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雨记》
分类: txts3
,硬着头皮说:“刘雪。”
“谁?几班的啊?”男生A问。
“没见过啊。”男生B自言自语地说。
左边(5)
“高中部的。”我说。
话音刚落,就惹来他们的一顿奚落,什么“口味重”“恋姐癖”“童养媳(色色小说”……
而我,本以为能编出更好听的名字。
记得童年父亲经常对我说,要做一个正直的人。
父亲去世那年我刚满十四岁,这座城市处处开满了潢色的迎春花。
我请了一星期病假,不管醒着还是睡着,脑海中始终浮现的是爸爸的音容笑貌。
无论洗多少次澡,身上依旧散发着一股火葬场的味道。
许多同学发来问候的短消息,包括高文博。
一个夕阳西下的黄昏,我坐在写字台前的转椅上注视窗外凝固的风景,电话如同一头惊醒的猛兽突然叫了起来。
“喂,是我,高文博。”听筒里传出熟悉的声音。
那时,我默默乞求的只有一件事,就是乞求他千万不要安慰我。
然而事与愿违,他还是按照人之常情说出了那三个字:
“没事吧。”
话音未落,泪珠便止不住地滚了出来,无声无息地砸在写字台的玻璃上。
因为害怕被他听到,我竭力不发出任何声音,半天没有开口说话。
过了一会儿,他清了清嗓子,对我说:
“别哭。”
日历翻到六月初,喷水机“突突突”地旋转不休,女生们躲闪着飞溅的水珠跑过学校的花坛。天气渐渐热了起来,课堂上大家都显得有些无精打采。
不知不觉我已经夹在高文博和物理课代表之间,充当他们传递纸条的中转站。
左边(6)
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不发短信,而非要采取这种古老的联系方式,更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话不能下了课再讲,而非要趁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字时偷偷摸摸地搞地下活动。
大概他们认为这也算是种浪漫吧。
起初,我以为久而久之自己会习惯,会麻木,会妥协。
毕竟做为朋友、同学,帮忙递一下东西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然而,某种情绪正一点一点地在心中累积,企图将我推向崩溃的边缘。
我不再帮他们,而是没看见没听见一样假装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
终于有一天,高文博在楼道截住我。
“你丫没事吧?”同样的话语,这次他却用了不客气的口吻。
我靠在墙边,死死盯住白色墙壁上的一块污渍。
“你不说我也知道你什么意思,你和她,俩字儿,没戏。”
言罢他故意撞了一下我的肩膀,回教室去了。
此刻,我连求他原谅的台词都说不出口。
等我用短信发了“对不起”三个字的时候,他已经不再和我说一句话了。
他和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没戏”。
已经忘了什么时候开始给他打电话立刻听到的是:“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
什么时候开始他的QQ头像永远是黑白的离线状态,消息发过去也不见回音。
也罢,本来就不是好到形影不离的朋友。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
明明清楚自己被删除掉了,却仍然傻傻地保存着他的名字和为数不多的聊天记录。
期末考试结束了(色色小说,所有人统统松了口气,准备尽情享受漫长的暑假。
高文博转走那天跟他转来那天的情形如出一辙。
左边(7)
他一脸不情愿地站在讲台前面,言简意赅地告诉我们转学的理由,随即又像抓救命稻草那样扭头瞧一眼班主任,然后迈着步子回到座位。
下了课,一些同学围住他的桌子问东问西,似乎这是一种他们与其告别的方式。
而我,简直如同不存在于那间屋子的透明生物一般,自顾自地努力装出不痛不痒的(色色小说表情。
傍晚,窗外绿意葱茏的树叶间传出知了的鸣叫。
就是那样的季节,我和他不痛不痒地告别了。
不想扯着嗓子抱怨什么“啊——青春——”之类的话。
但是无数次地蓦然回首,希望重返的总是那间有他的教室。
一幅幅跳帧的画面仍旧不断顺着时光的河流渐行渐远。
无数次我走进那间教室,看到强风把帘子吹得剧烈摇摆。
那后面忽隐忽现的,是他的背影吗?
那个倚在窗台前眺望球场、目光中袒露一丝不为人知的感伤的少年,是你吗?
