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梦东京
分类: qsxs
开通缉。
大丽花以敏感狡猾著称,在逃亡的三天内,八名资深探员迅速暴露。她唯独没有发现汤和独奕――倒不是因为他们多高明,而是当时他们都才十四岁,不易引起注意力。最终,总部将取回资料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两人身上。
两人一路追踪来到上海,却在抵达当晚就发生了“血红少女案”,大丽花身亡,圆片“夭”不知所踪,有关她背后集团的一切线索从此断裂。这是“二战”以来IAI遭遇的最大失败,也差点使独奕和汤丢掉工作:这是他俩的第一项任务,被彻底搞砸。
当时,组长跟两人谈话后气得发抖。原来,那日下午两位年轻气盛的男生因为小事吵架,赌气中分道扬镳,要各自独立探案。独奕压根儿没找到大丽花入住的酒店,在浦东瞎转一夜;汤倒是成功定位了大丽花的酒店,但晚餐时走进了附近的居酒屋,喝得烂醉,醒来已经是第二天早上。
组长深呼吸几次,对两人露出微笑:“你们可以滚蛋了。”
为了留下来,两人答应了很多苛刻的要求。而最令独奕和汤头疼的是:他们成了长期搭档。组长放话说:“如果你们不能一起合作,那就一起辞职。”
但友情这种东西是强捆不来的。重压之下,两人只好装作一副好兄弟的样子,私下却恨不得老死不相往来。除了任务需要,两人从不私下会面,偶然碰面都要绕道走。
唯有这次,是汤主动找上独奕的。
两个月前的早上,独奕收到了一封来自汤的电子邮件。解密后,他盯着屏幕僵住了:
“全球控梦大赛中,出现血红少女案的嫌疑犯。
编号为M3698、作者为林澈的梦境中,第3分22秒处,场景酷似当夜垃圾场布局;第4分29秒处,女主角的右锁骨上有两颗黑痣,与‘大丽花’一致;第10分03秒处,街边花店的招牌图案,正是‘大丽花’右臂上的文身图案。
我并不需要找你,但我想和你一起完成此案,让你明白,三年前是谁连累了谁。
汤”
两个斗志昂扬的少年连夜赶回伦敦,陈述林澈嫌疑,要求即刻成立专案组。
但出乎意料的是:总部干脆拒绝,理由是证据不成立。
一场激烈的法学辩论在IAI内部展开:梦境可否成为证据?一部分人声称这简直是儿戏,梦境是臆想出来的,有太多巧合和主观性,把梦当证据是对整个IAI的侮辱。另一些人则据理力争:当所有证据都消失后,梦境是唯一的证据!
法学家们简直吵红了眼,差点互扔皮鞋和烟灰缸。尖锐的对峙中,十三人表决会召开,汤和独奕旁听,心提在嗓子眼里。
“一比零,二比零,二比一……六比六!”
只剩最后一个人没有投票了。所有人屏息以待,汤和独奕却对视一眼,垂着头灰溜溜地逃出会议室,如两条丧家的小狼狗。
最后一个投票的人,正是组长若瑟琳。
那个灰绿色眼睛、不苟言笑的严肃女人。
三年前,就是她差点把两人开除。
不用等投票结果了,两人都能想象到她不屑的笑容。她是个好组长,一丝不苟、执行力超强,有比男人更坚强的意志力。但她就像是个漂亮的高中数学老师,对所有浪漫与想象的事物嗤之以鼻。
灯光灰白的办公楼里,独奕和汤走到窗边,俯瞰伦敦城。阴云凝滞,泰晤士河翻着灰黄的水沫,双塔桥呈现一种病态的蓝色,灰色的伦敦眼僵在空中,像是一座纤细而古怪的机器,人与车匆匆行着,小得像一个个数据。噢,单调的、真实的世界。这才是真实。
“对不起。”独奕耳边忽然传来轻轻的声音。他转头,看见汤在灰白的光中垂下眼,声音很低,“三年前,如果我不喝酒……”
“不是你的错。”独奕转回头,“不过,那晚你为什么会喝酒呢?”
“其实,那天我发烧了。”
“发烧了?”独奕有些难以置信。他记得他们分开时,汤还很精神。
“那天上海暴雨,为了跟踪大丽花到达酒店又不暴露身份,我只好趴在酒店运海鲜的货车底座上,积水和冷风都往身上灌。确定了她的房间号后,我几乎被冻僵了,于是决定先去吃饭,晚上再行动。”汤的声音越来越低,“可是很快我发烧了,浑身冷得哆嗦。为了不耽误晚上的行动,我叫了瓶酒,想喝酒取暖……”
“傻子。”独奕说,“发烧的时候不能喝酒。”
“但我害怕你提前抓住她!如果那种小案子都输掉,简直太丢人了。”
独奕身形一僵,他这才想起来,那天他们吵架后打赌了,赌谁能先抓到大丽花,也真幼稚。
“后来的事情你都知道了,我趴在居酒屋睡了一夜,身上又冷又疼,醒来‘血红少女案’已经成了电视头条。”汤难堪地抓了抓头发,“这件事是我一生的耻辱,你一定要保密。”
独奕斜眼:“大家不都知道了吗?”
