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的侍奉下翻身上马。
  二人侍奉朱慈R上马后亦翻上马背,一行十余人打马一路向南而去。
  从海州往淮安的这段路还算好走,只是由于近年来这一带兴起的流贼土寇无数,行商们多不往这边来了。
  没有了商队,官道便显得冷清了不少。
  天色渐渐明亮了起来,朱慈R发现官道上聚集了越来越多的流民队伍,大多是从海州方向往淮安逃难去的。
  这些流民队伍大多是几十人,稀稀拉拉的走着,个个衣衫褴褛面有菜色。看他们的眼神都是空洞无物,有的甚至面目通红,脸颊浮肿。
  朱慈R知道这是吃过人的表现,不敢大意,吩咐众人莫要耽搁,速速赶路。
  在明末吃人根本就不算什么,流民们饿极了不仅吃死尸还吃活人,最先吃的是妇孺,妇孺吃完了便吃身体羸弱者。
  朱慈R一行人都有马骑,马背上又驮着干粮,在流民眼中就是一锅红烧肉。
  若是被这些流民盯上,绝不是件好事。
  ......
  ......


第二章 刘家庄

  朱慈R一行都骑快马,很快便甩开了流民队伍。
  行到刘家庄时已是正午。朱慈R抬头看了一眼天色便下令众人稍作休整,用过午饭再赶路。
  刘家庄是这一代的大庄,庄里有户三百,丁口一千五百人。和江北许多庄寨一样,刘家庄也拥有相当程度的自保能力,不但有寨墙,还由庄主号召所有男丁利用农闲时间训练,以防备随时可能出现的流贼土寇。
  自打崇祯八年以后,江北各府便不再安宁,流贼土寇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指望官府发兵剿匪是不可能的,这些庄寨想要存续下去只能靠自己。
  朱慈R一行十余骑,规模说大不大,说小却也不小。
  他们行至刘家庄寨门前立刻引起了哨塔中守卫的警惕。这名守卫毫不犹豫的吹响了号角,很快上百名扛着锄头、粪叉的男丁便吭哧吭哧的跑到了寨门前。
  “我家少主只是想进贵庄稍作休整,并无恶意。”
  东宫侍卫长赵信感受到了对方的敌意,尽可能用和善的语气说道。
  寨门后的庄丁们立刻议论了起来,过了不久,一名身材健硕的年轻人上前发问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何要来刘家庄?”
  “我们是山东来的商人,去应天府做生意,路过贵庄还望能够歇歇脚。”
  这次却是朱慈R发声了。真实的身份他当然不会说,思前想后也就是商人这个身份最为合适。
  那身材健硕的年轻人显然有些犹豫,他与身边的一个老翁交流了许久这才挥手示意两个壮汉打开了寨门。
  吁!
  朱慈R长长松了一口气。
  进庄寨前朱慈R一行纷纷下马以示对刘家庄方面的善意,至于对方之前警惕的行为朱慈R认为很正常。毕竟现在是乱世,小心驶得万年船。对方能够让自己进庄休整,朱慈R已经很感激了。
  进到刘家庄后,朱慈R便开始细细打量庄中一景一物。他发现此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简直就和陶渊明描述的桃花源一般。
  这给朱慈R很大的心理冲击。要知道他这一路行来,看到的是贫瘠龟裂的土地,衣不蔽体的灾民。有时朱慈R自己也会疑惑,大明的气数是不是真的尽了?
  但看到刘家庄中的景象后,朱慈R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某人刘去病,不知兄台怎么称呼?”
  见对方抱拳相问,朱慈R连忙拱手回礼:“在下朱平,多谢刘兄盛情。”
  这是他前世的名字,故而用起来没有任何的障碍。
  “朱兄,请!”
  刘去病单臂向前做了个请的动作,便走在前面引路了。
  朱慈R也不做作,快步跟了上去。至于太监刘传宗和赵信等一班东宫侍卫自然不敢离开太子殿下左右,时刻保持警惕以防突然有人冲出来行刺。
  刘去病把朱慈R一行人引到一座三进的大宅前,笑着介绍道:“这便是某家了,朱兄若不嫌弃不妨进去喝杯茶。唔,马匹就系在外面好了。”
  朱慈R心中啧啧称叹,看来这刘家庄的财力不一般啊,要修建这么一栋三进的大宅可是要不少银子的。若无意外,眼前之人应该便是刘家庄的少庄主了吧?
  “刘兄有请,敢不从命?”
  朱慈R微微一笑便跟着刘去病踱步而入。
  恰巧到了午饭的时间,刘去病便命人给朱慈R一行准备了饭菜。还好刘去病家足够大,不然伙房要想一时间多准备出十几人的饭菜还真有些难度。
  看着一盘盘菜肴端上,朱慈R咽了咽口水。这一路行来风餐露宿自不必说,鲜少能吃上一顿热乎饭,故而眼前的菜肴在朱慈R看来无异于珍馐美味。
  等到香喷喷的大米饭端上来时,朱慈R再也顾不得仪态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刘传宗、赵信等人也不例外,连太子殿下都放开吃了他们还顾忌什么仪态?
  等到众人吃饱后,刘去病才问道:“朱兄你们从山东来,可听说北面的消息了?”
  朱慈R心中咯噔一声,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他现在是无论如何不想暴露身份的啊。
  “刘兄可说的是神京的消息?实不相瞒,我们虽然是商贾,但都是往南面走的,从没去过神京。不过我也听说闯贼打到神京去了。”
  刘去病点了点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