左边。
我和他,永远不可能在一起。
这一辈子的遗憾一辈子的孤单,仅仅因为我们都站在班级队伍的左边。
大衣(1)
大衣
1
他有一件大衣。
那是一件黑色的双排扣防雨大衣,腰间系有一条煞有介事的带子,不知为什么总给人一种不合时令的感觉。常常在秋冬时节看到他穿着它,有时凑巧面对面碰个正着,有时只是匆匆瞥见一眼稍纵即逝的背影。
天气好的时候,他推着自行车走在人头攒动的喧闹街区,到了路口再潇洒地迈腿跨上车座,一转弯消失得无影无踪。赶上坏天气,他则毫不畏惧地夹着一个黑色皮包独自一人顶风冒雨踱到附近的车站,雨水打湿了他的大衣和短发。
关于他的记忆好像永远静止在了那样的季节里。
2
上课铃响了,他拿着三角板和课本走进教室,虽然是白昼,但由于天色昏暗,屋里亮着让人犯困的灯光。等同学们安静下来,他便翻开书,转身在黑板上用
“谁?几班的啊?”男生A问。
“没见过啊。”男生B自言自语地说。
左边(5)
“高中部的。”我说。
话音刚落,就惹来他们的一顿奚落,什么“口味重”“恋姐癖”“童养媳(色色小说”……
而我,本以为能编出更好听的名字。
记得童年父亲经常对我说,要做一个正直的人。
父亲去世那年我刚满十四岁,这座城市处处开满了潢色的迎春花。
我请了一星期病假,不管醒着还是睡着,脑海中始终浮现的是爸爸的音容笑貌。
无论洗多少次澡,身上依旧散发着一股火葬场的味道。
许多同学发来问候的短消息,包括高文博。
一个夕阳西下的黄昏,我坐在写字台前的转椅上注视窗外凝固的风景,电话如同一头惊醒的猛兽突然叫了起来。
“喂,是我,高文博。”听筒里传出熟悉的声音。
那时,我默默乞求的只有一件事,就是乞求他千万不要安慰我。
然而事与愿违,他还是按照人之常情说出了那三个字:
“没事吧。”
话音未落,泪珠便止不住地滚了出来,无声无息地砸在写字台的玻璃上。
因为害怕被他听到,我竭力不发出任何声音,半天没有开口说话。
过了一会儿,他清了清嗓子,对我说:
“别哭。”
日历翻到六月初,喷水机“突突突”地旋转不休,女生们躲闪着飞溅的水珠跑过学校的花坛。天气渐渐热了起来,课堂上大家都显得有些无精打采。
不知不觉我已经夹在高文博和物理课代表之间,充当他们传递纸条的中转站。
左边(6)
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不发短信,而非要采取这种古老的联系方式,更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话不能下了课再讲,而非要趁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字时偷偷摸摸地搞地下活动。
大概他们认为这也算是种浪漫吧。
起初,我以为久而久之自己会习惯,会麻木,会妥协。
毕竟做为朋友、同学,帮忙递一下东西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然而,某种情绪正一点一点地在心中累积,企图将我推向崩溃的边缘。
我不再帮他们,而是没看见没听见一样假装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
终于有一天,高文博在楼道截住我。
“你丫没事吧?”同样的话语,这次他却用了不客气的口吻。
我靠在墙边,死死盯住白色墙壁上的一块污渍。
“你不说我也知道你什么意思,你和她,俩字儿,没戏。”
言罢他故意撞了一下我的肩膀,回教室去了。
此刻,我连求他原谅的台词都说不出口。
等我用短信发了“对不起”三个字的时候,他已经不再和我说一句话了。
他和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没戏”。
已经忘了什么时候开始给他打电话立刻听到的是:“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
什么时候开始他的QQ头像永远是黑白的离线状态,消息发过去也不见回音。
也罢,本来就不是好到形影不离的朋友。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
明明清楚自己被删除掉了,却仍然傻傻地保存着他的名字和为数不多的聊天记录。
期末考试结束了(色色小说,所有人统统松了口气,准备尽情享受漫长的暑假。
高文博转走那天跟他转来那天的情形如出一辙。
左边(7)
他一脸不情愿地站在讲台前面,言简意赅地告诉我们转学的理由,随即又像抓救命稻草那样扭头瞧一眼班主任,然后迈着步子回到座位。
下了课,一些同学围住他的桌子问东问西,似乎这是一种他们与其告别的方式。
而我,简直如同不存在于那间屋子的透明生物一般,自顾自地努力装出不痛不痒的(色色小说表情。
傍晚,窗外绿意葱茏的树叶间传出知了的鸣叫。
就是那样的季节,我和他不痛不痒地告别了。
不想扯着嗓子抱怨什么“啊——青春——”之类的话。
但是无数次地蓦然回首,希望重返的总是那间有他的教室。
一幅幅跳帧的画面仍旧不断顺着时光的河流渐行渐远。
无数次我走进那间教室,看到强风把帘子吹得剧烈摇摆。
那后面忽隐忽现的,是他的背影吗?
那个倚在窗台前眺望球场、目光中袒露一丝不为人知的感伤的少年,是你吗?
左边。
我和他,永远不可能在一起。
这一辈子的遗憾一辈子的孤单,仅仅因为我们都站在班级队伍的左边。
大衣(1)
大衣
1
他有一件大衣。
那是一件黑色的双排扣防雨大衣,腰间系有一条煞有介事的带子,不知为什么总给人一种不合时令的感觉。常常在秋冬时节看到他穿着它,有时凑巧面对面碰个正着,有时只是匆匆瞥见一眼稍纵即逝的背影。
天气好的时候,他推着自行车走在人头攒动的喧闹街区,到了路口再潇洒地迈腿跨上车座,一转弯消失得无影无踪。赶上坏天气,他则毫不畏惧地夹着一个黑色皮包独自一人顶风冒雨踱到附近的车站,雨水打湿了他的大衣和短发。
关于他的记忆好像永远静止在了那样的季节里。
2
上课铃响了,他拿着三角板和课本走进教室,虽然是白昼,但由于天色昏暗,屋里亮着让人犯困的灯光。等同学们安静下来,他便翻开书,转身在黑板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