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言道
分类: qsxs
然跳下马向二人说道:“我们不妨问问这家主人,看他是否知道傧壬住在哪里。”
“好。”姬政点头。
“有人么?”公皙然来到门前,一边敲门,一边向门内叫道,这叫门的声音在了无人声的村子里显得格外响亮。
“嘘,别说话。”院门突然露出一条小缝,里面的人压低声音对公皙然说道。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深感迷茫,张循却突然笑着对姬政说:“嘻嘻,好歹见到个活人。”
“嘘……”姬政瞟了眼张循,示意他不要出声。
门里的人透过门缝打量了一番站在门外的三个人,问道:“三位客人有何贵干?”
公皙然隔着门缝向里面的人行了个礼,说道:“我们兄弟三人来此地寻找一位姓俚南壬,不知您是否知道这位傧壬的居所在哪里?”
“哦?找傧壬?你们找他干什么?”
“家师嘱托我们兄弟三人找傧壬落脚。”
“你家师父贵姓?”
“尊师姓颜。”
“哦,好,你们快进来吧,我就是你们要找的傧壬。”
门开了,这时公皙然才看清楚,开门的人是一位身形瘦弱、后背微微佝偻的老者,他穿的虽然简朴,却非常整洁,斑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俨然一副学者的打扮。他僵着脖梗,用后背紧紧抵住门框,试图将身子挺直,他的脸上长满了皱纹,颧骨高高托出,虽然嘴唇上有一些干燥的裂痕,眼睛却炯炯有神。
三人牵马进来之后,老者将身子探出门张望了一番,而后赶紧将院门关上,并吃力的上了门闩。
公皙然连忙行礼道:“多谢先生……”
可公皙然感谢的话还未说完,老者便打断了他,“进屋,进屋说话。”
三人面面相觑,倍感茫然,却也只能先跟着老者进屋。
屋内装饰虽然朴素,但并不简陋,正对门的墙上用竖条木板拼成一幅巨大的竹简,上面用鸟虫体篆刻了一篇诗文,其中一个“仁”字,赫然醒目;在巨幅竹简的下方,放着一个暗红色的几案,几案上面放满了卷册;对面的座屏上雕刻着金凤彩禽,那图案雕琢精致,并以彩料绘涂;屋室四角摆有青铜烛台,每个烛台上有十四盏灯烛,上排五盏,下排九盏;屋室中间铺设软席,上面摆有漆案,别致典雅。
一番行礼之后,傧壬在主位跪坐下来,公皙然居其右,姬政居其左,张循居右侧次位。随后,公皙然向傧壬介绍了兄弟三人,并说明了此行的由来,随后问道:“师父令我三人来找傧壬落脚,并提到您与家翁相识,不知其中渊源可否向晚辈概述二三?”
“我与令翁,还有你们师父是同门师兄弟,我们三人曾一同游学,情如手足,只是不知公皙先生现况如何?”
公皙然略有哀伤的说道:“家翁已过世多年。”
听到这话,傧壬很是吃惊,他脸上满是悲伤,哀叹道:“一转眼,我三人分别已经十余年了,想不到兄长竟然已经撒手人寰,真是岁月无情……”
------------
第四章 阴兵借道
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了敲门声,傧壬开了门,与来者一同走进堂屋。相互介绍之后,三人了解到,来者姓王,与傧壬年纪相仿,两位老先生是邻居,也同为村中长老,只不过王长老并没有傧壬身上的书香气息,倒的确是一副老农的打扮。
王长老有些担心的说道:“我刚才听到有人叫门,怕是有什么祸事,哎,我放心不下,这才来看看是什么情况。
听到王长老这么说,张循甚是疑惑,便问道:“敲门这种事情不是很正常么?不知道王长老为何紧张啊?哦,对了,我还有一个疑问,现在正是傍晚,按说正应该是农户还家、生火做饭的时候,可村中为何路无归人,户无炊烟?”
“哎,你们是外来人,这里的事情你们不知道。”王长老喝了口茶,咂么了几下嘴,向三人说道。
“还望您能说明,或许有我兄弟三人可以帮的上忙的地方。”
“哎,你们又怎能帮得上忙啊,这是我们村子里的人自己做的孽!”
“此话怎讲?还请老人家明说。”
“我们这叫‘义阳’,方圆二百里就只有这么一个村子,东西两面都是山坡,村子就夹在这山窝里面。”
“是的,来的时候我们已经发现了,这里岭虽不高,但延绵不绝,确实想不到会有这样一个村子。老人家,请问这村子有多久历史了?”
