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魔术师》
分类: txts3
太伟大了,贾,我不得不说。你知道吗?过去几个月来我一直看着你不断抛出这些奇妙的点子,可我希望……应该说是好奇……”他把双肩一耸,“这些灵感究竟是从哪儿来的?”
马斯基林正在绘制章鱼水雷的细节部分。灵感究竟从何而来?这也是他经常思考的问题。他的创造力到底始于何时?“这只是一种技能,”他回答,“就像有些人擅长运动,有些人能轻易学会语言。我只是看事情的角度和别人有一点点不同,如此而已。”其实他心里很清楚,这个问题根本没有真正的答案。创造力是天赐的礼物,灵感则是上帝的玩具。
“你知道吗?以前我也常能想出一些奇妙的点子,但最近不知为什么,半个也想不出。”
马斯基林回过头。“你得继续思考下去,慢慢挖掘使之成形,这就是我这辈子所做的事。你知道,这是家传的事业。”
诺斯点点头。“你会不会害怕有一天突然失去这种能力?”
马斯基林犹豫了一下才承认道:“我无时无刻不在担心,法兰克。我害怕万一哪天真的失去了,不知道该怎么再把它找回来。但是,担心也没用,想紧握创造力就像拿干草叉去耙水,根本无济于事。我只能感激天赐的这份礼物,并努力不去想哪一天会失去它。”
“我懂了。看来,太过天才也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诺斯拍拍他的肩,然后转身离开。突然,他又停下脚步。“对了,差点忘了告诉你一条大新闻。我们的分派命令下来了,下星期就要登船出发。”
魔术师总算要亲赴沙场了。
2
纳粹军队并未进攻英国。整个冬天过去了,不管在白昼还是夜晚,海边的瞭望员看见的都只是空荡荡的海面,希特勒的舰船始终停留在法国海岸边。对英国人而言,潮湿严寒的气候就像一位老友,让英吉利海峡的状况变得极度恶劣。春天来临前,德军不太可能大规模登陆。因此,将近一年以来,英国第一次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希望尚未完全破灭。丘吉尔政府已牢牢掌握英国,努力让全国上下凝聚出一股使命感。戴高乐将军的“自由法国”流亡政府拥有三万五千名训练有素的法国士兵和一千名随时待命的飞行员。在北非,韦维尔以骁勇善战的三万兵力控制了埃及和西沙漠地区。同时,尽管美国仍保持形式上的中立,但新当选的总统罗斯福宣称美国“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透露出同盟国可能会获得援助的信息。
因此,当马斯基林和诺斯在一九四一年一月十九日登上改装过后的远洋轮船“苏马利亚”号从利物浦出发时,他们是带着一点乐观情绪的。为了保密,他们的目的地只以代号标明为“J区”,但由上级下令要他们准备亚热带的装备来看,这个J区很明显不是北非就是远东,而船上的人下注最热门的,就是埃及。
为了完全封锁消息,出发命令下达后,所有人的休假都被取消,禁止打电话,信件也全部集中,等船队平安出港后才寄出。马斯基林在给玛丽的信中写道:“当你读到这封信时,我可能已经在海上了。我总算可以参加这场战争了。我爱你,胜过我曾爱过的任何人。”另外,他还写了一封满怀希望的信给自己的两个孩子。这是一封愉快的信,没有提到任何恐惧担忧,并向他们保证最后一定会团聚。
“苏马利亚”号是战前制造的豪华邮轮,可搭载一千七百名旅客横越大西洋,但这次出航已不复当年的浪漫景象。在这趟旅程中,船上共挤了六千名士兵,甲板和货舱也堆满了各式各样的装备物资。原本黑色的船壳已被漆成卡其色和水蓝色构成的海洋迷彩图案,船身两侧也搭建基架装置了三十六挺布朗式轻机枪,主甲板上的游泳池则部署了一门四十毫米口径的高射炮。此外,甲板上还拉起了一张能遮风避雨的巨型帆布,以增添一些床位。
没有乐团演奏,也没有五彩纸片,“苏马利亚”号只能趁夜悄悄出港,经过许多被扣押的走私船,经过大大小小被炸毁废弃的补给舰和货轮,经过利物浦港一栋栋在灯火管制下漆黑的建筑物,加入了由二十一艘舰船组成的队伍,一起前往目的地J区。
为躲避德国潜艇的攻击,皇家海军带领这支舰队走“机会之路”,行程是按日规划的。他们先在冰岛外海停留几天,然后向南,几乎快抵达美国纽约——夜间船上的人可以在海平面上看见这座城市闪耀的灯火——接着再往南,经过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
这段航程为期数周。为了打发时光,他们替战友开设了一门门领域差别极大的研习课程。马斯基林教导船模制作,诺斯主讲中东地区的动物,著名的电影场景设计师彼得·普劳德则为大家示范单兵伪装技巧。此外,这些课程还包括考古学、音乐鉴赏(在没音乐可播的情况下)、以有限的配给品为材料的厨艺研究、急救、军事史、法文、英国文学、绘画和杂志写作。
在船上,上级规定一天要做三次健身操,又在甲板上围起拳击擂台,以供士兵消磨时间之用。但糟糕的是,在场外因下注纠纷而引起的斗殴,比擂台内的打斗更多。
船上还产生了一群巡演艺人。这些人包括一位天才小提琴家(后来在克里特岛被炸死)、两名歌手、一位把玩偶做成希特勒形象的腹语术高手和一位口技专家,以及魔术师马斯基林。马斯基林演出喜剧,扮成一名笨拙的魔术师,并借用船上不能随处抽烟的规定,取名为“诺兹莫·金”①。
航行七周后
马斯基林正在绘制章鱼水雷的细节部分。灵感究竟从何而来?这也是他经常思考的问题。他的创造力到底始于何时?“这只是一种技能,”他回答,“就像有些人擅长运动,有些人能轻易学会语言。我只是看事情的角度和别人有一点点不同,如此而已。”其实他心里很清楚,这个问题根本没有真正的答案。创造力是天赐的礼物,灵感则是上帝的玩具。
“你知道吗?以前我也常能想出一些奇妙的点子,但最近不知为什么,半个也想不出。”
马斯基林回过头。“你得继续思考下去,慢慢挖掘使之成形,这就是我这辈子所做的事。你知道,这是家传的事业。”
诺斯点点头。“你会不会害怕有一天突然失去这种能力?”
