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医天下》
分类: txts3
儿,从未体会过母爱,现在突然凭空多了个母亲,感动之余,不禁暗骂自己混账,刚睁眼的时候,居然会把她当成是损友们花钱雇来逗自己欢心的。
佑儿啊佑儿,你安心的去吧,你娘就是我娘,若不让咱娘过上好日子,我刘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他暗暗发着誓,想要下炕去看看,却发现左脚居然不听使唤,不禁吓了一跳,不会吧,穷就不说了,挣钱就是,没了真气也能再练,怎么还是个瘸子呢?
老天爷,你不能这么玩我啊!
他暗自祈祷着,搬过左腿闷头查看,良久,终于长吁了一口气,还好还好,只是受过创伤,堵塞了经脉,寻常医生或许没办法,对他来说,只需恢复半数的内家真气,佐以针灸之术,治愈不成问题。
反正也不是着急的事儿,他不再多想,干脆也不琢磨着下炕了,四下张望,忽见炕桌腿下垫着一本书,忙欠身抽出来查看,这一看可不打紧,还没看到里边的内容,便被书名惊呆了。
------------
第二章 母子叙话 疑虑丛生
刘佑只顾着翻看手中的《女医杂言》,李烁端着小米粥进来都没听到。这是本手抄本,字迹娟秀,要是没料错的话,应该是作者谈允闲亲笔。
谈允闲是明代著名的女医生,尤擅妇科儿科,他是名医,又精明史,对其自然知之甚详。令他惊异的是,如此珍贵的东西,怎么会被拿来垫桌子腿儿?莫非,这幅身体的母亲,和那谈允闲有什么交集不成?
“身子刚好点就看书,以后你身子大好了,有的是时间呢!”李烁半嗔半怨的说道,一边将小米粥放到炕桌上。
“你……娘,您认识这本书的主人吗?这本书,不会真的是谈允闲亲笔所写吧?”
李烁一怔,说道:“你真的什么也不记得了?”
刘佑尴尬的点点头:“嗯,脑子好像没啥毛病,就是以前的好多东西都想不起来了……说真的,刚醒那会儿我都不相信您是我娘,您这么年轻,还这么漂亮,怎么可能有我这么大的儿子嘛!”
听到刘佑夸自己漂亮,李烁眼底掠过一抹悲伤,不过,很快就被笑容遮掩了过去,她噗嗤笑道:“臭小子,大病一场,会说话了嘛!看来你真的什么都不记得了,忘了也好,只要人没事儿就行。”
说着,她把炕桌往刘佑旁边挪了挪,一边示意他喝粥,一边从他手里把那本《女医杂言》拿过来,偏身坐到炕沿儿上,说道:“说起这位女神医,可是咱们的恩人,若没有她的孙女儿,咱娘儿俩也活不到现在。”
原来,此时是万历九年,刚刚过了立春。张佑自幼丧父,是遗腹子,生他时李烁难产,幸亏碰上了谈允闲的孙女,太医院的七品女御医杨颖,这才母子平安。为了报答她的救命之恩,李烁自愿成为了杨颖的女仆,随着杨颖告老还乡,从京城来到了平谷县。
杨颖的儿子郑承宗是平谷县的知县,不过,她和儿媳妇黄氏不合,并未在县城居住,而是居住在距离县城六里多地的老家龙家务。
后来杨颖病逝,感念李烁伺候多年,将老宅子留给了李烁。开头还相安无事,到了今年,郑承宗受弹劾被罢官,因为受不了打击,居然一病不起,英年早逝,他的夫人黄氏没了忌讳,终于将老宅抢了回去。
刘佑,不,应该叫张佑了,他曾在《女医杂言》当中看到一张泛黄的房契,联想到母亲说到最后老宅被抢时语焉不详,顿时明白母亲定是受了不少的委屈。
他将空碗放到一旁,伸手拉住了李烁的手,这手是如此的粗糙,和她绝美的容颜一点都不相衬,不禁令他更加心疼,说道:“娘,您别难过了,抢回去就抢回去吧,反正也不是咱们的,您放心,我一定会让您过上好日子的。”
“我儿孝顺,娘真开心,就只是……算了,不说这些了,娘只希望,有一天你回想起什么的时候,别嫌弃娘就成。你好好歇着吧,娘好些日子没做活了,刚才听李大娘说里正家这两天揽了不少给蓟州军缝补军服的活计,正缺人手,我过去看看去。”
没头没脑的丢下这一番话,李烁匆匆出门,张佑百般不解,暗起疑心,莫非,除了抢回老宅,那黄氏还给了母亲别的委屈不成?真如此的话,那宅子还非得夺回来不可呢!
刚开春,屋子里没有取暖设备,阴冷阴冷的,外边的天气却看着不错。左右也是无事,张佑披衣下炕,扶着墙一瘸一拐的蹙出门,发现门外土墙上靠着一根木拐,不由大喜,拿过来支到腋下,这才眯眼四处打量。
正是前晌,阳光明媚,碧空如洗,这种天气,搁在后世简直不可想象――车祸的时候也是冬天,华北地区连续多日雾霾,已经很久都没见到过太阳了。
院子不大不小,是个北方地区十分常见的四合院儿,上房三间,东配房三间,西配房两间,他和李烁寄居的是西配房。南边没房,搭的棚子,下边摆着好几口簇新的棺材,有两口上好了漆,鲜红夺目,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汉弯腰站在一口棺材旁边,手拿刷子,正在小心的往上边涂刷。
应该是那李大娘的男人,原来是个做棺材的木匠。
刘佑下意识的想掏烟,一摸之下哑然失笑――这穿越来的太过突然,
佑儿啊佑儿,你安心的去吧,你娘就是我娘,若不让咱娘过上好日子,我刘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他暗暗发着誓,想要下炕去看看,却发现左脚居然不听使唤,不禁吓了一跳,不会吧,穷就不说了,挣钱就是,没了真气也能再练,怎么还是个瘸子呢?
