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殿下少年时》
分类: txts3
主无奈之中又隐隐透露出一丝嫌弃,她这压根不像带了个伴读,而更像哄了个小妹妹玩,往后还指不定谁照顾谁呢!公主想找点话闲聊:“你家长姐我见过,无论说话行事,都是极好的,可惜……”高悦行此时却没有心思哄她,略冷淡敷衍道:“长姐一向很好。”她已经听到前方传来热闹的动静。偶尔的几声欢呼叫好,像沸腾的油锅里溅起的星子,刺得高悦行心里发烫。快要见到了。心里越是急迫,脚下就越是恭谨,唯独眼神中流露出的坚忍能隐约窥得她的内心焦灼,但她也低头隐藏的很好。咻——啪!一声尖锐的哨响之后,有风声贴着耳边擦过。高悦行第一脚踏上演武场的红泥土地上,尚未反应过来,便察觉耳畔火辣辣的疼,脚侧不远处落了一支羽箭,抬手一摸生疼的地方,她的珍珠耳环掉了一支,耳垂上渗出血珠。高悦行还没怎么着,随身的宫人们却大惊失色。公主脸色也变了。再如何,高悦行也是朝中重臣之女,轻易折辱不得。而且此番进宫第一天,就伤到了脸……至于始作俑者。高悦行抹掉耳垂上的血迹,抬头,迎着阳光,只看见一位身穿暗黄云纹的小皇子骑在高高的马上,前后左右侍卫簇拥着,架势嚣张得很。看得出他意气风发,在这刻板的皇城中,笑得都比宫中的同龄人更灿烂些:“听说贤娘娘给妹妹身边指了位漂亮姑娘陪读,怎么我却没有,娘娘偏心啊!”公主手藏在袍子下,拉了拉高悦行的小手,神色冷淡道:“给三皇兄请安。”高悦行便知道了,面前这位便是当年郑皇贵妃拼死产下的皇子。皇三子,李弗逑,今年十岁,与公主同龄。太阳真刺眼啊,高悦行合上双眸。而十余年后的史官记载中,提及这位皇子的只有一句——“皇三子,李弗逑,夭亡于十二岁。”李弗逑等了等,没有等到高悦行请安,不悦道:“怎么不说话,莫不是贤娘娘千挑万选,最后竟然送了个小哑巴进宫?”高悦行恍然回神,低眉行礼:“请三殿下安。”李弗逑一手持弓,一手扬起马鞭:“好了,免礼,看在你懂事的份上,不为难你了,但是你弄脏了我的箭,你去给我洗干净再送来。”高悦行没想到,原来在史官记载中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的皇三子,竟然是这副性格。
第4章第4章
九岁之前的时光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自打她上辈子记忆明晰时,李弗襄就是当今圣上的掌上宝,他的生母许昭仪死后,他被认在了贤妃的名下,然而,那只是挂个名号而已,贤妃并不能常常见他,李弗襄被皇帝养在干清宫亲自教养,哪怕到了出宫立府的年纪,都舍不得放他出去,但有所求,无有不允。李弗襄十六岁那年,随卫国候郑千叶出战西境,留守营地,却不慎遭遇埋伏,他率三千轻骑,雪夜突围不退反进,回马枪直捣敌方中庭大帐,斩下主帅项上人头,一战成名,举世皆惊。十七岁封王。十八岁大婚迎娶高氏嫡次女。十九岁西境纷争再起,襄王挂帅出征,再战、再胜。二十一岁入主东宫,其妻高氏受封太子妃。高悦行吁了口气。她所知道的这些,全部都是以后的事,于现在没有半分助益。如今的五皇子全然陌生。她方才打听了一下五皇子的名讳,说是皇帝还未给取。一个没有名字的,深受皇帝厌弃的皇子。与李弗襄完全是不同的两个人。那么,她的小殿下现在到底在身在何处?!宫中的皇子还有谁?高悦行掰着手指数了一通。她进宫之后还没见过的,就只有大皇子和二皇子了。大皇子李弗迁今年十六,年纪不对。高悦行没有犹豫,果断将之排除在外。那二皇子呢?二皇子也是位不知名讳的主儿。上辈子史官作的传中,一个字儿都没有提到他,三皇子好歹还轻描淡写提了一句呢,而那位二皇子好似被人刻意抹去了存在似的。高悦行叹了口气。想弄清楚事情真相,远非一日之功,宫中行事急不得,还是先安下心来,徐徐图之,多听多看吧。歇了两日,高悦行便跟着公主去文华殿听太傅讲学。圣上子嗣稀薄,宫里统共这么三五个孩子,大皇子李弗迁到了成家的年岁,早不和他们一处了,于是文华殿里听学的,只剩两位皇子和一位公主,高悦行新进宫当伴读,也算填了个新鲜人。