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手套擦泪:03分离》
分类: txts3
”借住个几晚,或是帮他缴几晚旅馆的账单;只要悉数照办,这些老男人就可以和班特玩玩。
只要付了账单,他们真的可以想干吗干吗。
一踏上克拉拉教堂北街,班特就有一种回家的自在,感觉一点都不像真实世界,反而像在演电影,而他正是男主角。
摄影机镜头在克拉拉教堂北街转啊转。
凛冽刺骨的寒风中,一个年轻人站在人行道上,一辆车停了下来。年轻人脸上带着令人战栗的冷漠,大大咧咧地晃到车前。
车窗摇下,一个老头探出头来。
两人一阵交谈。
年轻人打开车门,一上车,车子马上驶离。
接到下一个镜头。
两人坐进包厢,老头开口问美少年的芳名。
从班特小学起,他最要好的朋友就是汤玛斯。整个汉玛滩也只有汤玛斯知道,班特是货真价实的同性恋。两人的共同偶像是英国男星大卫·鲍威(1),而大卫·鲍威也是同性恋;两人互相告诉对方,自己就是同性恋。
不管是哪个老头,每次总是这样问:“你叫什么名字?”
年轻人的回答千篇一律:“我叫汤玛斯。”
老头再问:“你是哪里人?”
美少男将头伸向前方,眼神穿过挡风玻璃,眯着眼瞧着外面,然后大声说:“我就是在这里出生的。”
霎时间,灯光全部暗下来。
每次被问到自己是哪里人,班特总会回答:我就是在这里出生的。
此话不假。
他感觉自己在回答的一瞬间便从此处诞生。
踏上一处神秘的王国,自己就是神秘的王子,最俊秀、最年轻、最性感的王子!
对17岁的班特来说,克拉拉教堂北街是他的圣坛。他在那里宛如天神下凡,接受众人景仰膜拜。
这些臭男人、老不修,全都是他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踩在脚下的贱奴。他们觉得是他们选择了他,事实却是他在选择他们,玩弄他们。
到底是谁在玩弄谁,还很难说呢!
他用力地捏了一下自己的眼皮。
该死,该死,该死,该死!他感到一阵作呕,感到无以名状的耻辱。然而,却空无一物。
他完全认不出眼前所发生的一切。
他们自掏腰包请他抽烟喝酒,给他搭出租车、买食物、买衣服的零用钱,然后是更多的酒、更多的香烟,有时甚至直接将大钞塞给他。他对这一切来者不拒。
他们想摆阔,提供他吃喝玩乐,他只是被动接受而已。这样有错吗?
反正,他只是从这些臭老头身上取得他当下需要的东西,其他什么都不知道,他不在乎,也不需要在乎。
他的梦想很简单:他渴望被爱,渴望被追求、被崇拜。
万事起头难。对班特而言,这些往事就是一切的开端。
他有一个梦。
总有一天,他要直视生命而不感到畏惧。
(1)David Bowie(1947— ),英国著名流行歌手与音乐家,演艺期间曾尝试各种不同的性向实验。
6
冬天,阴雨绵绵。表演早已结束,但班特不愿回家。
说是回家,不过是借住在克拉拉教堂北街认识的朋友的位于南郊沼社区的家里。
有时,他会借住在另外两位中年男士靠近东矿广场术士街上的公寓。双方谈好:只要班特愿意陪他们,他就可以睡在舒适的客房内。
斯德哥尔摩的夜又黑又暗,无比空虚。所有居民仿佛全从城里撤离,空荡荡的人行道,所有酒吧全关门了,地铁站很快也要跟着关闭了。
赛格尔广场的玻璃雕像一柱擎天,闪动着蓝紫色光芒,直通无星的夜空。美丽,却又阴沉,照亮了周遭的荒芜,一如旋转木马的轮毂,只是周围连一辆马车也没有。
