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明史》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这监国王爷一上来,开口就是打退蒙古大军,确保京城安全,看来,王爷并不想离开京城了!


不过,还真有人考虑到了,而且有担子顶撞王爷,而有这一胆量的却是一翰林院的侍讲,一个正六品的小官。这人叫徐珵,一个有野心,而且对阴阳术数有所精通的学士。


只见徐珵走出朝列,向前一部,秉手说道:“殿下,臣夜观星相,对照历数,发现大势已去,此时避难的唯一办法只有南迁,还往殿下……”


“放屁!”没等徐珵把话说完,朱祁钰就发火了,“一派胡言。你叫徐珵吧?听说皇上亲征之前,你曾算了一卦,不知道结果是怎么样的呢?另外,孤王还听闻,昨天你就将家人送出了京城,让他们到南方去避难了,是不是?”


这下,不但徐珵手足无措,其他的很多大臣们都有点惊慌了。王爷发火是有原因的,土木堡大败之后,几乎所有大臣都认为京城无法防守,而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自己的亲人到南面去避难!这事可大可小,如果王爷当作没有看见的话,那就过去了。可是,现在王爷摆明了要来清算这件事情,而大臣不思抵抗敌寇,只顾自身安危的行为与背叛有什么区别?要是被扣上个谋逆的罪名,那可是要被操家灭族的!


朱祁钰看着下面这些忐忑不安的大臣,面上没有一丝表情,仿佛他已经看穿了所有大臣的心思一样。而开始这一怒,已经收到了效果,好几个准备出列支持徐珵的大臣都悄悄的退了回去。


当然,事情到这个时候并没有结束,朱祁钰已经确定了抵抗的决心,而大臣们却很犹豫。就在这僵持不下的时候,一个人从臣列中走了出来,此人就是于谦!

第三节 誓死抵抗


于谦出列并不是偶然的事情。作为兵部侍郎,在尚书大人殉国之后,他就相当于是大明的“国防部长”,自然有责任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与其他的大臣不一样,于谦从来没有想过要逃跑,而眼见监国王爷的态度如此坚决,于谦心里也是一喜,立即就站了出来。


“殿下,微臣认为,京城乃社稷之根本,乃天下之根本!”说着,于谦的目光已经落到了那些支持南迁的大臣们身上,“难道大家都忘记了宋朝南渡的教训吗?如果南迁,则大事去矣,为今之计,只能死战到底!”


于谦这话一出,朝堂上立即热闹了起来。原本,是大臣们对抗监国王,而现在于谦站到了朱祁钰一边,那么监国王的意见就占了主导。不过,绝大部分大臣是不愿意留在京城的,五十万大军都打不过蒙古人,就靠京城现在这点兵力,能挡住蒙古大军吗?就连王直这样的重臣都犹豫了,动摇了,更何况其他的大臣呢?


朝堂上热闹了一番,最后,朱祁钰忍不住了,朗声说道:“兵部侍郎于谦,于大人的话很有道理,孤王决定,由于谦负责京城防务,任何妄谈南迁者,杀!”


“殿下!”立即,又有一人走了出来,正是吏部尚书王直。


在朱元璋取消了中书省之后,也就是撤消了丞相之后,设立的六部之中,吏部因掌握了任免文官的大权,成为了六部之中权力最大的一部,因此吏部也被称为“天官”。而王直作为吏部尚书,其影响力是六部尚书中最大的,现在又有两个尚书在土木堡殉国,那王直在朝廷上的势力更是无人可以对抗了!


“殿下,蒙古军队势大,微臣认为,南迁虽非正途。不过,此刻避其锋芒,等日后再打回来,也并无过错!”


朱祁钰虎目一瞪,厉声说道:“王大人,你难道忘记皇上出征前给你的嘱托吗?”


王直一惊,心里突然发现,以前这个老好人王爷已经变了,再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傀儡王爷,而是一个有着自己的思想,而且行事果断有力的强权王爷!


“孤王一直在想,众卿皆为皇上的爱臣,难道此时,众卿不考虑皇上的安全,不考虑大明的江山社稷,仅以一私之利而建议南迁吗?”朱祁钰的话语中没有指责,反而带着一股悲愤的语气,“皇上临走前,任命孤王为监国,留下众卿辅佐本王,难道,众卿准备将一个被蒙古人占领的京城交给皇上吗?王大人,你说,如果京城落入蒙古人手中,等皇上回来,你怎么向皇上交代?你怎么向大明的列祖列宗交代?”


王直一惊,立即跪了下来,爬在了地上。“殿下息怒,微臣只是一家之言,微臣知罪!”


“王大人,你起来吧,本王并不是在向你问罪!”朱祁钰微微的笑了一下,目光落到了另外那些战战兢兢的大臣们身上,“众卿,蒙古已经把钢刀架在了我们的脖子上,此时谁谈南迁避难,谁就是亡国之臣;谁想苟且偷安,那谁就是亡国奴!孤王将誓死抵抗蒙古大军,众卿如有不远追随者,现在就可以去了!”


当然,是没有人会白痴到在这个时候离开的,所有人都看了出来,这个王爷变了,变得异常的坚强与坚定,他们的意见是起不到多少作用的!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感到不满与担心,至少于谦那帮主战派大臣就感到很高兴,能够得到王爷的全力支持,那么他们就能够压住主降派大臣,胜利又多了一份希望!


“现在,孤王任命兵部侍郎于谦,于大人为京城防御总指挥,由于大人全权处理京城防御事务。另外,工部负责协助于大人。如没其他事情,散朝!”


当于谦走到朝堂大门边上的时候,早就已经赶过来的金英拦住了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