三皇子李弗逑因被皇上罚了禁足,所以今日不在。高悦行又见到了五皇子。他正低眉顺眼地窝在角落里剥花生吃,花生壳全部堆在书本上,他来读书也就是点个卯,一点敬畏之心都没有,听闻柳太傅到,他把书本一卷,花生壳全抖落到了书箱里,然后扑了扑手,假装正襟危坐。柳太傅进门之后,二话不说,先取了戒尺,来到他面前。他明显不是第一次经历这种事,不慌不乱,认命般的摊开左手在桌面。啪。啪。啪。三下戒尺丝毫不留情面。柳太傅年过花甲,却精神矍铄,半旧的深色的布袍洗得发白,裹着他苍老瘦削的身体,而他的肩背却始终笔直。不愧为一代鸿儒,风骨令人折服。五皇子收回自己的小手,放在腿上搓了搓,不哭也不闹,显然是已经习惯了,并且死猪不怕开水烫,你罚归罚,下次我还敢。高悦行忽然觉得这位五殿下的性格也很有意思。柳太傅转过身来看了高悦行一眼。高悦行恭肃地问他安好。柳太傅见她实在太小,打量半晌,叹息一笑,面色温和了许多。高悦行上一世无缘得见柳太傅,只知他老人家生性豁达,是位非常好相处的先生。今日,柳太傅学上讲的是《春秋》,座下三个孩子,两大
第4章第4章
九岁之前的时光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自打她上辈子记忆明晰时,李弗襄就是当今圣上的掌上宝,他的生母许昭仪死后,他被认在了贤妃的名下,然而,那只是挂个名号而已,贤妃并不能常常见他,李弗襄被皇帝养在干清宫亲自教养,哪怕到了出宫立府的年纪,都舍不得放他出去,但有所求,无有不允。李弗襄十六岁那年,随卫国候郑千叶出战西境,留守营地,却不慎遭遇埋伏,他率三千轻骑,雪夜突围不退反进,回马枪直捣敌方中庭大帐,斩下主帅项上人头,一战成名,举世皆惊。十七岁封王。十八岁大婚迎娶高氏嫡次女。十九岁西境纷争再起,襄王挂帅出征,再战、再胜。二十一岁入主东宫,其妻高氏受封太子妃。高悦行吁了口气。她所知道的这些,全部都是以后的事,于现在没有半分助益。如今的五皇子全然陌生。她方才打听了一下五皇子的名讳,说是皇帝还未给取。一个没有名字的,深受皇帝厌弃的皇子。与李弗襄完全是不同的两个人。那么,她的小殿下现在到底在身在何处?!宫中的皇子还有谁?高悦行掰着手指数了一通。她进宫之后还没见过的,就只有大皇子和二皇子了。大皇子李弗迁今年十六,年纪不对。高悦行没有犹豫,果断将之排除在外。那二皇子呢?二皇子也是位不知名讳的主儿。上辈子史官作的传中,一个字儿都没有提到他,三皇子好歹还轻描淡写提了一句呢,而那位二皇子好似被人刻意抹去了存在似的。高悦行叹了口气。想弄清楚事情真相,远非一日之功,宫中行事急不得,还是先安下心来,徐徐图之,多听多看吧。歇了两日,高悦行便跟着公主去文华殿听太傅讲学。圣上子嗣稀薄,宫里统共这么三五个孩子,大皇子李弗迁到了成家的年岁,早不和他们一处了,于是文华殿里听学的,只剩两位皇子和一位公主,高悦行新进宫当伴读,也算填了个新鲜人。三皇子李弗逑因被皇上罚了禁足,所以今日不在。高悦行又见到了五皇子。他正低眉顺眼地窝在角落里剥花生吃,花生壳全部堆在书本上,他来读书也就是点个卯,一点敬畏之心都没有,听闻柳太傅到,他把书本一卷,花生壳全抖落到了书箱里,然后扑了扑手,假装正襟危坐。柳太傅进门之后,二话不说,先取了戒尺,来到他面前。他明显不是第一次经历这种事,不慌不乱,认命般的摊开左手在桌面。啪。啪。啪。三下戒尺丝毫不留情面。柳太傅年过花甲,却精神矍铄,半旧的深色的布袍洗得发白,裹着他苍老瘦削的身体,而他的肩背却始终笔直。不愧为一代鸿儒,风骨令人折服。五皇子收回自己的小手,放在腿上搓了搓,不哭也不闹,显然是已经习惯了,并且死猪不怕开水烫,你罚归罚,下次我还敢。高悦行忽然觉得这位五殿下的性格也很有意思。柳太傅转过身来看了高悦行一眼。高悦行恭肃地问他安好。柳太傅见她实在太小,打量半晌,叹息一笑,面色温和了许多。高悦行上一世无缘得见柳太傅,只知他老人家生性豁达,是位非常好相处的先生。今日,柳太傅学上讲的是《春秋》,座下三个孩子,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