各条大路从圆环恣肆延展,斯维兰路一马当先向前延伸,直通至北关区,好纳入更多的商店街。圆环的另一条主线就是NK百货公司所在的港口街,克拉拉山街则是第三条主线。
克拉拉山街通过中央车站,一路通向国王岛,在抵达火车站前穿越克拉拉教堂。这座教堂的名字正如克拉拉山街与女王街那个交叉路口:克拉拉教堂北街。
斯德哥尔摩的克拉拉教堂北街,足以和哥本哈根的因斯塔街、德国汉堡的瑞柏街相提并论。然而此地已非过去风貌,市政府进行过几次扫荡与整修,决心把藏在这里的牛鬼蛇神清除殆尽。
社会风俗的风向也出现大转弯,政府对成人俱乐部与夜店施加一堆限制,这些限制彻底改变了俱乐部的经营方式,弄到最后,店内只得播放色情录像带,这项新活动尚未在一般家庭中推广开来,但在成人俱乐部里爱好者得以一饱眼福。
入口处的大房间内仍旧摆放了一般书报杂志,这里的最高原则就是保持安静。翻阅着色情杂志的男性脸上夹杂着既贪婪又做作的漠不关心,还有些微的耻辱感。他们寂静无声地在书架间游移,小心谨慎地挪动步伐,大家仿佛事先达成了共识,完全避开眼神的接触。
窗外晴朗的夜空下,只剩无人闻问的人们还在街上游荡。这些人通常其貌不扬,总是形单影只。借着夜色掩护,他们还能假装自己正在赶路。
其实他们根本没在赶路。
没人想要他们。他们无处可去。
他们只是走了又走,一直走,一直走。
他们的相貌丑陋,无人问津。
在这一带、这个圈子里,年轻俊美的班特宛如天神下凡。
他们见到他,就像一群垂涎三尺、吠叫哀嚎的饿狗。
他只需要站在原地不动,他们立刻就将他团团围住。
有时事情的发展会变得很滑稽。有一回,一个满脸胡须的矮小男子不断地从班特面前走过,最后终于忍不住犹豫地靠近班特,开始对他说
只要付了账单,他们真的可以想干吗干吗。
一踏上克拉拉教堂北街,班特就有一种回家的自在,感觉一点都不像真实世界,反而像在演电影,而他正是男主角。
摄影机镜头在克拉拉教堂北街转啊转。
凛冽刺骨的寒风中,一个年轻人站在人行道上,一辆车停了下来。年轻人脸上带着令人战栗的冷漠,大大咧咧地晃到车前。
车窗摇下,一个老头探出头来。
两人一阵交谈。
年轻人打开车门,一上车,车子马上驶离。
接到下一个镜头。
两人坐进包厢,老头开口问美少年的芳名。
从班特小学起,他最要好的朋友就是汤玛斯。整个汉玛滩也只有汤玛斯知道,班特是货真价实的同性恋。两人的共同偶像是英国男星大卫·鲍威(1),而大卫·鲍威也是同性恋;两人互相告诉对方,自己就是同性恋。
不管是哪个老头,每次总是这样问:“你叫什么名字?”
年轻人的回答千篇一律:“我叫汤玛斯。”
老头再问:“你是哪里人?”
美少男将头伸向前方,眼神穿过挡风玻璃,眯着眼瞧着外面,然后大声说:“我就是在这里出生的。”
霎时间,灯光全部暗下来。
每次被问到自己是哪里人,班特总会回答:我就是在这里出生的。
此话不假。
他感觉自己在回答的一瞬间便从此处诞生。
踏上一处神秘的王国,自己就是神秘的王子,最俊秀、最年轻、最性感的王子!
对17岁的班特来说,克拉拉教堂北街是他的圣坛。他在那里宛如天神下凡,接受众人景仰膜拜。
这些臭男人、老不修,全都是他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踩在脚下的贱奴。他们觉得是他们选择了他,事实却是他在选择他们,玩弄他们。
到底是谁在玩弄谁,还很难说呢!
