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不是富二代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父母同时开口,关注点却截然不同。
  “我不会经常跟他们厮混,只会维持必要的人际往来。”姚衣先回答了父亲,接着转头看向母亲,笑道,“妈,我不是去享受,我是去工作,要从底层做起,您见过住五星级六星级酒店、开法拉利上班的底层员工吗?”
  姚母愣了片刻,担忧道:“那你让你爸给你换部奔驰,不,奥迪啊。不然你去坐公交,挤地铁?人又多,又热,给你挤坏了怎么办,有传染病怎么办?哎,你把家里的钥匙拿出来干什么,你不回家啦?外面租房子有甲醛!还有,外面的东西不干净,吃了对身体不好,诶呦,依依,你别逞强。”
  这关爱让姚衣有些感动,感动之余,还有点哭笑不得。
  不管多大年纪,在老妈眼里都像个三岁小孩啊,连衣食住行都要担心。
  “好了好了,姚衣是二十岁,不是十二岁,如果外面的世界那么危险,我怎么活到这一把年纪?”
  对妻子说话时,姚起的语气不再严肃威厉,而是带上了些许温柔和无奈。
  “那能一样吗?”姚母护子心切,当即反驳,“我们那个时代可没有地沟油、黑心棉跟瘦肉精,喏,你看看新闻,现在还有香精茶叶,尿素豆芽,甲醇酒,硫磺馒头,还有”
  碎碎念里,家庭气氛愈发浓郁,父子再次对视,早年军伍出身、行事风格直接干练的姚起冲儿子摆了摆手:“我能看到你的决心,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你收拾几件衣服就可以出门,退学的事自己办好,去吧。”


第三章 没有主线的主人公

  豪宅豪车的钥匙既是身份象征,也是沉重枷锁,将它们尽数卸下之后,姚衣终于摆脱长达二十年的禁锢,只觉得浑身轻松。
  看着镜子里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姚衣展露发自内心的笑容。
  照镜子是自幼形成的习惯,姐姐姚灵总说这是过度自恋,但姚衣觉得这是应有的自我欣赏和自我检阅。
  按照父亲姚起的说法,人必须懂得自我欣赏,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喜欢,就很难找到对工作、对生活的热爱,那么不论是住在深沟还是住在高楼,他都将远离快乐。
  当然,盲目的自我欣赏并不可取,所以自我检阅也很重要。
  绝大多数学校和单位都会在楼道入口处放置一面正容镜,目的是提醒进入者整理衣冠、注意形象。
  在姚衣看来,仅仅注重外在还不够,还要时常审视内心。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内心是平静还是愉悦,亦或是焦虑沮丧,都会从眼睛里透出几分,所以姚衣喜欢照着镜子看自己的眼睛,看看它们在说什么。
  现在,它们在说:“姚衣,重活这一世,不要再做富二代!”
  “不做了,坚决不做了。”姚衣有点神经质地自言自语,“不过,我要做什么呢?”
  四十岁是男人最巅峰的时期,往前缺乏智慧和阅历,往后少了精力和锐气,在这个时间点重生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奇妙感受,最开始怅然若失,紧接着欣喜若狂,而现在又有些疑惑迷茫。
  重生了,该做什么呢?
  之后二十年里,有不少现象级重生小说改编成影视剧集,这些幻想作品中的主人公大多在遭遇不幸后带着记忆回到若干年前,他们有着明确的目标和天然的动力。
  饱受欺压者揭竿而起,要推翻压榨他们的万恶资本家。
  国破家亡者身负重任,要带领同胞扫除障碍反败为胜。
  就算是太平盛世里的平民百姓,也不至于与世无争。
  总有那么几个敌人,总有那么几个遗憾,总有那么几个追求,或是某个魂牵梦萦的人,或是某件悔恨终身的事,亦或是失之交臂的良机。
  若将重生者的人生概括成一本小说,那么这些让重生者迫不及待采取行动的遗憾就是故事的主线。
  只有主线明确,主人公才不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瞎忙活,让观众老爷们看得满头雾水,否则就不算是个好故事。
  可是,姚衣的主线在哪儿呢?
  饱受剥削?不存在的。姚衣二十年间从大资本家的儿子变成大资本家,不去剥削别人就算是道德高尚了。
  国破家亡?也不存在。目前经济高涨,国力日益兴盛,日后虽有几番波折,但祖国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未来二十年,风云际会,人才济济,用不着他姚衣去忧国忧民。
  好吧,既然没有光荣伟大的使命等着姚衣,那么人生遗憾呢?这倒是有,比如以前一直想着背把吉他浪迹街头,品味吟游诗人的浪漫,却始终没有机会。
  但这样的遗憾着实不多,而且随时可以弥补,伸手就能推倒的障碍,如何能驱使主人公开展剧情呢?
  思来想去,姚衣不由发出一声无比吸引仇恨的感慨。
  上一世真是活得太顺了,一切都顺风顺水,几乎没有波澜,因此重生之后竟一时想不到要做什么。
  “嗯,还是想不到,好吧,想不到也好,不必执着于过去,这才算真正的重生,重新书写自己的故事,而不是把之前的故事修修改改,倒也不错。”姚衣对着镜子如此说道,说服了自己,他耸耸肩,以完全放松的姿态躺到宾馆标间的床铺上,一边用指腹轻轻揉按太阳穴,一边思考之后几天的日程安排。
  昨晚用餐结束后姚衣还是住在家里,陪母亲聊了半宿,今早简单收拾几件换洗衣物便坐车到学校办理退学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