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乱世英雄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徐国仁还大的旧药箱子跟着徐国仁往徐家跑。

不过当徐国仁带着老郎中回到家时,他爹又醒了过来,此刻正躺在床上,只是脸色还十分的难看,气息也很弱,见到儿子回来,一双浊眼中竟闪着泪花,徐国仁被那充满不舍的目光看的心头一揪,连忙转过身对老郎中道:“郭大爷,麻烦您给俺爹看看吧。”

李秀琴抹着眼泪在一旁道:“刚才国仁去找郭大哥,他爹自己醒了过来,您快给看看吧,这是咋回事啊。”

老郎中连忙坐到床边上给徐大方号脉,又查看了下口鼻眼,转头对李秀琴娘俩道:“徐兄弟脉象衰弱,气血不足,刚才晕倒应该是供血不足导致,得好好补补身子啊。”

“是不是营养不良?”徐国仁脱口而出道。

“营养不良?”老郎中显然第一次听过这个新鲜词,倒也能够理解,点头道:“就是营养不良,弟妹、国仁侄子啊,你们最好给大兄弟弄只老母鸡补补身体,大兄弟常年劳作,这伙食实在跟不上,长久下来身体会垮的。”

李秀琴有些木然的点了点头,徐国仁便送老郎中离开。

床上的徐大方喝了点热水脸色稍微好看了些,看着为难的妻子虚弱的道:“国仁他娘,我没事,多睡会就好了,吃什么鸡,不年不节的。”

李秀琴伤心的哭了起来。

徐国仁这时走了进来,见无助痛哭的母亲和躺在床上的父亲,那颗既来之则安之的心莫名的揪痛了下。

自己来到了这个时空,成为这两个朴实而又可怜老人的唯一儿子,是不是该为他们做点什么呢?

也许他们的要求并不高,只希望能吃饱穿暖仅此而已,但是看他们蜡黄的脸,瘦弱的身体,一贫如洗的家,可能一次感冒发热就能夺去他们的生命,徐国仁不由的感到深深的内疚起来。

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自己现在的爹娘,将他们本就不多的口粮匀给自己一份,也许自己就是他们此生最大的希望,是支撑着他们艰难活下去的动力,无时无刻不盼望着他们的儿子能出人头地,他们跟着过上好日子。

想起刚才父亲醒来时看向自己那充满不舍的复杂目光,徐国仁暗暗下定了决心,自己好歹也有领先这个世界近一个世纪的知识和对历史的先知先觉,他要努力去改变现状,不求定国安邦,但求能让自己和身边的人生活的好一点。

“娘,您不要难过了,明儿我就去县城找份活干,一定可以养活您和爹的。”徐国仁安抚母亲道。

李秀琴抬起头看着一脸坚毅的儿子,心里十分的欣慰,不过还是摇头道:“孩子,你有这份心娘和你爹就很高兴了,可是你又不识字,也没啥手艺去城里能干啥,再有个三长两短的,让我和你爹怎么活啊。”

ps新人新书,大家觉得还不错的话,请多多收藏投票,帮忙宣传下,小弟感激不尽!这本书的不会是无脑抗日神剧流,而是以细腻严谨的写作方式,呈现出小人物在乱世求存的,抗争,成长,最终成为一名光荣的抗日英雄的事迹。

第四章 离开(求推荐票)

徐国仁没有多说,而是陷入了沉思当中,民国用的是繁体字,自己不见得全会写,但认识还是没问题的。

虽说自己这点学历在21世纪那个大学生遍地都是的年代算不得啥,但在这个百分之九十都是文盲的民国时期,绝对是个高学历的知识分子,而且还有着领先这个时代近大半个世纪的各种知识。

不过,徐国仁明白,以民国时期的经济水平,在郭家堡搞个乡村旅游计划是不行了,再说自己也没有那本钱,所以要想混个名堂,那就得离开郭家堡这穷乡僻壤,到城里去。

吃了晚饭,父亲好了些,已经能够下床走动了,只是脸色还很难看。母亲李秀琴在一旁照顾着,徐国仁对她们道:“爹,娘,我出去走走。”

“早点回来睡觉,别乱跑,黑灯瞎火的。”李秀琴叮嘱道。

“嗯,知道了,我去找大年和虎子说会话就回来。”说着徐国仁便转身走出了家门。

刚走没多远,就听见前面传来郭虎的喊声:“国仁哥,是你吗?”

“是我,你们吃过饭了?”徐国仁走上前去问道。

“嗯,刚吃过。”二人纷纷点头。

“正好,我找你们有点事。”徐国仁带着二人朝没人的地方走去。

“国仁哥,你说啥?去城里?”郭虎听完徐国仁的建议后,有点吃惊的站了起来看着他。

徐国仁点头道:“嗯,我们都老大不小了,永远窝在这郭家堡是不会有出息的,你们就不想赚大钱,让爹娘都吃得饱穿得暖,过上好日子吗?”

郭大年有些担心道:“可是,国仁哥,我们一没手艺,二,又不识字,城里还没有熟人,我们去了能干啥啊?”

徐国仁拍了拍他们的肩膀,搂着他们的肩膀,仰望星空说出了早就想好的说辞:“明太祖朱元璋你们知道吧?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嗯?听村里老人讲过有关故事。”

“他在当皇帝之前就是个放牛娃,给地主家放牛的,他一个放牛娃都可以成就一番霸业,我们三个年轻力壮的大小伙子,只要团结一致,还怕到外面找不到一条活路吗?”

“那我们听国仁哥你的,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你们爹娘哪里要说清楚,让他们放心。”

“嗯,跟着国仁哥,俺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