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
分类: txts3
法国第一军团溃不成军;比利时骑兵队根本不存在——或者看似如此。
雪上加霜的是,比约特在车祸中丧生了,而他是唯一掌握魏刚计划第一手资料的人。他的继任者布朗夏尔将军似乎是个无可救药的书呆子,毫无指挥大军的雄图与能力。横向沟通全面断线之后,绝无可能在短短几小时之内集结三个不同国家的军力投入作战。
伦敦和巴黎继续做着美梦。魏刚与丘吉尔会面之后,发布了“第一道作战命令”,要求北部军队阻挡德军抵达海岸——完全无视德军已到达海岸的事实。五月二十四日,他声称刚刚成立的法国第七军团已挥军北上,收复了佩罗讷、阿尔贝及亚眠。一切只是幻想。
丘吉尔同样活在幻想世界中。二十四日,他对伊斯梅将军发出连珠炮似的叩问。为什么被孤立在加来的英军不干脆突破德军战线,跟戈特会合?为什么戈特不去找他们?为什么英国的坦克打不过德国的枪炮,而英国的枪炮却不敌德国的坦克?首相仍然坚信魏刚的计划,艾登发出电报敦促戈特全力配合。
将军竭尽所能地配合。他在魏刚计划中担负的南下攻击任务仍依计划进行,不过英国远征军提供的兵力由三个师缩减为两个师。德军在东面的压力让他们别无选择。为防万一,将军也命令布里奇曼上校随时更新撤退计划。二十四日早晨,上校制订了“第二版”的计划。最后,戈特要求伦敦派遣帝国副参谋长约翰·迪尔中将(John Dill)前来。迪尔原是戈特麾下的第一军军长,四月以后才转调总参谋部。他比较可能理解状况。如果他能亲眼看看情势有多坏,或许能让伦敦稍微恢复清醒。
“北部地区战情危急,不可轻忽。”五月二十五日早上,迪尔在抵达的一小时十分钟后报告。他的电报接着描述德军的最新攻势。他向伦敦保证盟军的南下计划依旧没变,不过补充说道:“鉴于前述情况,上述的攻击恐怕无关痛痒。”
此时,布朗夏尔将军现身了。他用罕见的乐观态度表示法军可以投入二到三个师的兵力以及两百辆坦克参与作战。迪尔满怀希望地回到伦敦——对于法军的实力,他比戈特更有信心。
这是当天的最后一条好消息。上午七点左右,东边开始传来科特赖克(Courtrai)附近的比利时防线即将崩溃的消息,而英军和比利时军队计划在科特赖克会合。如果真的被突破,波克的B集团军很快就能跟西边的伦斯德A集团军连成一线,彻底切断英国远征军通往海岸的退路。
比利时没有后备兵力,若要阻挡德军,只有靠英国人了。不过英军也已几乎不堪负荷。当负责镇守这块危急地区的艾伦·布鲁克中将(Alan Brooke)向总部求援,戈特顶多只能拨出一个旅的兵力。
那根本不够。消息越来越糟,平时很可靠的第十二枪骑兵队表示敌军已在利斯河(River Lys)一带冲破比利时防线;第四师的联络官报告,在他前面的比利时军已完全放弃作战,只是坐在咖啡馆里闲晃。
到了下午五点,戈特听不下去了。他独自躲进位于普雷梅凯的办公室,思索他从军以来最重大的决策。他手上仅剩的兵力,就是预计参与明天南下攻击的两个师。如果派他们北上填补比利时防线缺口,就是抗命,他将破坏与布朗夏尔之间的默契。他背弃的不仅是魏刚的计划,还包括丘吉尔、艾恩赛德与其余人等的见解,他将率领英国远征军踏上一条只能往海岸前进的不归路,冒险撤退。
另一方面,如果他信守承诺,派遣这两师的兵力南下,那么将被切断往海岸的退路,被彻底包围。唯一的机会是等待索姆以南的法军在最后一刻驰援,但是对此他不抱什么指望。
决策已定:派兵北上。下午六点,他取消了南攻计划,发布新的命令:一个师即刻与布鲁克会合,另一个师随后赶到。鉴于戈特对法军信心全无,他本该可以更快做出决策。但由于他骨子里有着服从、负责和尽忠的品性,如此违抗命令是一次惊人的冒险。
一个塞满文件与一个小型脱靴器的皮夹子,帮助他更加坚定决心。这是英军侦察队炸毁一辆德国指挥车所缴获的。戈特做出重大决策后不久,布鲁克带着这个皮夹前来指挥部开会。两名将领磋商之际,情报幕僚检查皮夹里的文件。其中包括了对伊普尔进行勐攻的作战计划——这证实了戈特取消南攻、转而北上的决定非常明智。
只有一件事要担心。万一这些文件是诱敌的圈套呢?不,布鲁克拿定主意,从脱靴器可以看出文件是真的。就连希特勒最精明的情报员都不可能如此神来一笔。比较可能的情况是,这个皮夹属于一个真正的幕僚人员所有,而这个人的靴子太紧。
要是戈特得知伦敦也在深切反省,他的决策恐怕不会如此困难。迪尔回到伦敦,他的评估终于让陆军总部相信戈特正面临极为凶险的局势。联络官传回来的消息指出,索姆一带的法军绝无可能驰援;新成立的军队才刚刚开始集结。五月二十六日,陆军大臣艾登发电报给戈特,表明英国远征军的安全是当前第一要务。
根据目前局势,你的唯一选项,或许是争取向西,退到格拉沃利讷(Gravelines)以东所有可以登船的海滩与港口。海军会提供舰队与小型船只,皇家空军也将全力支持……首相将在明天下午会见雷诺总理,届时,情况会更加明朗,包括法军对此计划的态度。与此同时,切
