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img/200601/1-20060123424a53.jpg" />
政变发生在当时的京城长安。西汉初设置在长安城内的禁卫军,由卫尉统领的军队驻扎在未央宫、长乐宫之内,负责守卫两宫,因在南部,故称南军;由中尉统领的军队负责守卫宫城之外的京师,因主要在北部,故称北军。南北军是护卫和维持京城秩序的重要力量。
这并非没有可能。
事实上,刘肥是刘邦长子,刘襄是刘邦长孙。刘肥没能当上皇帝,是因为庶出。但,嫡出的刘盈已死。现任少帝刘弘(原名刘义)名为刘盈之子,其实来历不明,或可以说成来历不明。刘襄为帝,名正言顺。
于是刘章派人联络刘襄,鼓动他出兵讨吕,自己和弟弟刘兴居在京师为内应。齐王刘襄也毫不含糊,立即树起义旗传檄天下,亮出的口号是“入诛不当为王者”。
相国吕产闻讯,派出灌婴将兵反击。
灌婴也是沛公时代就从军的“老革命”,刘邦称帝之后封为颍阴侯。然而灌婴军至荥阳,却与齐王达成密谋:各自按兵不动,静观京师之变。一旦诸吕谋乱,共诛之。
外有刘襄,内有刘章,吕后所立小皇帝刘弘,所封淮阳王刘武、常山王刘朝、济川王刘太,都未成年。吕产和吕禄方寸大乱,竟不知何去何从。
太尉周勃和丞相陈平却决定动手。
陈平和周勃的第一步棋,是派出了一位说客。说客名叫郦寄,是郦食其的侄子,吕禄的好朋友。郦寄对吕禄说:高皇帝和吕太后共定天下,刘氏九王,吕氏三王,大家都认可。但如果不去封国,拥兵京师,就会遭人猜疑。为什么不交出兵权,高枕无忧做国王呢?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424a49.jpg"/>
西汉初年,刘邦分封的同姓诸侯几乎占据大半国土,诸侯王有很大的权力,拥有能够自己控制的军事力量。山东临淄齐王墓出土兵器,数量众多,种类齐全,是汉初齐国强大军事实力的生动写照。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4249336.jpg"/>
虎符是中国古代帝王授兵权和调动军队的信物。它分左右两半,右符留中央,左符在将领之手,只有两半合并,持符者才能调动军队。刘邦灭诸异姓王后,规定同姓诸侯需有朝廷虎符才能发兵,但这一规定对诸侯王兵权限制甚小。诸侯王自行养兵、练兵,无视虎符威严,依照自己的意志发兵。
西汉初年,刘邦分封的同姓诸侯几乎占据大半国土,诸侯王有很大的权力,拥有能够自己控制的军事力量。山东临淄齐王墓出土兵器,数量众多,种类齐全,是汉初齐国强大军事实力的生动写照。
吕禄认为有道理,便跟郦寄一起去打猎。
周勃立即行动。他先是假传圣旨骗开营门,然后又从吕禄那里取来将印,轻而易举就夺得北军兵权。
接下来,要解决南军。
南军的兵权掌握在吕产手中。这时,吕产已经得知灌婴与刘襄的密谋,跑进了未央宫。陈平闻讯,立即派朱虚侯刘章协助周勃。结果,吕产被拦在殿门外,最后被刘章杀死在厕所里。长乐宫卫尉吕更始,也被刘章杀死。
吕产一死,周勃便放手大清洗。他下令全城搜捕吕氏家人,不分男女老少,一律格杀勿论。于是,继梁王吕产、赘其侯吕更始之后,赵王吕禄、燕王吕通、临光侯吕媭(读如须,吕后妹,樊哙妻),也先后被捕被杀。
这可真是惊天血案。
但,此案可疑。
按照后世的说法,此案的起因是诸吕擅权,图谋不轨,危害刘氏。然而这种说法却只有罪名,没有罪证。反倒是诸吕一死,刘家就有人跟着倒霉。大臣会议宣布:小皇帝刘弘不是惠帝的儿子,应该废掉,另立天子。
这并不奇怪。刘弘,是吕后所立嘛!
只不过,出乎意料的是,被另立者并非踌躇满志的齐王刘襄,而是鲜为人知、一贯低调的代王刘恒。
说来这也是刘襄自作自受。
刘襄发难后,第一步就是夺琅琊王刘泽之兵。他派人去见刘泽,谎称自己年轻不懂事,愿以齐军相归属。刘泽上当受骗,跑到临淄接兵,却被刘襄扣押。
于是刘泽对刘襄说:大王是高帝长孙,臣泽在刘家年纪最大。现在大臣们犹豫,不知立谁为好,最后恐怕还得听泽的,为什么不让泽去游说群臣呢?
刘襄觉得有理,立即派车送刘泽回京。
然而刘泽说这话,不过是为了脱身,哪里会帮刘襄谋求帝位?相反,在讨论另立天子的会议上,第一个跳出来投反对票的就是刘泽。刘泽说,齐王的丈母娘家就像戴帽子的老虎。立齐王,不等于再立吕产和吕禄吗?
群臣均以为是。[12]
现在,轮到刘襄有苦难言了。齐国虽兵强马壮,但真要西进长安,仍力不能及,也只好偃旗息鼓。此公以欺诈手段兼并他人实力,又因急于上位而被出卖,恐怕只能自己咽下苦果。连带刘章,也成了为人作嫁。
刘章和他弟弟刘兴居,后来倒是得到了酬劳。第二年,新皇帝刘恒封刘章为城阳王,兴居为济北王。城阳郡原本就是齐王刘肥割让给鲁元公主的,济北郡更是齐地,刘襄一点便宜没占着,刘恒也一点没亏损。[13]
刘章被封,功在打前站;兴居受赏,功在断后路。大臣会议做出立刘恒为帝的决定后,刘兴居说:灭诸吕我没功劳,请让我去皇宫打扫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