他用力地捏了一下自己的眼皮。
该死,该死,该死,该死!他感到一阵作呕,感到无以名状的耻辱。然而,却空无一物。
他完全认不出眼前所发生的一切。
他们自掏腰包请他抽烟喝酒,给他搭出租车、买食物、买衣服的零用钱,然后是更多的酒、更多的香烟,有时甚至直接将大钞塞给他。他对这一切来者不拒。
他们想摆阔,提供他吃喝玩乐,他只是被动接受而已。这样有错吗?
反正,他只是从这些臭老头身上取得他当下需要的东西,其他什么都不知道,他不在乎,也不需要在乎。
他的梦想很简单:他渴望被爱,渴望被追求、被崇拜。
万事起头难。对班特而言,这些往事就是一切的开端。
他有一个梦。
总有一天,他要直视生命而不感到畏惧。
(1)David Bowie(1947— ),英国著名流行歌手与音乐家,演艺期间曾尝试各种不同的性向实验。
6
冬天,阴雨绵绵。表演早已结束,但班特不愿回家。
说是回家,不过是借住在克拉拉教堂北街认识的朋友的位于南郊沼社区的家里。
有时,他会借住在另外两位中年男士靠近东矿广场术士街上的公寓。双方谈好:只要班特愿意陪他们,他就可以睡在舒适的客房内。
斯德哥尔摩的夜又黑又暗,无比空虚。所有居民仿佛全从城里撤离,空荡荡的人行道,所有酒吧全关门了,地铁站很快也要跟着关闭了。
赛格尔广场的玻璃雕像一柱擎天,闪动着蓝紫色光芒,直通无星的夜空。美丽,却又阴沉,照亮了周遭的荒芜,一如旋转木马的轮毂,只是周围连一辆马车也没有。
各条大路从圆环恣肆延展,斯维兰路一马当先向前延伸,直通至北关区,好纳入更多的商店街。圆环的另一条主线就是NK百货公司所在的港口街,克拉拉山街则是第三条主线。
克拉拉山街通过中央车站,一路通向国王岛,在抵达火车站前穿越克拉拉教堂。这座教堂的名字正如克拉拉山街与女王街那个交叉路口:克拉拉教堂北街。
斯德哥尔摩的克拉拉教堂北街,足以和哥本哈根的因斯塔街、德国汉堡的瑞柏街相提并论。然而此地已非过去风貌,市政府进行过几次扫荡与整修,决心把藏在这里的牛鬼蛇神清除殆尽。
社会风俗的风向也出现大转弯,政府对成人俱乐部与夜店施加一堆限制,这些限制彻底改变了俱乐部的经营方式,弄到最后,店内只得播放色情录像带,这项新活动尚未在一般家庭中推广开来,但在成人俱乐部里爱好者得以一饱眼福。
入口处的大房间内仍旧摆放了一般书报杂志,这里的最高原则就是保持安静。翻阅着色情杂志的男性脸上夹杂着既贪婪又做作的漠不关心,还有些微的耻辱感。他们寂静无声地在书架间游移,小心谨慎地挪动步伐,大家仿佛事先达成了共识,完全避开眼神的接触。
窗外晴朗的夜空下,只剩无人闻问的人们还在街上游荡。这些人通常其貌不扬,总是形单影只。借着夜色掩护,他们还能假装自己正在赶路。
其实他们根本没在赶路。
没人想要他们。他们无处可去。
他们只是走了又走,一直走,一直走。
他们的相貌丑陋,无人问津。
在这一带、这个圈子里,年轻俊美的班特宛如天神下凡。
他们见到他,就像一群垂涎三尺、吠叫哀嚎的饿狗。
他只需要站在原地不动,他们立刻就将他团团围住。
有时事情的发展会变得很滑稽。有一回,一个满脸胡须的矮小男子不断地从班特面前走过,最后终于忍不住犹豫地靠近班特,开始对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