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骑
分类: qsxs
醒过来稍觉尴尬,随便找个借口糊弄过去。
这位马总旗对他还算客气,五少爷叫的十分顺口,也让马城对他顿生好感,也乐得跟这些鲁莽军汉混在一起,依稀之间仿佛回到了边防军营,和部下战友们胡吹大气的畅快日子里。这些马府家丁的成分也很复杂,有些是跟随马林多年的老部下,有些是重金招募来的江湖好汉。
又被马城察觉这队精骑的另一个问题,战斗意志不强。这些人里马林的老部下多是有家室的,妻儿就住在庄子里,从军多年又有家室拖累免不了会厌战。而那几个江湖上招募来的骁勇之士就更不堪了,军纪散漫不说,个个都是桀骜不驯的人物,这还是明军里最精锐的部队,其他各部明军的战斗力可想而知。就凭这样的部队要对抗如虎似狼的后金大军,马城突然觉得有些心虚。
这些事情当然只会在脑子里想想,不会蠢到说出来。
带着小三小五兄弟两人在庄子上安顿好了住处,马国忠又不请自来。
这粗犷的军汉一通挤眉弄眼,把马城请到静室说话。
静室无人,马国忠神色一整,抱一抱拳:“某家受了大公子的吩咐,有几句话要交代给五少爷。”
马城也神色一整,咧嘴露出轻松笑意:“国忠大哥实不必多礼,我这五少爷的名分当不得真。”
马国忠也咧开大嘴笑了:“主仆有别,这礼数可不能少了……前日大公子派人送来一封书信,信中命某家转告五少爷,少爷既出了府就不要想着回去了,免的大太太心里不痛快再生出是非,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
马城虽然早有准备,还是被气到说不出话来。这位同父异母的大哥,完全是一副盛气凌人,不容他拒绝的架势,好一副嫡亲长子的架子,就这样把他从府里赶了出来,还命令他这辈子不准回府。
马国忠看他神情凝滞,又抱一抱拳:“某家只是原话转告,五公子莫怪。”
马城脸色稍一凝滞也就恢复正常了,正色回答:“大哥的话小弟自然是要听的,劳烦国忠大哥转告大公子,这份人情小弟记下了,日后必有一报!”
这几句话说的半真半假又绵里藏针,也让马国忠粗犷的大黑脸上露出会心笑意。
安顿好住处在庄子里转了一圈,强压下心里的负面情绪。
托马国忠出面办了件事情,把小三小五和李嬷嬷都接来庄上,享享清福。
二十户庄客连同马国忠等人的家眷,这马家堡也是有两百多号人丁的大庄子了。和他年纪相仿的少年共有八名,见到这八名勇武少年才知道为什么历史上,辽东出了名的民风彪悍,这八名马家堡子弟人人都会骑马会射箭,虽然谈不上精通可也很不错了,八个人里面居然有六个是军户出身的子弟,都接受过一定程度的军事训练。马城困惑了一阵也就想明白了,让军户脱籍来种马家免税的私田,在这时代属于很直接的偷税漏税。
按大明朝税制军屯田是要课重税的,而官绅私田都是不交税的,想通了这一点又吓了一跳,这边镇将领的胆子还真够大,让如此精壮的军户子弟脱籍来种私田,没什么是这些将领不敢干的,难怪大明边军只剩下老弱病残,战斗力也越来越差,军屯田也大多荒废了。窥一般可见全豹了,八个人里有两人精通箭术,尤其马小五箭术最好。
第六章 公子好本事
看看马小五气定神闲,在大概三十步的距离上射翻了一只奔跑的野兔,马城不免大大的夸赞了一番。作为一名后世的特等射手,马城当然明白这一手箭术的精髓,打死靶子是最容易的打移动目标是最难的,箭术和枪法在理论上是完全相通的,打移动目标都需要计算提前量。
在庄子上住了几日天气逐渐转暖,马城的日子也过的逍遥自在起来。
正月里的一天,马家堡庄口的小校场。
庄里那队骑兵每三日操练一次,所谓的操练也不过是穿上装备走走过场。二十名骑兵组成的战阵分为两排,每排十骑,挺着骑枪加速刺向百丈之外的树桩靶子,骑术自然是无话可说的,却总觉得少了些杀气。在马城看来缺少了骑兵冲锋时一往无前的气势,这种毫无营养的训练简直就是儿戏。
之后骑队又操演火器,二十杆三眼铳仍是分为两排,轮番射击。校场上弥漫的硝烟里,马城又忍不住大骂野史害人,从这队明军骑兵表现出来的训练水平来看,大明边军精锐对于火器的使用很有心得,已经懂得采用先进的分段射击法。两排骑士手持三眼火铳有时单发有时三铳齐发,形成了一道密集的火力覆盖面,这还不是专业的火器兵,马城绝对相信大明专业火器兵战法一定更为先进。
这完全颠覆了马城的历史观,在心里大骂那些杜撰历史的混蛋。
因此也勾起了马城的兴致牵过一匹战马,披上甲胄,试试分量又觉得十分惊奇,这身鳞甲制作工艺之精良令人咋舌,重量大概在二十到三十斤之间,关节处都有极巧妙的设计,绝不会影响马上骑士的灵活性。马城挺起骑枪试了试加速冲锋,前重后轻的感觉十分别扭,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
马国忠替他牵着战马,咧嘴笑道:“骑马打仗是咱们粗人的营生,五少爷身子娇贵可莫要摔着了。”
马城看他笑到眼睛都眯起来了,心知被这粗鲁武人看不起了,心里一热索性仍了骑枪,抽出狭长锋利的战刀,挥
