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粉了个菩萨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专门调查这起事件,并命名为“120特大儿童贩卖案件,”简称为“120儿童特大案”。
  潘敬作为当事人,得到了重点关注。
  由于现在还没有普及网络,信息不好查询,一时之间警察也找不到潘敬所说的省城亲戚,她便被留在了警局里。
  兰姐自告奋勇,想带着潘敬回家住,除了兰姐,还有几个警察,都愿意接纳她。甚至有年纪大的警察,私下里向领导表达了,如果找不到小姑娘的亲人,自己愿意收养的意愿。
  可是潘敬明白自己毕竟不是个真正的小孩子,长期相处定然漏出马脚,她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于是坚决拒绝了住到警察的家里去。
  但是警察们又实在不放心潘敬自己出去,最后折中了一下。
  警局里每天都有人值夜班,也有休息的房间,最后决定让潘敬待在警局里,晚上就住在值班民警的房间里。
  潘敬就像一只小野猫,这样被暂时收留了下来。
  每日里,都有警察争着抢着带她去吃饭,或者散步。兰姐家里两个双胞胎儿子,都上初中,正是不省心的时候,她得照顾家里,等她来上班的时候,潘敬时常已经被带去溜达了。
  兰姐挺不开心,只能在家抽空做了小零食,遇见了潘敬,便抓紧时间投喂一把。
  现在夜班值得多的,多是些未婚毕业不久的年轻警察。
  这些小警察没带过孩子,只觉得新鲜,加上潘敬不哭不闹,说话像个小大人,他们热衷得很。
  其中,年轻警察何云生家离得远,前年刚毕业,未婚未育,又没有女朋友,就住在旁边的单身寝室。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傍晚大家或者回家或者约会的时候,他就带了潘敬到了训练场。
  “今天得跑个四百米了。”何云生蹲下来,严肃地看着潘敬:“你打过坏人,现在也是个战士。”
  “嗯!”潘敬坚定点头。
  她也要锻炼好身体,其实那天她是想把那个人贩子的耳朵全切掉的,力气不够,只切了一半。
  小步子迈开,潘敬奋力向前冲,何云生掐着表,跑在一边,帮她计时。
  到了终点,何云生看了下秒表:“很好,进步了3秒。”
  然后,何云生开始锻炼,潘敬就在旁边努力跳着,去够高低杠里,最矮的那一个。
  何云生打了一套拳,抽空看了一眼潘敬:“等你身高到了倒数第二个杠,我就拆把枪给你看。我拆枪重装可厉害了!”
  潘敬很给面子:“云生哥真棒!”
  后来,由于“120儿童特大案”调查时间长,跨越了多个省份,调查越深,警察们就越发繁忙起来。
  警局里的人很多被调去了外地追踪,留在局子里的人也忙碌了很多。
  何云生去了外省份找一个孩子的买家,而兰姐留在局子里接待民众,很多丢孩子的家长听说了案情有了进展,经常含泪来警局闻讯,盼着能得来自家孩子的消息。
  潘敬难得地有了自己的时间。
  她懂得多,又勇敢果断,也被允许偶尔独自出去溜达。不过应兰姐要求,潘敬在胸前别了个警徽,看上去像是警属,这样子,就更安全了。
  潘敬溜溜达达,坐了公交车,到了极东面的一个小区。
  这里住着的人很明显要富裕一些。
  楼都比西面高了很多。
  潘敬走到了马路边,看到了小区的名字“御海园”。
  是这个了。
  门口有保安,面庞年轻干净,穿着藏蓝色的保安服,站得笔直。每个人进出时,保安都会敬礼。
  潘敬等到两个中年人领着两个孩子将要走进去的时候,不着痕迹跟在身后,就像一家人的样子一样,走了进去。
  小区里绿化很好,只是现在冬季,除了成簇的冬青,树木并没有绿意。
  潘敬边走边数,到了第八栋。
  八号楼周围空旷,四面全是树木。到了夏天,可想定是一副郁郁葱葱景象。
  十四层高的楼,每层的窗户,都有人影,很是有人烟气,是这个小区的楼王
  潘敬一边看,一边心里叹息:当年她看到这个楼,是在报纸上。
  那时候,这栋楼已经被烧的几乎倒塌,死伤无数,烧死的,跳楼死的,人间惨象・・・・・・


第五章 敬敬的老朋友
  潘敬在小区里溜溜达达。
  小区里人不多,外来人必须经了门口登记才能进来,非常安全。
  因此,并没有去问这个小姑娘为什么独自一人。
  潘敬溜达累了,在八号楼旁边的花园外沿找了个石凳子坐下了。
  小脚脚晃晃悠悠。
  她的包包里被警察叔叔阿姨们塞了很多小零食,她有些饿了,便拿了一根火腿肠来吃。
  一根肠快吃完的时候,一阵车轮咕噜噜的声音传了过来。
  潘敬啊呜一口,将火腿肠全都塞进嘴里。然后从石凳上跳了下去。
  她扭过头,看到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骑着一辆半新的三轮车。山轮车上插着一块牌子“废品回收”。
  应该是他了。
  潘敬站在一边,等着老头骑了过来。
  到了八号楼下,老头停下车子,晃了晃车篮里的摇铃。
  铃声清脆,楼上有人呼啦一声开了窗子:“来啦!”
  不一会儿功夫,就有人抱了一大包纸板走出了楼道。
  “老王。”走出来的中年女人和收废品的老头打了个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