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种田家财万贯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至长得还很出挑,侯府这边便也带着原主也参加过几次雅宴,还让那老王爷远远看了几眼。
  待嫁的日子很难熬。
  但这婚事还没办,老王爷春楼一夜温柔乡,竟然马上风死了!
  如此一来,原主当然也不用嫁了。
  可在侯府人的眼里,她这扫把星却是当定了。
  侯府也怕别人知道原主是六指的灾星,怕被人说她克死了老王爷,竟私下里偷偷将她多出来的脚指头切了。
  钻心之痛啊!
  原主哭得死去活来,只求回家,侯府那对父母干脆便对外宣称,宋家大小姐宋缨感怀王爷仙逝,一时想不开,追随而去!
  侯府当时是真的准备一条白绫吊死她的。
  原主害怕,拔下簪子冲着自己的脸画了几道,跪地磕头,保证从此以后老死杏花村,绝对不会回来,不会让人认出来,给侯府找麻烦!
  也是原主运气好,侯府老太太突生疾病,不好见血,侯爷这才让人将她送回。
  原主回了杏花村的时候,养母阮氏看到这张脸,直接就气晕了过去。
  原主回家之后便大病一场,身体不好,而刚才,只是想出门给田里的父母送水喝,却被那些熊孩子挡住,戏弄一通,甚至丢了性命。
  宋缨心里都替原主感觉到憋屈。
  如果她没有侯府千金这层身份,在这杏花村,她也是个爹疼娘爱的。
  宋家这边,人口虽然多,但二房却只她一个女儿。
  另外,宋家在一个月前才分家,原因也和原主有关系。
  大房伯父叫宋福山,娶妻姚氏,生二子一女,长子二十,成亲一年无子,次子十岁,长女便是宋大丫,十八岁,已出嫁。
  她爹排行老二,名宋金山,妻子阮氏,生一儿,刚过了年,眼下正十七,还没议亲。
  三房宋寅山,妻子焦氏,三儿一女,长子十五,次子十三,幼子十岁,女儿八岁。
  四房宋满山,妻子小姚氏,生一儿三岁。


第3章 疼死娘了
  宋家其他几房以前对原主都不错,觉得原主毕竟是侯府千金,万一侯府想起她来,还能得些好处,可这次从侯府一回来,其他几房便有些不安。
  觉得原主不仅没命做大小姐,而且还得罪了侯府。
  乡下人胆子小,怕侯府惦记惹了祸,逼着宋老根分了家。
  宋家并不富庶。
  当年侯府接人的时候,也给了些好处,一百两银子,但已经过去两年了。
  这两年,宋老根给大房的大堂哥娶了个媳妇儿。
  原本定下的是村里的姑娘,家中银钱一多,大堂哥宋显便看上了县城里的女子,聘礼就给了五十两!
  那是宋家长房长孙,待遇自然好了些,所以这钱基本都花在了他的身上,为了配得上那县城的姑娘,宋老根还从私库里又掏出五十两家底,在和那侯府的钱一起,在县城买了个院子。
  老爷子重视长房长孙,又疼爱幼子小孙子。
  给账房这么多的好处,自然也要给四房一些。
  又花了二十两疏通,给小儿子宋满山找了个闸官的活,平时只需看顾水库收放水,日子轻松、工钱还多,勉强也算是个吃官粮的了。
  可这一来二去,家里见底了。
  分家的时候,大房和四房分得少了些,良田各自得了三亩。
  三房男丁多,房子分了大头,地也分了大头,得了十亩良田,五亩旱田……
  至于二房……
  宋老根以及其他几房的人觉得,当初侯府人来的时候,肯定私下里给了二房好处。
  甚至原主回村,身上的衣衫钗环也值不少钱的,这些就不算入公中了,所以也只给了三亩地。
  实际上,原主一回来就生病,病得还不清,缠绵病榻这么久,能卖的都卖了。
  目前,家里值钱的东西就剩下一亩三分地以及一根白玉簪子,那簪子已经是从侯府带回来的唯一物件了,阮氏舍不得卖,想留给女儿做嫁妆。
  而且,她女儿这脸毁了,万一嫁不出去,留着这钗,也能救急用。
  所以这会儿,二房的情况很艰难。
  ……
  宋缨浑浑噩噩的在床上呆到了晚上,吸收了所有记忆,这才转醒。
  她一睁眼,阮氏就扑了上来,摸着她的头发丝:“我的儿……可真是心疼你娘了啊!”
  “娘,我没事。”宋缨这声娘叫的一点也不觉得别扭。
  原主要不是心里惦念这爹娘,估计当时就死在了京城了。
  只是没想到,从虎狼窝里回来,到底还是没活下去。
  久病之身,哪里经得起别人折腾,摔一下真就要了命,不过据她所知,原主最近也存了几分死志,觉得自个儿拖累父母哥哥了……
  “娘,妹妹脑袋肯定不舒服,您要是再哭,她又要晕了。”从屋外走进一个小伙子,开口说道。
  宋缨看了过去,这是原主的哥哥宋洵。
  宋老根之所以给二房的东西少,除了原主,还有宋洵的缘故。
  宋洵这个孙子,和其他的孙子有些区别,那就是他身体不好,一点都不壮实,长得也是文质彬彬,十分清瘦。
  宋金山心疼儿子,儿子小的时候,便觉得儿子将来干不得农活,所以求了老父亲很久,才同意送他去读书。


第4章 晦气
  当时,大房那边的长孙宋显已经去了私塾,实在供不起第二个,宋金山几乎是拼命的求,才让宋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