“村子年头也很长了,得有一百多年了,曾有个风水先生路过这里,说这里是个好地方,风水很好,不会有什么邪祟。我在这儿活了一辈子,也都平平稳稳的,但前几个月,就是这些后生们不争气,坏了风水,作孽,真是作孽啊!”王长老一边叹气,一边拍着大腿。
“哦?这是怎么回事?”张循继续追问。
“几个月前,这儿发生过一次地震,之后没几天,村南口的祠堂前面突然出现一条大蛇,只是这蛇被砍为两段,要说在我们这,蛇并不少见,
“好。”姬政点头。
“有人么?”公皙然来到门前,一边敲门,一边向门内叫道,这叫门的声音在了无人声的村子里显得格外响亮。
“嘘,别说话。”院门突然露出一条小缝,里面的人压低声音对公皙然说道。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深感迷茫,张循却突然笑着对姬政说:“嘻嘻,好歹见到个活人。”
“嘘……”姬政瞟了眼张循,示意他不要出声。
门里的人透过门缝打量了一番站在门外的三个人,问道:“三位客人有何贵干?”
公皙然隔着门缝向里面的人行了个礼,说道:“我们兄弟三人来此地寻找一位姓俚南壬,不知您是否知道这位傧壬的居所在哪里?”
“哦?找傧壬?你们找他干什么?”
“家师嘱托我们兄弟三人找傧壬落脚。”
“你家师父贵姓?”
“尊师姓颜。”
“哦,好,你们快进来吧,我就是你们要找的傧壬。”
门开了,这时公皙然才看清楚,开门的人是一位身形瘦弱、后背微微佝偻的老者,他穿的虽然简朴,却非常整洁,斑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俨然一副学者的打扮。他僵着脖梗,用后背紧紧抵住门框,试图将身子挺直,他的脸上长满了皱纹,颧骨高高托出,虽然嘴唇上有一些干燥的裂痕,眼睛却炯炯有神。
三人牵马进来之后,老者将身子探出门张望了一番,而后赶紧将院门关上,并吃力的上了门闩。
公皙然连忙行礼道:“多谢先生……”
可公皙然感谢的话还未说完,老者便打断了他,“进屋,进屋说话。”
三人面面相觑,倍感茫然,却也只能先跟着老者进屋。
屋内装饰虽然朴素,但并不简陋,正对门的墙上用竖条木板拼成一幅巨大的竹简,上面用鸟虫体篆刻了一篇诗文,其中一个“仁”字,赫然醒目;在巨幅竹简的下方,放着一个暗红色的几案,几案上面放满了卷册;对面的座屏上雕刻着金凤彩禽,那图案雕琢精致,并以彩料绘涂;屋室四角摆有青铜烛台,每个烛台上有十四盏灯烛,上排五盏,下排九盏;屋室中间铺设软席,上面摆有漆案,别致典雅。
一番行礼之后,傧壬在主位跪坐下来,公皙然居其右,姬政居其左,张循居右侧次位。随后,公皙然向傧壬介绍了兄弟三人,并说明了此行的由来,随后问道:“师父令我三人来找傧壬落脚,并提到您与家翁相识,不知其中渊源可否向晚辈概述二三?”
“我与令翁,还有你们师父是同门师兄弟,我们三人曾一同游学,情如手足,只是不知公皙先生现况如何?”
公皙然略有哀伤的说道:“家翁已过世多年。”
听到这话,傧壬很是吃惊,他脸上满是悲伤,哀叹道:“一转眼,我三人分别已经十余年了,想不到兄长竟然已经撒手人寰,真是岁月无情……”
------------
第四章 阴兵借道
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了敲门声,傧壬开了门,与来者一同走进堂屋。相互介绍之后,三人了解到,来者姓王,与傧壬年纪相仿,两位老先生是邻居,也同为村中长老,只不过王长老并没有傧壬身上的书香气息,倒的确是一副老农的打扮。
王长老有些担心的说道:“我刚才听到有人叫门,怕是有什么祸事,哎,我放心不下,这才来看看是什么情况。
听到王长老这么说,张循甚是疑惑,便问道:“敲门这种事情不是很正常么?不知道王长老为何紧张啊?哦,对了,我还有一个疑问,现在正是傍晚,按说正应该是农户还家、生火做饭的时候,可村中为何路无归人,户无炊烟?”
“哎,你们是外来人,这里的事情你们不知道。”王长老喝了口茶,咂么了几下嘴,向三人说道。
“还望您能说明,或许有我兄弟三人可以帮的上忙的地方。”
“哎,你们又怎能帮得上忙啊,这是我们村子里的人自己做的孽!”
“此话怎讲?还请老人家明说。”
“我们这叫‘义阳’,方圆二百里就只有这么一个村子,东西两面都是山坡,村子就夹在这山窝里面。”
“是的,来的时候我们已经发现了,这里岭虽不高,但延绵不绝,确实想不到会有这样一个村子。老人家,请问这村子有多久历史了?”
“村子年头也很长了,得有一百多年了,曾有个风水先生路过这里,说这里是个好地方,风水很好,不会有什么邪祟。我在这儿活了一辈子,也都平平稳稳的,但前几个月,就是这些后生们不争气,坏了风水,作孽,真是作孽啊!”王长老一边叹气,一边拍着大腿。
“哦?这是怎么回事?”张循继续追问。
“几个月前,这儿发生过一次地震,之后没几天,村南口的祠堂前面突然出现一条大蛇,只是这蛇被砍为两段,要说在我们这,蛇并不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