“不!我是说发烧这件事!”汤迅速扭头,“我一直对外宣称是贪杯醉酒,这样显得我比较风流不羁。如果大家知道其实是发烧的话,那就太丢人了。”
“哦,好。”
“那晚我做了好多梦。”汤望着灰白的天空,“我想不起来……醒来的时候,早间新闻在播放‘血红少女案’,我顶着湿漉漉的头发坐在那儿,无数画面在脑子里闪,可什么
大丽花以敏感狡猾著称,在逃亡的三天内,八名资深探员迅速暴露。她唯独没有发现汤和独奕――倒不是因为他们多高明,而是当时他们都才十四岁,不易引起注意力。最终,总部将取回资料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两人身上。
两人一路追踪来到上海,却在抵达当晚就发生了“血红少女案”,大丽花身亡,圆片“夭”不知所踪,有关她背后集团的一切线索从此断裂。这是“二战”以来IAI遭遇的最大失败,也差点使独奕和汤丢掉工作:这是他俩的第一项任务,被彻底搞砸。
当时,组长跟两人谈话后气得发抖。原来,那日下午两位年轻气盛的男生因为小事吵架,赌气中分道扬镳,要各自独立探案。独奕压根儿没找到大丽花入住的酒店,在浦东瞎转一夜;汤倒是成功定位了大丽花的酒店,但晚餐时走进了附近的居酒屋,喝得烂醉,醒来已经是第二天早上。
组长深呼吸几次,对两人露出微笑:“你们可以滚蛋了。”
为了留下来,两人答应了很多苛刻的要求。而最令独奕和汤头疼的是:他们成了长期搭档。组长放话说:“如果你们不能一起合作,那就一起辞职。”
但友情这种东西是强捆不来的。重压之下,两人只好装作一副好兄弟的样子,私下却恨不得老死不相往来。除了任务需要,两人从不私下会面,偶然碰面都要绕道走。
唯有这次,是汤主动找上独奕的。
两个月前的早上,独奕收到了一封来自汤的电子邮件。解密后,他盯着屏幕僵住了:
“全球控梦大赛中,出现血红少女案的嫌疑犯。
编号为M3698、作者为林澈的梦境中,第3分22秒处,场景酷似当夜垃圾场布局;第4分29秒处,女主角的右锁骨上有两颗黑痣,与‘大丽花’一致;第10分03秒处,街边花店的招牌图案,正是‘大丽花’右臂上的文身图案。
我并不需要找你,但我想和你一起完成此案,让你明白,三年前是谁连累了谁。
汤”
两个斗志昂扬的少年连夜赶回伦敦,陈述林澈嫌疑,要求即刻成立专案组。
但出乎意料的是:总部干脆拒绝,理由是证据不成立。
一场激烈的法学辩论在IAI内部展开:梦境可否成为证据?一部分人声称这简直是儿戏,梦境是臆想出来的,有太多巧合和主观性,把梦当证据是对整个IAI的侮辱。另一些人则据理力争:当所有证据都消失后,梦境是唯一的证据!
法学家们简直吵红了眼,差点互扔皮鞋和烟灰缸。尖锐的对峙中,十三人表决会召开,汤和独奕旁听,心提在嗓子眼里。
“一比零,二比零,二比一……六比六!”
只剩最后一个人没有投票了。所有人屏息以待,汤和独奕却对视一眼,垂着头灰溜溜地逃出会议室,如两条丧家的小狼狗。
最后一个投票的人,正是组长若瑟琳。
那个灰绿色眼睛、不苟言笑的严肃女人。
三年前,就是她差点把两人开除。
不用等投票结果了,两人都能想象到她不屑的笑容。她是个好组长,一丝不苟、执行力超强,有比男人更坚强的意志力。但她就像是个漂亮的高中数学老师,对所有浪漫与想象的事物嗤之以鼻。
灯光灰白的办公楼里,独奕和汤走到窗边,俯瞰伦敦城。阴云凝滞,泰晤士河翻着灰黄的水沫,双塔桥呈现一种病态的蓝色,灰色的伦敦眼僵在空中,像是一座纤细而古怪的机器,人与车匆匆行着,小得像一个个数据。噢,单调的、真实的世界。这才是真实。
“对不起。”独奕耳边忽然传来轻轻的声音。他转头,看见汤在灰白的光中垂下眼,声音很低,“三年前,如果我不喝酒……”
“不是你的错。”独奕转回头,“不过,那晚你为什么会喝酒呢?”
“其实,那天我发烧了。”
“发烧了?”独奕有些难以置信。他记得他们分开时,汤还很精神。
“那天上海暴雨,为了跟踪大丽花到达酒店又不暴露身份,我只好趴在酒店运海鲜的货车底座上,积水和冷风都往身上灌。确定了她的房间号后,我几乎被冻僵了,于是决定先去吃饭,晚上再行动。”汤的声音越来越低,“可是很快我发烧了,浑身冷得哆嗦。为了不耽误晚上的行动,我叫了瓶酒,想喝酒取暖……”
“傻子。”独奕说,“发烧的时候不能喝酒。”
“但我害怕你提前抓住她!如果那种小案子都输掉,简直太丢人了。”
独奕身形一僵,他这才想起来,那天他们吵架后打赌了,赌谁能先抓到大丽花,也真幼稚。
“后来的事情你都知道了,我趴在居酒屋睡了一夜,身上又冷又疼,醒来‘血红少女案’已经成了电视头条。”汤难堪地抓了抓头发,“这件事是我一生的耻辱,你一定要保密。”
独奕斜眼:“大家不都知道了吗?”
“不!我是说发烧这件事!”汤迅速扭头,“我一直对外宣称是贪杯醉酒,这样显得我比较风流不羁。如果大家知道其实是发烧的话,那就太丢人了。”
“哦,好。”
“那晚我做了好多梦。”汤望着灰白的天空,“我想不起来……醒来的时候,早间新闻在播放‘血红少女案’,我顶着湿漉漉的头发坐在那儿,无数画面在脑子里闪,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