着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刘正源给江阳递了一个眼色,让江阳别在这时候被同情心冲昏了头。
这老太太故事编得太假,什么多年久藏,什么老伴需要开刀手术费,这和市面上的套路如出一辙,都是博同情来让人上当。
江阳客气地说道:“老奶奶,您让我看看这书行么?”
老奶奶将手中的书往江阳那轻轻一推。
江阳定睛一瞧,泛黄的书封上用正楷写着四个大字――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这书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被炒得火热,前阵子国外拍卖会上,两册就能拍到数千万元。
这种东西,能让人这么容易捡漏?
一般来说,这种卖惨套路都是来骗一心想发大财的门外汉。
买家会在卖家手上不断压价,以为占尽了便宜,但实际上却是陷进了局里。
江阳也听过《永乐大典》的名头。
《永乐大典》散佚多年,的确有不少册流落在了民间。
但随便来一个老太太拿着《永乐大典》就是真的,这几率也太小了吧。
老奶奶完全可以卖给国家图书馆,这样也能卖出不少的价格,何苦跑来古董店里卖?
但江阳,要的就是这种赝品!
这《永乐大典》不在系统禁止的范围内,只要用三万六买下,那江阳就能拿到20万的资金!到时候父亲的手术费就有着落了。
江阳小心地翻了翻手中的书,是《永乐大典》的“山”字卷,保存的不是很好,已经有了明显的书蠹痕迹,而且翻到后面,还缺了好几页。
江阳停止了翻阅,问道:
“老奶奶,您看我给您三万六成么?”
刘伯伯在一旁摇摇头,这小阳平常看着挺聪明的一人,怎么这种时候被贪心蒙蔽了双眼?
哪有那么多的《永乐大典》真品来给你小子捡?
老奶奶噙着眼泪,有些不敢相信:“这书真的这么值钱?三万六其实有点多了...”
江阳连忙道:“多么?不多!大爷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