老天爷,你不能这么玩我啊!
他暗自祈祷着,搬过左腿闷头查看,良久,终于长吁了一口气,还好还好,只是受过创伤,堵塞了经脉,寻常医生或许没办法,对他来说,只需恢复半数的内家真气,佐以针灸之术,治愈不成问题。
反正也不是着急的事儿,他不再多想,干脆也不琢磨着下炕了,四下张望,忽见炕桌腿下垫着一本书,忙欠身抽出来查看,这一看可不打紧,还没看到里边的内容,便被书名惊呆了。
------------
第二章 母子叙话 疑虑丛生
刘佑只顾着翻看手中的《女医杂言》,李烁端着小米粥进来都没听到。这是本手抄本,字迹娟秀,要是没料错的话,应该是作者谈允闲亲笔。
谈允闲是明代著名的女医生,尤擅妇科儿科,他是名医,又精明史,对其自然知之甚详。令他惊异的是,如此珍贵的东西,怎么会被拿来垫桌子腿儿?莫非,这幅身体的母亲,和那谈允闲有什么交集不成?
“身子刚好点就看书,以后你身子大好了,有的是时间呢!”李烁半嗔半怨的说道,一边将小米粥放到炕桌上。
“你……娘,您认识这本书的主人吗?这本书,不会真的是谈允闲亲笔所写吧?”
李烁一怔,说道:“你真的什么也不记得了?”
刘佑尴尬的点点头:“嗯,脑子好像没啥毛病,就是以前的好多东西都想不起来了……说真的,刚醒那会儿我都不相信您是我娘,您这么年轻,还这么漂亮,怎么可能有我这么大的儿子嘛!”
听到刘佑夸自己漂亮,李烁眼底掠过一抹悲伤,不过,很快就被笑容遮掩了过去,她噗嗤笑道:“臭小子,大病一场,会说话了嘛!看来你真的什么都不记得了,忘了也好,只要人没事儿就行。”
说着,她把炕桌往刘佑旁边挪了挪,一边示意他喝粥,一边从他手里把那本《女医杂言》拿过来,偏身坐到炕沿儿上,说道:“说起这位女神医,可是咱们的恩人,若没有她的孙女儿,咱娘儿俩也活不到现在。”
原来,此时是万历九年,刚刚过了立春。张佑自幼丧父,是遗腹子,生他时李烁难产,幸亏碰上了谈允闲的孙女,太医院的七品女御医杨颖,这才母子平安。为了报答她的救命之恩,李烁自愿成为了杨颖的女仆,随着杨颖告老还乡,从京城来到了平谷县。
杨颖的儿子郑承宗是平谷县的知县,不过,她和儿媳妇黄氏不合,并未在县城居住,而是居住在距离县城六里多地的老家龙家务。
后来杨颖病逝,感念李烁伺候多年,将老宅子留给了李烁。开头还相安无事,到了今年,郑承宗受弹劾被罢官,因为受不了打击,居然一病不起,英年早逝,他的夫人黄氏没了忌讳,终于将老宅抢了回去。
刘佑,不,应该叫张佑了,他曾在《女医杂言》当中看到一张泛黄的房契,联想到母亲说到最后老宅被抢时语焉不详,顿时明白母亲定是受了不少的委屈。
他将空碗放到一旁,伸手拉住了李烁的手,这手是如此的粗糙,和她绝美的容颜一点都不相衬,不禁令他更加心疼,说道:“娘,您别难过了,抢回去就抢回去吧,反正也不是咱们的,您放心,我一定会让您过上好日子的。”
“我儿孝顺,娘真开心,就只是……算了,不说这些了,娘只希望,有一天你回想起什么的时候,别嫌弃娘就成。你好好歇着吧,娘好些日子没做活了,刚才听李大娘说里正家这两天揽了不少给蓟州军缝补军服的活计,正缺人手,我过去看看去。”
没头没脑的丢下这一番话,李烁匆匆出门,张佑百般不解,暗起疑心,莫非,除了抢回老宅,那黄氏还给了母亲别的委屈不成?真如此的话,那宅子还非得夺回来不可呢!
刚开春,屋子里没有取暖设备,阴冷阴冷的,外边的天气却看着不错。左右也是无事,张佑披衣下炕,扶着墙一瘸一拐的蹙出门,发现门外土墙上靠着一根木拐,不由大喜,拿过来支到腋下,这才眯眼四处打量。
正是前晌,阳光明媚,碧空如洗,这种天气,搁在后世简直不可想象――车祸的时候也是冬天,华北地区连续多日雾霾,已经很久都没见到过太阳了。
院子不大不小,是个北方地区十分常见的四合院儿,上房三间,东配房三间,西配房两间,他和李烁寄居的是西配房。南边没房,搭的棚子,下边摆着好几口簇新的棺材,有两口上好了漆,鲜红夺目,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汉弯腰站在一口棺材旁边,手拿刷子,正在小心的往上边涂刷。
应该是那李大娘的男人,原来是个做棺材的木匠。
刘佑下意识的想掏烟,一摸之下哑然失笑――这穿越来的太过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