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顺便把弟弟雕养大。
只是万万没想到“捡”回来的老公有点厉害……
当月就把她搞怀孕了,现在旦不去上班的原因,就是肚子渐渐大了起来。
好在李解养家糊口的技能不少,除了制作竹制品之外,烧炭也成了一门技术,教给了旦,让她主持建窑烧炭。这活儿老弱妇孺也能干,秋冬之后,就能大赚一笔。
“想要改变‘沙野’之人的身份,首先要让大王看到我们的价值。”
李解看到旦和雕都是一脸不解的样子,笑了笑,拿起一枚镝,“价值,镝就有价值,拿着镝,我们就能买很多东西。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大王,觉得‘白沙’是一块好镝。”
好镝真好!
大王勾陈要是不这么说,李解岂不是就农妇山泉有点田了?
如果说太平日子,其实也没关系,怎么过一辈子不是过。关键这年月,李村长几次前往姑苏城,别看热热闹闹太太平平的样子,买菜的“城里人”都在兴致勃勃地念叨着“大王讨哪里”“大王伐哪里”“大王征哪里”……
打仗,是这年头“城里人”的日常啊。
“城里人”也种地,但和种地比起来,“城里人”更喜欢打仗。
因为打仗之后,只要立功,土地只会越来越多。
现在姑苏周围的上等水田,早就被瓜分一空,再想要获得土地,就只能去江北的边境县。
可那里有淮夷,怎么办呢?干死他们。
干死了淮夷,土地就是他们的。
李村长估算了一下,整个姑苏城周边地区,总人口应该在三十五万左右。发动国战的话,光姑苏地区,就能搞十来万部队。
僧多粥少,守卫姑苏一共就六个师,一个师三千人,一万八千人的编制,想要混进去是多么的困难。
更何况,竞争对手又不止姑苏地区。
所以一旦大王又要征讨哪个,踊跃参军是常态,贿赂参军是习惯……总之,当兵打仗容易死人不假,可机会多多好处多多。
只要你够猛,金钱美人一大堆啊。
和打仗比起来,“沙野”之人的互殴,那算个啥?
战争是日常的年月,李解想要农妇山泉有点田,就是痴心妄想。所以,得壮大自己,这是不需要犹豫的事情。
只是现在想要壮大自己,造反是没戏,那就只能进体制。
可哪怕吴王再怎么开明,宗法才是吴国的根本,不可能说因为李解一统“沙野”,就封个李解沙野君或者沙野子……说不定直接就出动一个师,让李解不但做不成沙野子连沙耶子也做不成。
李解这几个月摸了摸吴国的路数,寻思着将来开展业务吧,至少得混成吴国之民。现在这状况,哪怕他想要做工头,也不给这个机会啊。
所以,眼下李解的想法就是,先把“黑蛟沙”这个看上他老婆的瘪三给干挺,让大王勾陈也听说一下他李解的名声。完事儿之后呢,就表示咱们“沙野”之人,也是一颗红心向大吴,将来吴王征兵,咱们“沙野”之人,也是想要尽一份力啊。
只不过,和李解这种狂霸酷拽不同,“白沙村”敢怒不敢言的村民们,都对于要和“黑蛟沙”干仗感到害怕。
然而跟讨薪工人大战几百回合全部胜出的恶霸工头,表示打群架也是讲究科学和技术的!
这要是人多就稳赢,工人还用讨薪?不是早就应该拿到血汗钱了?

第五章 白黑战争
卖给云亭“五更”的泥鳅果然没有收到现金,五个镝对于“五更”的家老而言,那也是一笔小财。
不过为了安抚白沙村恶霸村长李解,“五更”的家老让村长自己选择用什么交易,李解选择了豆种。
在敢怒不敢言的村民们看来,换米吃显然更爽。“沙野”之人,能够日常吃点大米的,只有“东沙”搞盐专业户才有这个资格。
通常“沙野”之人,也就是野菜充饥,实在是饿得不行了,就弄中华绒螯蟹。
在云亭“五更”的家老看来,白沙村的村长果然很给他面子,连米都不要,要的是最矬的豆子。
双方顿时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李村长偶尔带一点咸鱼过去,也能从家老那里打听到一些姑苏城的消息。
比如说,大王已经开拔三师,命公子寅为将,这个月就要路过“五湖”,然后正式跟“南巢氏”开打。
五湖,李解以前不知道是哪儿,后来才知道,应该就是太湖的前身。
“大王已经正式讨伐‘南巢氏’,白沙勇夫也要抓紧训练。”
抚摸着肚子的旦微微皱眉,有些担忧地看着丈夫,“解,白沙能赢吗?”
“黑蛟,土鸡瓦狗。”
高大威猛的李解,让白旦很是安心,雄壮威武,天然就是有安全感。
怀孕之后的旦,气色更加红润,皮肤也更加的丝滑。因为不再操持体力劳动,“养尊处优”之后,原本就脱俗的姿色,显得更加惊艳。
美蚕娘依旧是美蚕娘,而李村长作为乞丐版的项少龙,胆子可比项少龙大多了。
作为一个纺织学院毕业的文化人,带着小弟跟人火并也是很科学很符合常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