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世界(下)》
分类: txts3
,他没有理由不结婚。她不止一次地回绝了他,最后一次,她以进入女修道院而彻底与他决绝。值得一提的只是他已经等待了这么久了。她没有权利感到受了伤害。
她强笑了一下。“太好了!”她说,“请转达我对他的恭喜。那姑娘是什么人?”
博纳文图拉装作没注意到她的沮丧。“她叫西尔维娅,”他说,那种轻描淡写的态度犹如在传播什么无害的流言,“她是城里最杰出的一位市民亚历山德罗·克里斯蒂的次女,亚历山德罗是做东方香料生意的,拥有好几艘商船呢。”
“多大岁数了?”
他诡笑了一下。“亚历山德罗?他应该和我年纪相仿……”
“别拿我开心!”她对博纳文图拉把语气弄得轻松而心怀感激。“西尔维娅多大了?”
“二十三岁。”
“比我小六岁。”
“一个漂亮姑娘:……”
她意识到了还没说出口的是什么样的资质条件。“可是……?”
他歪了下头表示歉意。“她有个利嘴伶牙的名声。当然,人们就是好说长道短……不过,大概这正是她这么大还没出嫁的原因了——佛罗伦萨的姑娘们一般都在十八岁以前就出嫁了。”
“我敢说这是真的,”凯瑞丝说,“梅尔辛在王桥喜欢的唯一两个姑娘是我和伊丽莎白·克拉克,我们俩都够厉害的。”
博纳文图拉放声大笑。“不是这么回事,不是这么回事。”
“什么时候办的婚礼?”
“两年前。就在我上次见你之后不久。”
凯瑞丝明白了,梅尔辛一直未娶,直到她被批准为修女为止。他一定是通过博纳文图拉听说,她已经迈出了最后一步。她想到,他在异域他乡抱着希望苦守了四年多;她那高高兴兴的脆弱的表面,开始破裂了。
博纳文图拉说:“他们有了个孩子,一个叫作洛拉的小女婴。”
这就太过分了。七年前凯瑞丝感到的一切哀痛——她原以为那痛苦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一下子涌上心头。她意识到,她在一三三九年时并没有真正失去他。他多年来始终对她的忆念忠贞不渝。但她现在失去了他,最终地、永远地失去了他。
她像是发病一样浑身一震,而且她也清楚,她无法坚持太久了。她颤栗着说:“见到你又听到这消息真是太高兴了,可我得回去工作了。”
他露出关切的神情。“我希望没有让你太伤心。我原以为你愿意知道呢。”
“别对我太心善了——我受不了这个。”她转过身就匆匆走开了。
她在从医院进回廊的路上,一直低着头,藏着脸。她想找个可以独自待着的地方,就跑上楼梯,进了宿舍。白天宿舍里是没人的。她在穿过空荡荡的房间时开始抽泣。尽头是塞西莉亚嬷嬷的寝室。未经邀请,谁也不准走进那里,但凯瑞丝不顾一切地闯了进去,把门在身后砰地关上。她趴倒在塞西莉亚的床上,连她的修女帽落下去都顾不上了。她把脸埋在草垫上失声恸哭。
过了一会儿,她感到有一只手放到了她的头上,抚摩着她剪得短短的头发。她没听到有人进来。她也不管那人是谁。反正她在缓慢地逐渐地受到安抚。她的抽泣不那么强烈了,她的泪水干了,她那场情感的风暴开始平息。她翻身爬起,抬头看着安慰她的人。是梅尔。