马斯基林犹豫了一下才承认道:“我无时无刻不在担心,法兰克。我害怕万一哪天真的失去了,不知道该怎么再把它找回来。但是,担心也没用,想紧握创造力就像拿干草叉去耙水,根本无济于事。我只能感激天赐的这份礼物,并努力不去想哪一天会失去它。”
“我懂了。看来,太过天才也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诺斯拍拍他的肩,然后转身离开。突然,他又停下脚步。“对了,差点忘了告诉你一条大新闻。我们的分派命令下来了,下星期就要登船出发。”
魔术师总算要亲赴沙场了。
2
纳粹军队并未进攻英国。整个冬天过去了,不管在白昼还是夜晚,海边的瞭望员看见的都只是空荡荡的海面,希特勒的舰船始终停留在法国海岸边。对英国人而言,潮湿严寒的气候就像一位老友,让英吉利海峡的状况变得极度恶劣。春天来临前,德军不太可能大规模登陆。因此,将近一年以来,英国第一次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希望尚未完全破灭。丘吉尔政府已牢牢掌握英国,努力让全国上下凝聚出一股使命感。戴高乐将军的“自由法国”流亡政府拥有三万五千名训练有素的法国士兵和一千名随时待命的飞行员。在北非,韦维尔以骁勇善战的三万兵力控制了埃及和西沙漠地区。同时,尽管美国仍保持形式上的中立,但新当选的总统罗斯福宣称美国“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透露出同盟国可能会获得援助的信息。
因此,当马斯基林和诺斯在一九四一年一月十九日登上改装过后的远洋轮船“苏马利亚”号从利物浦出发时,他们是带着一点乐观情绪的。为了保密,他们的目的地只以代号标明为“J区”,但由上级下令要他们准备亚热带的装备来看,这个J区很明显不是北非就是远东,而船上的人下注最热门的,就是埃及。
为了完全封锁消息,出发命令下达后,所有人的休假都被取消,禁止打电话,信件也全部集中,等船队平安出港后才寄出。马斯基林在给玛丽的信中写道:“当你读到这封信时,我可能已经在海上了。我总算可以参加这场战争了。我爱你,胜过我曾爱过的任何人。”另外,他还写了一封满怀希望的信给自己的两个孩子。这是一封愉快的信,没有提到任何恐惧担忧,并向他们保证最后一定会团聚。
“苏马利亚”号是战前制造的豪华邮轮,可搭载一千七百名旅客横越大西洋,但这次出航已不复当年的浪漫景象。在这趟旅程中,船上共挤了六千名士兵,甲板和货舱也堆满了各式各样的装备物资。原本黑色的船壳已被漆成卡其色和水蓝色构成的海洋迷彩图案,船身两侧也搭建基架装置了三十六挺布朗式轻机枪,主甲板上的游泳池则部署了一门四十毫米口径的高射炮。此外,甲板上还拉起了一张能遮风避雨的巨型帆布,以增添一些床位。
没有乐团演奏,也没有五彩纸片,“苏马利亚”号只能趁夜悄悄出港,经过许多被扣押的走私船,经过大大小小被炸毁废弃的补给舰和货轮,经过利物浦港一栋栋在灯火管制下漆黑的建筑物,加入了由二十一艘舰船组成的队伍,一起前往目的地J区。
为躲避德国潜艇的攻击,皇家海军带领这支舰队走“机会之路”,行程是按日规划的。他们先在冰岛外海停留几天,然后向南,几乎快抵达美国纽约——夜间船上的人可以在海平面上看见这座城市闪耀的灯火——接着再往南,经过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
这段航程为期数周。为了打发时光,他们替战友开设了一门门领域差别极大的研习课程。马斯基林教导船模制作,诺斯主讲中东地区的动物,著名的电影场景设计师彼得·普劳德则为大家示范单兵伪装技巧。此外,这些课程还包括考古学、音乐鉴赏(在没音乐可播的情况下)、以有限的配给品为材料的厨艺研究、急救、军事史、法文、英国文学、绘画和杂志写作。
在船上,上级规定一天要做三次健身操,又在甲板上围起拳击擂台,以供士兵消磨时间之用。但糟糕的是,在场外因下注纠纷而引起的斗殴,比擂台内的打斗更多。
船上还产生了一群巡演艺人。这些人包括一位天才小提琴家(后来在克里特岛被炸死)、两名歌手、一位把玩偶做成希特勒形象的腹语术高手和一位口技专家,以及魔术师马斯基林。马斯基林演出喜剧,扮成一名笨拙的魔术师,并借用船上不能随处抽烟的规定,取名为“诺兹莫·金”①。
航行七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