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改革家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思是,我对回家的路很迷茫,我对你的意思很迷茫,我对你说的嗦嗦的话更迷茫。
赵兴就真的迷茫了。自己似乎没有捡到宝,似乎是捡到了一个迷路的孩子,一个累赘。自己不但不会得到利益,似乎还得担负起保护这个迷路孩子,寻找到妈妈的重任。
“看看还有什么我们需要的,赶紧找一点,然后我们进山,然后你给我指一个你的家,嗯,是你的都城的方向,我们向那个方向走。”
有了赵武灵王在手,笨重的钱就不怎么需要了,需要的是怎么坚持走到赵都邯郸混吃喝。
“可。”这个孩子就同意了这个说话罗嗦的大人的建议。
“词汇的丰富,不但能表达更多的意思,更能表达更多的感情。”一面搜索那些死者身上的干粮,一面快速的进入一代雄主老师的角色,好为人师,这是所有人的通病。
但搜索食物的成绩不好,似乎那些林胡人对钱没有兴趣,反倒是对周人的食物更感兴趣。所以,在后世这些看来最喜欢的钱,林胡人直接丢弃,反倒对吃的没有放过,在一大一小仔细搜索之后,就是一无所获。
但却让赵兴奇怪一件事情,那就是,胡人抢劫赵雍,似乎只对杀人和吃的感兴趣,对对林胡人来说更加珍贵的金属武器却没有兴趣,这不科学,的确是太奇怪了。
但历来喜欢给自己找借口的赵兴最终给自己的解释是,林胡善于使用弯刀,而对这种直的青铜剑使用不便,所以也就放弃了。而林胡人没有拿铜钱这种更不合理的现象,其实想一想也是自然,在蛮荒的草原,钱对于林胡人来说,真的不如一块饼子重要。
当然,自己猜测的对不对,或者还有其他的原因,那是不必在乎那些细节问题。现在必须赶紧的离开这里,赶紧的在林胡人没有返回来之前,进入森林。
时间不能耽搁太多,因为不知道林胡人万一脑袋转了弯,想起钱的重要再回来呢。所以,在搜索无果的情况下,赵兴拉着这个赵雍踏进了茫茫的森林。
其实,赵兴的这个决定是非常危险的。他的想法是对的,那就是人比野兽更危险和可怕。但他忘记了,其实,在没有人类互相帮衬下,大自然才是最可怕的,尤其是在这个更古洪荒的年代。
在进入森林,这一大一小,他们两个走了一日之后,赵兴就领略了大自然的可怕和恐怖,因为,他们两个接受了大自然的第一个恐怖考验迷路了。
这个年代,人口的稀有,是难以想象的。森林的繁茂更是令人发指,迷路,无论在什么地方,随时可能发生。
当背着早已经走不动的赵雍来到一块怪石旁的时候,背上的赵雍提醒赵兴:“此,来过。”
赵兴就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浑身的力气因为精神的垮掉而消失不见了。
此地的确来过,而且这已经是地四次了。
“看来我们得来一场兴趣盎然的野营了,因为再这么走下去,只能是徒劳无功,最终把我们累死。我们需要好好的睡一觉,让我们的大脑里已经紊乱的神经重新梳理清晰,然后才能继续前行。”已经彻底分不清东西南北的赵兴,和小赵雍说着自己的决定。
和一个十四五的孩子说这些,其实是没有什么用处的。他不能帮助赵兴做任何帮助决定,他不过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贵族孩子,平庸的很。之所以他这么说,是因为他需要时刻找一个人说话,否则太寂寞了。
赵雍点点头:“先生断,小子行。”这就是赵雍,一个没有主见的孩子,根本没有一点未来威震天下雄主的样子。
现在赵雍也喜欢和赵兴说话,因为他发现,赵兴的话和他周边的人相比,似乎很罗嗦,但他的词汇量很大。许多新鲜的词汇,更能完美准确的表达出一件事情,一个事物,或者是一个想法。而不像现在大家说话,简洁单调的很,而一个字还有好几种说法,他说了,你必须费力的再猜猜这个字在这个环境里的意思。因为一字多义,一音多字,闹误会,闹笑话,那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在这个年代,十四五岁的孩子,在赵兴的眼里,还是习惯性划到不懂事孩子的范畴里。但在这个年代,其实他已经是成年人了,在他的脑袋上,不再是两个包子一样的发髻,而是一个,并且还用一个金钗别了一个高冠。这样的发式和高冠就说明,他已经加冠了,过了成人礼,是个大人了。

第004章 野外求生记
之所以赵雍开始称呼赵兴为先生,是因为小小的赵雍看到赵兴不但谈吐雅,词汇丰富,更看到他曾经在第二次转圈的时候,他拿那把剑,在一颗大树上刻下了一行字。
是的,是字。虽然那些字自己根本看不懂,但那绝对是中原的字,横平竖直方方正正,但就不知道是哪一个诸侯国的字。
这并不稀奇,在周朝八百年的历史中,在春秋开始礼崩乐坏之后,单单一个春秋,就弑君三十六,灭国五十二,诸侯奔走者不计其数。而灭族的贵族士族更是如星河沙海,不说别家,就是自己赵家,就有赵氏孤儿的惨剧。
而在这个时代,会写字,绝对是凤毛麟角的存在,是绝对的贵族或者是氏族。虽然看不出他受过贵族或者是士族的礼仪规范教育,但可能是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