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没关系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该在少年时候去讲。
  “那就改改看吧!”
  过了好一会儿,木清扬回。
  林呢喃满意地关掉聊天窗口。
  列表置顶的位置,是许淼。
  昨天不欢而散后,两个人谁都没联系谁,每日例行的“早安”“晚安”也没有了。
  林呢喃戳开许淼的头像,手指放在键盘上,不知道说什么,调出表情包,不知道发哪个。
  或者说,不敢。
  怕许淼不回。
  她会非常非常难受,难受到崩溃。
  还是忍不住翻开许淼的朋友圈,想借机点个赞,算是委婉地认个怂。结果发现,许淼最近半年内的每一条动态她都已经赞过了。
  刚好,大学宿舍群弹出消息,舍友安利《脱口秀大会》最新cut。
  像是天意。
  林呢喃像是获救了般,关掉朋友圈,点开视频。
  编剧们熬夜撞墙掉头发编出来的段子没让人失望,林呢喃不由自主笑出声。
  笑着笑着就哭了。
  眼泪就那么毫无征兆地流了出来。
  一发不可收拾。
  艺人在笑,观众在笑,她在哭。
  明明嘴角还是上扬的,偏偏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这不正常。
  林呢喃不得不承认。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林呢喃对自己说。
  明天一睁眼就去医院吧。
  不洗头,不开手机,不吃早饭,免得自己后悔。
  ……
  每个睡眠不足的清晨,都是林呢喃最疲惫最丧气的时候,如果不是事先贴了满墙的剧本刺激自己,她绝对会反悔,不出门,不去医院。
  林呢喃像幽灵一样飘上出租车。
  渐变色的墨镜遮住红肿的眼,宽大的兜帽盖住蓬乱的长发,双手往衣兜里一插,消瘦的下巴往卫衣里一缩,整个人暗沉沉地躲进无形的壳子里,拒绝整个世界。
  司机师傅是个健谈的,一路上都在说着自家即将高考的儿子。
  林呢喃脑袋里像是有个电钻,后脑勺疼得一跳一跳的,很想大声对司机说,请安静。
  然而,张开嘴,却变成了微笑。还怕弯唇的弧度太小,让司机师傅误会她不够友好。
  司机直乐:“我拉过不少你们学校的学生,头一回见长得这么好的――就是笑起来有点怪――同学将来要做演员吧?”
  “导演。”这一点林呢喃可不想敷衍。
  “哟,那就是管演员的了,厉害呀!”车子拐了个弯,司机继续说,“同学这是去医院看人?”
  “看病。”林呢喃说。
  司机从后视镜瞅了她一眼,“你们小姑娘就是爱漂亮,不穿秋裤,冻伤风了吧?”
  “不是。”林呢喃突然生出一丢丢恶劣的心思,“我要看的,是精神科。”
  司机瞬间安静。
  又从后视镜瞄了一眼,成功被林呢喃的黑衣黑裤黑墨镜,外加苍白的脸色、尖尖的下巴镇住,更安静了。
  接下来的路程,出租车以平稳且飞快的速度到达医院门口。林呢喃扫完码,下了车,付款界面还没刷出来,司机就已经跑没影了。
  看吧,这就是普罗大众对“精神病”的态度。
  明明是晴天,医院大堂却显得昏暗、沉闷。
  时间还早,病人不多,挂号窗口不用排队,林呢喃直愣愣对着玻璃窗,突然有点不知所措。
  工作人员问:“哪个科?”
  “精神科。”原本以为难以启齿,真正说出来,其实只有三个字。
  工作人员收钱,打字,递卡片,一气呵成,头都没抬一下。
  反倒让林呢喃舒了口气。
  诊室在二楼,南边是专家门诊,北边是普通门诊,东西两侧有弯弯绕绕的过道和一个个关着门的小房间。
  这里人倒是不少,却异常安静,鲜有攀谈闲聊的,每个人或坐或站,默契地保持着一定距离。
  专家诊室门口排着不少人,林呢喃不想去凑热闹,随便进了一间空闲的。
  宽大的长桌后面坐着个戴眼镜的女医生,看上去严肃又专业。
  “请坐。”
  医生抬手,接过林呢喃的诊疗卡,娴熟地在电脑旁的机子上划了一下。
  林呢喃扶了扶墨镜,“需要摘掉吗?”
  “都行。”医生抬头看了她一眼,又低下头啪啪打了几个字。
  林呢喃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墨镜摘了。
  总归礼貌些。
  医生对上她红肿的眼,问:“哪里不舒服?”
  要说的话昨晚失眠的时候已经想好了,并反反复复演练过,林呢喃像背书似的念出来。
  医生没抬头,啪啪敲字。
  等到林呢喃背完了,她又问:“这种情况持续多久了?”
  “快一年了,从元旦假期开始失眠,最近比较严重,几年前也有过一次……”
  “几年前?”医生确认道。
  “四年、三年半,三年半以前。”林呢喃尽量说得仔细些、精确些,是真的希望能治好。
  “家里有人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吗?包括祖母、外祖母两边的亲戚。”
  林呢喃摇摇头,“没有,应该没有,我没听说过。”
  医生点点头,继续打字。
  林呢喃的第一次主动问诊,就在这种机械的一问一答中持续着。
  宽大的桌子把她和医生隔得很远,她能看到医生一半脸,冷静到近乎冷漠;另一半被黑乎乎的显示器挡住。
  林呢喃的视线落在显示器的插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