凯瑞丝说:“梅尔辛结婚了——还生了个小女孩。”她又哭了起来。
梅尔躺到床上,把凯瑞丝的头搂在怀里。凯瑞丝把脸埋进梅尔柔软的乳房中,听凭那毛织袍服浸透她的泪水。“好啦,好啦。”梅尔说。
过了一会儿,凯瑞丝平静了下来。她已经心衰泪竭,感受不到哀伤了。她想到梅尔辛抱着一个黑发的意大利婴儿,看到了他是多么幸福。她为他的幸福而高兴,她漂进了精疲力竭的睡梦之中。
从厨师莫尔德温开始的病症,如同夏日的烈火一般传遍了羊毛集市的人群。星期一,从医院跳到了客栈,然后在星期二又从外来客人传到了镇上居民。凯瑞丝在她的本子上记下了其症征:开始是胃疼,很快就转为上吐下泻,持续发病在一昼夜至两昼夜之间。对成年人危害不大,但老年人和婴儿会因此致死。
星期三,疫症传到女子学校的修女和儿童那儿。梅尔和蒂莉都受到了感染。凯瑞丝在贝尔客栈找到了博纳文图拉,忧心忡忡地问他,意大利医生对这种疫病有没有什么治疗方法。“没有药方,”他说,“反正没有一种是管用的,尽管医生几乎总在开出什么药方,只是让人们掏更多的钱罢了。但一些阿拉伯医生相信,这种病是可以防止传染的。”
“噢,真的?”凯瑞丝很感兴趣。商人们说,穆斯林医生比他们的基督教同行高明,不过教士医生对此极力否认。“怎么办的?”
“他们认为,这种病是病人看你而传染的。视觉效应是由眼睛里发出的光束触到东西,我们就看到了——很像伸出一根手指去感觉什么东西是不是温的、干的或硬的。但眼中的光束也会射出疾病。因此,只要不和病人待在同一个房间,就能避免害病。”
凯瑞丝并不相信,疾病可以由目光来散发。倘若那是真的,大教堂中一次重要礼拜之后,教众中每一个人都会患上主教的病了。而若是国王病了,他就会感染看到他的周围的人。这是肯定要引起一些人注意的。
然而,不要和病人同住一室的说法似乎令人信服。就在这医院里,莫尔德温的病似乎从患者传到了近旁的人:病人的妻子和家人是最先得病的,随后便是邻床住的人。
她还观察到,某些类型的疾病——胃绞痛,
她强笑了一下。“太好了!”她说,“请转达我对他的恭喜。那姑娘是什么人?”
博纳文图拉装作没注意到她的沮丧。“她叫西尔维娅,”他说,那种轻描淡写的态度犹如在传播什么无害的流言,“她是城里最杰出的一位市民亚历山德罗·克里斯蒂的次女,亚历山德罗是做东方香料生意的,拥有好几艘商船呢。”
“多大岁数了?”
他诡笑了一下。“亚历山德罗?他应该和我年纪相仿……”
“别拿我开心!”她对博纳文图拉把语气弄得轻松而心怀感激。“西尔维娅多大了?”
“二十三岁。”
“比我小六岁。”
“一个漂亮姑娘:……”
她意识到了还没说出口的是什么样的资质条件。“可是……?”
他歪了下头表示歉意。“她有个利嘴伶牙的名声。当然,人们就是好说长道短……不过,大概这正是她这么大还没出嫁的原因了——佛罗伦萨的姑娘们一般都在十八岁以前就出嫁了。”
“我敢说这是真的,”凯瑞丝说,“梅尔辛在王桥喜欢的唯一两个姑娘是我和伊丽莎白·克拉克,我们俩都够厉害的。”
博纳文图拉放声大笑。“不是这么回事,不是这么回事。”
“什么时候办的婚礼?”