这位马总旗对他还算客气,五少爷叫的十分顺口,也让马城对他顿生好感,也乐得跟这些鲁莽军汉混在一起,依稀之间仿佛回到了边防军营,和部下战友们胡吹大气的畅快日子里。这些马府家丁的成分也很复杂,有些是跟随马林多年的老部下,有些是重金招募来的江湖好汉。
又被马城察觉这队精骑的另一个问题,战斗意志不强。这些人里马林的老部下多是有家室的,妻儿就住在庄子里,从军多年又有家室拖累免不了会厌战。而那几个江湖上招募来的骁勇之士就更不堪了,军纪散漫不说,个个都是桀骜不驯的人物,这还是明军里最精锐的部队,其他各部明军的战斗力可想而知。就凭这样的部队要对抗如虎似狼的后金大军,马城突然觉得有些心虚。
这些事情当然只会在脑子里想想,不会蠢到说出来。
带着小三小五兄弟两人在庄子上安顿好了住处,马国忠又不请自来。
这粗犷的军汉一通挤眉弄眼,把马城请到静室说话。
静室无人,马国忠神色一整,抱一抱拳:“某家受了大公子的吩咐,有几句话要交代给五少爷。”
马城也神色一整,咧嘴露出轻松笑意:“国忠大哥实不必多礼,我这五少爷的名分当不得真。”
马国忠也咧开大嘴笑了:“主仆有别,这礼数可不能少了……前日大公子派人送来一封书信,信中命某家转告五少爷,少爷既出了府就不要想着回去了,免的大太太心里不痛快再生出是非,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
马城虽然早有准备,还是被气到说不出话来。这位同父异母的大哥,完全是一副盛气凌人,不容他拒绝的架势,好一副嫡亲长子的架子,就这样把他从府里赶了出来,还命令他这辈子不准回府。
马国忠看他神情凝滞,又抱一抱拳:“某家只是原话转告,五公子莫怪。”
马城脸色稍一凝滞也就恢复正常了,正色回答:“大哥的话小弟自然是要听的,劳烦国忠大哥转告大公子,这份人情小弟记下了,日后必有一报!”
这几句话说的半真半假又绵里藏针,也让马国忠粗犷的大黑脸上露出会心笑意。
安顿好住处在庄子里转了一圈,强压下心里的负面情绪。
托马国忠出面办了件事情,把小三小五和李嬷嬷都接来庄上,享享清福。
二十户庄客连同马国忠等人的家眷,这马家堡也是有两百多号人丁的大庄子了。和他年纪相仿的少年共有八名,见到这八名勇武少年才知道为什么历史上,辽东出了名的民风彪悍,这八名马家堡子弟人人都会骑马会射箭,虽然谈不上精通可也很不错了,八个人里面居然有六个是军户出身的子弟,都接受过一定程度的军事训练。马城困惑了一阵也就想明白了,让军户脱籍来种马家免税的私田,在这时代属于很直接的偷税漏税。
按大明朝税制军屯田是要课重税的,而官绅私田都是不交税的,想通了这一点又吓了一跳,这边镇将领的胆子还真够大,让如此精壮的军户子弟脱籍来种私田,没什么是这些将领不敢干的,难怪大明边军只剩下老弱病残,战斗力也越来越差,军屯田也大多荒废了。窥一般可见全豹了,八个人里有两人精通箭术,尤其马小五箭术最好。
第六章 公子好本事
看看马小五气定神闲,在大概三十步的距离上射翻了一只奔跑的野兔,马城不免大大的夸赞了一番。作为一名后世的特等射手,马城当然明白这一手箭术的精髓,打死靶子是最容易的打移动目标是最难的,箭术和枪法在理论上是完全相通的,打移动目标都需要计算提前量。
在庄子上住了几日天气逐渐转暖,马城的日子也过的逍遥自在起来。
正月里的一天,马家堡庄口的小校场。
庄里那队骑兵每三日操练一次,所谓的操练也不过是穿上装备走走过场。二十名骑兵组成的战阵分为两排,每排十骑,挺着骑枪加速刺向百丈之外的树桩靶子,骑术自然是无话可说的,却总觉得少了些杀气。在马城看来缺少了骑兵冲锋时一往无前的气势,这种毫无营养的训练简直就是儿戏。
之后骑队又操演火器,二十杆三眼铳仍是分为两排,轮番射击。校场上弥漫的硝烟里,马城又忍不住大骂野史害人,从这队明军骑兵表现出来的训练水平来看,大明边军精锐对于火器的使用很有心得,已经懂得采用先进的分段射击法。两排骑士手持三眼火铳有时单发有时三铳齐发,形成了一道密集的火力覆盖面,这还不是专业的火器兵,马城绝对相信大明专业火器兵战法一定更为先进。
这完全颠覆了马城的历史观,在心里大骂那些杜撰历史的混蛋。
因此也勾起了马城的兴致牵过一匹战马,披上甲胄,试试分量又觉得十分惊奇,这身鳞甲制作工艺之精良令人咋舌,重量大概在二十到三十斤之间,关节处都有极巧妙的设计,绝不会影响马上骑士的灵活性。马城挺起骑枪试了试加速冲锋,前重后轻的感觉十分别扭,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
马国忠替他牵着战马,咧嘴笑道:“骑马打仗是咱们粗人的营生,五少爷身子娇贵可莫要摔着了。”
马城看他笑到眼睛都眯起来了,心知被这粗鲁武人看不起了,心里一热索性仍了骑枪,抽出狭长锋利的战刀,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