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沉没》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红的熔岩和浓烟撕破,大火在海面上燃烧,黑烟滚滚,覆盖了整整一大片海域——当时对照片所留下的印象是如此之强烈。不仅如此,那次大喷发还将观测船“第五海洋丸号”抛向空中,致使三十一名船组成员葬身大海。而现在,就在这没有半点岛屿踪影、冰凉平静的海面上——太平洋的一块安详的海面上,竟也突如其来地喷出热滚滚的烟雾了。


此时此刻,诧异、惊讶已将小野寺的胸口挤压得几乎透不过气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每每想起这件事,少年时代经历的令人心悸的往事就会浮现眼前,让人不禁发出深深的感叹——大自然简直太不可思议了!而所谓人类对它们了解的全部,也仅仅只是皮毛而已!


“像是鸟岛……”幸长副教授迎着海风,任凭它不停地抽打自己涨红的脸颊,“曾经,那儿也是重灾区呀!明治十九年的大喷发把岛中心的一座山都给吞掉了,一瞬间有一百二十五人罹难,整个岛屿几乎面目全非。”


“最近好像又……”小野寺嘟哝道,“火山带的活动好像已经进入活跃期了!”


“伊豆大岛、三宅岛、青之岛……”幸长副教授有些伤感,“还有天城山喷发的谣传——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这些火山的活动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关联。可是……”


“可是……可是什么……”


“因为火山带是沿着造山带和地质构造线形成的,所以,不能说它和整个地质构造线的变动无关。”


两人都不再开口,只是静静地注视着海面。


这条船正是由日本的中部向南行驶的。就是说,它的航线恰好是在纵横太平洋海底的富士山火山带的正上方。从本州中央山岳地带北边的白马、飞騨、乘鞍开始,经浅间、富士,到箱根、天城、伊豆诸岛、青之岛、贝约内兹列岩、鸟岛,再往下到硫磺群岛,几乎整个北回归线这一带,都是延绵一千六七百公里的火山带。在这之上,从四千米深的海底隆起的海底火山星星点点地浮出海面——这些不大的、宛如散沙般的岛屿底端的火山岩正在被由南向北、青黑透亮的温暖洋流快速地冲刷着。黑潮从南方遥远的温暖海面一路袭来,将珊瑚,以及南方鱼类、海草、鸟类和植物的种子等等带来留在这些岛屿上。从赤道底下眼花缭乱的热带海洋冒出来,蜿蜒向东呈扇面形张开,托起整个日本列岛下腹的黑潮,沿着北太平洋洋流流向对岸的北美大陆,与位于北向分支最东端的素有“大洋中的黑河”之称的北赤道洋流相遇。


接着,还有……


这些从赤道到太平洋最北端的陆地——呈弯弓状的喷着火焰的列岛——这一串像踏石般连接起来的岛屿,就坐落在学者们称之为“真正的太平洋西海岸”的巨大的海底山脉之上。这条海底山脉从遥远的北方西伯利亚东北端垂下来的堪察加半岛开始,到千岛、北海道、本州东北部和中部,一直延伸至富士火山列岛、小笠原诸岛、马里亚纳群岛、帕劳群岛,巨大褶曲构造便隐藏在深不可测的海底之下,再向前甚至延伸到了爪哇-苏门答腊褶曲弧附近。


另外,海底的褶曲构造包含了从南半球汤加—克马德克群岛到新西兰的褶曲弧,我们是把它叫做“太平洋海岭”,如同人们把大西洋中部由南至北的区域称为“大西洋海岭”好呢,还是应该称它为“下沉的海岸”好呢?


就海底山脉的东面和西面而言,其构造情况截然不同。


更为奇妙的是,靠近大陆的更大范围的褶曲弧的外侧,是一系列深海海沟,如:千岛-堪察加海沟、日本海沟、伊豆-小笠原海沟、马里亚纳海沟、爪哇海沟、汤加-克马德克海沟,以及大陆这一侧的沿琉球弧形成的琉球海沟、沿菲律宾褶曲弧形成的菲律宾海沟……在这些奇妙的海底山脉的上面,还有很多东西经过这里。被称之为“太平洋火环”的环太平洋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带,就在这个“下沉的海岸”之上长驱直入,有时甚至连台风都会顺着这条向南延伸的走廊光顾日本列岛。


“太不可思议了……”小野寺望着脚下急速流过的黑沉沉的海水,不禁感慨万分。


“什么不可思议?”幸长副教授头也不抬地问道,他正费劲地顶着风往烟斗里点火呢。


“哎呀……细细想来,这海底下面真有不少东西在流动啊。”


“糟啦……”烟斗上的烟丝被翻起的浪花打湿了,幸长一边敲着烟斗,一边赞同道,“没错,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就像民俗学家柳田国男在《海上之路》中描写的那样……”小野寺三下两下就帮着幸长把叼着的第二锅烟斗燃了,“这儿也有火山带高速公路——上古记载里的那些被称之为‘鬼’的人,恐怕就是乘着黑潮、被南风吹过来的密克罗尼西亚的原住民吧。”


“像是这么回事。”幸长副教授一口接一口地吐着烟雾,十分惬意地咂吧着嘴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太平洋海底山脉盘山公路’才对啊!”说到这儿,两人一起笑了起来。


“有什么可笑的?!”


突然,旁边传来一声狮吼。田所博士不知什么时候已从船舱里钻了出来,两只毛茸茸的粗胳膊抱在一起,直直地伫立在甲板上。


“在我看来……人也好,植物、珊瑚也罢,统统是一回事,一旦发生突变,都会紧紧抓住救命稻草不放的。即使是原始生命,恐怕也不是仅仅待在水中就能慢慢形成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