“两年前。就在我上次见你之后不久。”
凯瑞丝明白了,梅尔辛一直未娶,直到她被批准为修女为止。他一定是通过博纳文图拉听说,她已经迈出了最后一步。她想到,他在异域他乡抱着希望苦守了四年多;她那高高兴兴的脆弱的表面,开始破裂了。
博纳文图拉说:“他们有了个孩子,一个叫作洛拉的小女婴。”
这就太过分了。七年前凯瑞丝感到的一切哀痛——她原以为那痛苦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一下子涌上心头。她意识到,她在一三三九年时并没有真正失去他。他多年来始终对她的忆念忠贞不渝。但她现在失去了他,最终地、永远地失去了他。
她像是发病一样浑身一震,而且她也清楚,她无法坚持太久了。她颤栗着说:“见到你又听到这消息真是太高兴了,可我得回去工作了。”
他露出关切的神情。“我希望没有让你太伤心。我原以为你愿意知道呢。”
“别对我太心善了——我受不了这个。”她转过身就匆匆走开了。
她在从医院进回廊的路上,一直低着头,藏着脸。她想找个可以独自待着的地方,就跑上楼梯,进了宿舍。白天宿舍里是没人的。她在穿过空荡荡的房间时开始抽泣。尽头是塞西莉亚嬷嬷的寝室。未经邀请,谁也不准走进那里,但凯瑞丝不顾一切地闯了进去,把门在身后砰地关上。她趴倒在塞西莉亚的床上,连她的修女帽落下去都顾不上了。她把脸埋在草垫上失声恸哭。
过了一会儿,她感到有一只手放到了她的头上,抚摩着她剪得短短的头发。她没听到有人进来。她也不管那人是谁。反正她在缓慢地逐渐地受到安抚。她的抽泣不那么强烈了,她的泪水干了,她那场情感的风暴开始平息。她翻身爬起,抬头看着安慰她的人。是梅尔。
凯瑞丝说:“梅尔辛结婚了——还生了个小女孩。”她又哭了起来。
梅尔躺到床上,把凯瑞丝的头搂在怀里。凯瑞丝把脸埋进梅尔柔软的乳房中,听凭那毛织袍服浸透她的泪水。“好啦,好啦。”梅尔说。
过了一会儿,凯瑞丝平静了下来。她已经心衰泪竭,感受不到哀伤了。她想到梅尔辛抱着一个黑发的意大利婴儿,看到了他是多么幸福。她为他的幸福而高兴,她漂进了精疲力竭的睡梦之中。
从厨师莫尔德温开始的病症,如同夏日的烈火一般传遍了羊毛集市的人群。星期一,从医院跳到了客栈,然后在星期二又从外来客人传到了镇上居民。凯瑞丝在她的本子上记下了其症征:开始是胃疼,很快就转为上吐下泻,持续发病在一昼夜至两昼夜之间。对成年人危害不大,但老年人和婴儿会因此致死。
星期三,疫症传到女子学校的修女和儿童那儿。梅尔和蒂莉都受到了感染。凯瑞丝在贝尔客栈找到了博纳文图拉,忧心忡忡地问他,意大利医生对这种疫病有没有什么治疗方法。“没有药方,”他说,“反正没有一种是管用的,尽管医生几乎总在开出什么药方,只是让人们掏更多的钱罢了。但一些阿拉伯医生相信,这种病是可以防止传染的。”
“噢,真的?”凯瑞丝很感兴趣。商人们说,穆斯林医生比他们的基督教同行高明,不过教士医生对此极力否认。“怎么办的?”
“他们认为,这种病是病人看你而传染的。视觉效应是由眼睛里发出的光束触到东西,我们就看到了——很像伸出一根手指去感觉什么东西是不是温的、干的或硬的。但眼中的光束也会射出疾病。因此,只要不和病人待在同一个房间,就能避免害病。”
凯瑞丝并不相信,疾病可以由目光来散发。倘若那是真的,大教堂中一次重要礼拜之后,教众中每一个人都会患上主教的病了。而若是国王病了,他就会感染看到他的周围的人。这是肯定要引起一些人注意的。
然而,不要和病人同住一室的说法似乎令人信服。就在这医院里,莫尔德温的病似乎从患者传到了近旁的人:病人的妻子和家人是最先得病的,随后便是邻床住的人。
她还观察到,某些类型的疾病——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