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阴雄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花名册上的人数和人名,王梓霖乐开了花,不光重获新生,新生的条件还这么优越,自己就需要更加的珍惜现在的条件了。
这支部队一共有接近三千人,其中骑兵八百人,是孔有德从东江镇带来的本部兵马,千总李应元,也是从东江镇跟过来的老人。
步兵差不多是一千人,是登莱巡抚孙元化在登州招募的,这批士兵基本都是从辽东渡海逃难过来的,千总也是从东江镇过来的孙龙,跟随自己已经有七八年了。
最让王梓霖眼热的就是火器营,火器营千总程希孔,同样也是从东江镇跟随自己过来的。整个火器营一千一百人,其中八百是火铳兵,人手一只鸟铳。其余三百则是炮兵,带着十五门佛朗机炮,整个火器营都是登莱巡抚孙元化一手组建起来的,士兵同样由孙元化在辽东难民中挑选精壮男子组成,鸟铳和佛郎机一部分是孙元化派葡萄牙人陆若汉区澳门采购的,其他的则是安排工匠仿制出来,并且从澳门聘请了二十八名葡萄牙士兵来训练这些士兵,一支训练到此次出征。
孙元化为了这支火器营部队投了大力气,这次专门派出这支火器营,就是为了能在大凌河战场给予建奴以重创,向朝廷展示自己以及老师徐光启一直主张的军事改革带来的成果。
虽然这支部队在原来的时空中由于孔有德反叛,未能投入大凌河战场,但是孔有德一路从北直隶打回登州,这支火器营功不可没,侧面的验证了这支火器部队的战斗力,军事改革还是很成功的。
可惜由于中枢激烈的党政,孙元化被构陷处死,支持者徐光启和首辅周延儒也因为此次叛乱被降职,这次明末最有可能翻盘的军事改革戛然而止。
不过现在的孔有德已经不是原来的孔有德了,王梓霖自然不会去投靠鞑子,虽然自己不是激进的名族主义者,但是人活着起码的尊严还是要的。
自己的顶头上司是孙元化,孙元化为人很不错,不然的话原来的时空,孔有德攻下登州城之后,也不会想着推举孙元化为王,孙元化拒绝后又送他回了京城。
而且孙元化的思想理念很先进,懂得与时俱进,吸收其他文化中更先进的部分,算是整个明朝思想与自己最为接近的人。
如果自己按照计划赶去大凌河战场,在战场上痛击鞑子,建功立业,自己和孙元化都能升官,相辅相成,继续深化军事改革,那么大明翻盘指日可待。想到这里,王梓霖不禁露出了微笑。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眼下自己得适应一下穿越后的新环境,尽管作为一个随遇而安的人,王梓霖还是很难适应现在的环境,毕竟变化太大了。从衣食住行到吃喝拉撒,各方各面都和以前的生活截然不同,而且未来还要面临激烈的战场环境。
()

第3章 适应新身份
王梓霖以前并没有过管理人的经验,何况这还是接近三千人的军队,虽然军队是高度组织纪律化的机构,但是明末的军队的军纪普遍较差,并不是那么容易管理的,而且各种兵变层出不穷。
万历二十三年的蓟州兵变,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三千多名浙江兵被屠戮一空。而这三千多名浙江兵,就是由戚继光一手创建,并肃清沿海倭患的戚家军。
万历二十年,掌握日本大权的丰臣秀吉命加藤清正、小西行长率军从对马攻占朝鲜釜山,随后攻占朝鲜大部,明朝作为朝鲜宗主国出兵援助朝鲜,这三千多名戚家军在戚继光的老部下吴惟中的带领下,也投入对日军的作战,而且屡立战功,一天一夜就攻下了被日军占据的朝鲜首都平壤。
战争结束后,这批戚家军调回国内,驻守在山海关,石门一代。万历二十三年,新任的上司蓟镇总兵官王保,把他们叫到演武场上,然后他们被已经武装好的明军友军包围、屠杀,这批为国立下大功的戚家军在此次兵变中损失殆尽,史称蓟州兵变。
其他诸如宁远兵变,固原兵变,关宁兵变等等数不胜数,所以王梓霖现在第一要务便是保证对这支军队的控制权,万一哪天来这么一出兵变,自己就不一定还有这么好的运气重新活一次了。
既然做出了这样的决定,王梓霖觉得自己有必要放弃以前的身份,以新身份重新开始了。
从今天起,这个世界不再有一个叫王梓霖的人,但是多了一个叫孔有德的人,至于原来的孔有德也已经不复存在了。
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虽然话不怎么文雅,但道理却是对的,自己既然成为了孔有德,那么就应该以孔有德的身份立场来做事,所以孔有德让亲兵白云龙召集把总以上职位的人,前来商讨以后的进兵方略。
孔有德从亲兵口中得知,现在大军还在山东境内,下一个补给点是济南府的商河县,离北直隶已经不远了。
根据手上这张非常简陋而且略带抽象的行军地图来看,目前差不多已经走了一般距离,大概行军距离差不多是八百多里,而现在已经是十一月十二日,距离从登州出发已经一月有余了。
孔有德感觉这速度有点不对劲,按理说不用担心敌袭的情况下,正常行军速度应该在一日行军四十里左右,精锐一点的军队一般可以做到一日六十里,但是这一个多月才走了八百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