雪上加霜的是,比约特在车祸中丧生了,而他是唯一掌握魏刚计划第一手资料的人。他的继任者布朗夏尔将军似乎是个无可救药的书呆子,毫无指挥大军的雄图与能力。横向沟通全面断线之后,绝无可能在短短几小时之内集结三个不同国家的军力投入作战。
伦敦和巴黎继续做着美梦。魏刚与丘吉尔会面之后,发布了“第一道作战命令”,要求北部军队阻挡德军抵达海岸——完全无视德军已到达海岸的事实。五月二十四日,他声称刚刚成立的法国第七军团已挥军北上,收复了佩罗讷、阿尔贝及亚眠。一切只是幻想。
丘吉尔同样活在幻想世界中。二十四日,他对伊斯梅将军发出连珠炮似的叩问。为什么被孤立在加来的英军不干脆突破德军战线,跟戈特会合?为什么戈特不去找他们?为什么英国的坦克打不过德国的枪炮,而英国的枪炮却不敌德国的坦克?首相仍然坚信魏刚的计划,艾登发出电报敦促戈特全力配合。
将军竭尽所能地配合。他在魏刚计划中担负的南下攻击任务仍依计划进行,不过英国远征军提供的兵力由三个师缩减为两个师。德军在东面的压力让他们别无选择。为防万一,将军也命令布里奇曼上校随时更新撤退计划。二十四日早晨,上校制订了“第二版”的计划。最后,戈特要求伦敦派遣帝国副参谋长约翰·迪尔中将(John Dill)前来。迪尔原是戈特麾下的第一军军长,四月以后才转调总参谋部。他比较可能理解状况。如果他能亲眼看看情势有多坏,或许能让伦敦稍微恢复清醒。
“北部地区战情危急,不可轻忽。”五月二十五日早上,迪尔在抵达的一小时十分钟后报告。他的电报接着描述德军的最新攻势。他向伦敦保证盟军的南下计划依旧没变,不过补充说道:“鉴于前述情况,上述的攻击恐怕无关痛痒。”
此时,布朗夏尔将军现身了。他用罕见的乐观态度表示法军可以投入二到三个师的兵力以及两百辆坦克参与作战。迪尔满怀希望地回到伦敦——对于法军的实力,他比戈特更有信心。
这是当天的最后一条好消息。上午七点左右,东边开始传来科特赖克(Courtrai)附近的比利时防线即将崩溃的消息,而英军和比利时军队计划在科特赖克会合。如果真的被突破,波克的B集团军很快就能跟西边的伦斯德A集团军连成一线,彻底切断英国远征军通往海岸的退路。
比利时没有后备兵力,若要阻挡德军,只有靠英国人了。不过英军也已几乎不堪负荷。当负责镇守这块危急地区的艾伦·布鲁克中将(Alan Brooke)向总部求援,戈特顶多只能拨出一个旅的兵力。
那根本不够。消息越来越糟,平时很可靠的第十二枪骑兵队表示敌军已在利斯河(River Lys)一带冲破比利时防线;第四师的联络官报告,在他前面的比利时军已完全放弃作战,只是坐在咖啡馆里闲晃。
到了下午五点,戈特听不下去了。他独自躲进位于普雷梅凯的办公室,思索他从军以来最重大的决策。他手上仅剩的兵力,就是预计参与明天南下攻击的两个师。如果派他们北上填补比利时防线缺口,就是抗命,他将破坏与布朗夏尔之间的默契。他背弃的不仅是魏刚的计划,还包括丘吉尔、艾恩赛德与其余人等的见解,他将率领英国远征军踏上一条只能往海岸前进的不归路,冒险撤退。
另一方面,如果他信守承诺,派遣这两师的兵力南下,那么将被切断往海岸的退路,被彻底包围。唯一的机会是等待索姆以南的法军在最后一刻驰援,但是对此他不抱什么指望。
决策已定:派兵北上。下午六点,他取消了南攻计划,发布新的命令:一个师即刻与布鲁克会合,另一个师随后赶到。鉴于戈特对法军信心全无,他本该可以更快做出决策。但由于他骨子里有着服从、负责和尽忠的品性,如此违抗命令是一次惊人的冒险。
一个塞满文件与一个小型脱靴器的皮夹子,帮助他更加坚定决心。这是英军侦察队炸毁一辆德国指挥车所缴获的。戈特做出重大决策后不久,布鲁克带着这个皮夹前来指挥部开会。两名将领磋商之际,情报幕僚检查皮夹里的文件。其中包括了对伊普尔进行勐攻的作战计划——这证实了戈特取消南攻、转而北上的决定非常明智。
只有一件事要担心。万一这些文件是诱敌的圈套呢?不,布鲁克拿定主意,从脱靴器可以看出文件是真的。就连希特勒最精明的情报员都不可能如此神来一笔。比较可能的情况是,这个皮夹属于一个真正的幕僚人员所有,而这个人的靴子太紧。
要是戈特得知伦敦也在深切反省,他的决策恐怕不会如此困难。迪尔回到伦敦,他的评估终于让陆军总部相信戈特正面临极为凶险的局势。联络官传回来的消息指出,索姆一带的法军绝无可能驰援;新成立的军队才刚刚开始集结。五月二十六日,陆军大臣艾登发电报给戈特,表明英国远征军的安全是当前第一要务。
根据目前局势,你的唯一选项,或许是争取向西,退到格拉沃利讷(Gravelines)以东所有可以登船的海滩与港口。海军会提供舰队与小型船只,皇家空军也将全力支持……首相将在明天下午会见雷诺总理,届时,情况会更加明朗,包括法军对此计划的态度。与此同时,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