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繁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个喜欢简・奥斯汀的青年已经成为了她这一生的牵绊。
  简・奥斯汀一生写了《傲慢与偏见》《爱玛》《理智与情感》《曼斯菲尔德庄园》《劝导》《诺桑觉寺》等多部著作,每一部都成了经典。
  她笔下的伊丽莎白、爱玛、埃莉诺、玛丽安、凯瑟琳和范妮等等,生动形象,色彩鲜明。在繁生眼中,她们都是作家自己。
  大学时,她将身边能找来的简・奥斯汀的作品,包括翻拍的电影,从头到尾全看了一遍。印象最深的是,故事中的女主角都有美好的结局,而现实中的作家本人恰相反。
  人生大部分时间是这样的,我们活在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中,却忘记了现实的生活。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恰是活下去的动力。
  而且有的人不喜欢这些情爱故事,因为她的书中爱情与现实之间总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碍。大众向往的爱情应该是王子与灰姑娘,公主与伯爵。
  小时候,繁生问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其他小朋友都叫思啊,婷啊,美啊,我却叫繁生啊?一点也不像女孩子的名字。”
  “因为你是五月份出生的,那个一个繁花盛开的季节。所以,妈妈就给你取了这个生机勃勃的名字。”
  五月,嗯,是金牛座,我喜欢,这是一个幸福的星座,可以懒洋洋地晒太阳,还可以赚大钱。
  她有时候也会想,叫简繁就好了啊,为什么非要加个生呢。繁生,繁生,注孤生啊。
  后来,繁生再想问的时候,爸妈已经不在了。
  这个名字太不吉利了。
  可是已经没有人能给她改名字了。
  小小年纪的郭嘉也不喜欢自己的这个名字,大家都说这是女生的名字。偏偏那时候他又太瘦,远远看去,还真像个女孩子。
  其实是因为,他刚出生的时候,一向喜欢简・奥斯汀的母亲突然迷上了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三国鬼才郭奉孝,便给他取了这个名字。
  就是那个才策谋略,世之奇士的郭嘉。
  他思前想后,觉得叫起来朗朗上口,还挺不错的,于是便默许了这二十多年。
  2007年,他们第一次遇见的时候,繁生18岁,正上高三,学业繁重。
  2009年,他们第二次遇见的时候,繁生20岁,正值大二,父母去世。
  2011年,他们第三次遇见的时候,繁生22岁,进入大四,开始实习。
  2013年,他们终于在一起的时候,繁生24岁,入职一年,郭嘉承认了事情的真相。
  繁生常问:“郭嘉,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繁生又问:“郭嘉,我们永远在一起,好不好?”
  后来,繁生不问了,也不说了,她走了。
  2007年,他们第一次遇见的时候,郭嘉24岁,刚从澳洲留学归来。
  2009年,他们第二次遇见的时候,郭嘉26岁,刚离开郭氏集团,创立了奇胜。
  2011年,他们第三次遇见的时候,郭嘉28岁,奇胜正步入正轨。
  2013年,他们终于在一起的时候,郭嘉30岁,繁生发现了父母去世的真相。
  郭嘉常说:“繁生,我找了你两年又两年,终于找到你了。”
  郭嘉又说:“繁生,你不要学简・奥斯汀书本里的那些女孩子,要学简・奥斯汀,和真心喜欢的人在一起。”
  郭嘉还说:“繁生,快回来吧,我想你。”
  可是这中间隔着的高山阔海,无法磨灭。
  繁生永远不会原谅,那个间接杀害自己父母,又与自己纠缠不清,爱恨交织的男人。她躲在老家的破房子中,想着要是能躲一辈子该多好。可是,命运的漩涡还是将她卷到了上海这座繁华的大都市,还是将她送到了郭嘉的面前。
  郭嘉为什么喜欢简・奥斯汀,听说是因为他那早逝的母亲喜欢。
  繁生为什么喜欢简・奥斯汀,多半是因为郭嘉喜欢。
  而我们为什么会喜欢简・奥斯汀,可能是因为我们都想成为小说中的男女主角,可偏偏我们都是简・奥斯汀。


第2章 寻找工作
  盛夏周日的清晨,因为要下雨的缘故,湿湿的,闷闷的。
  上海就是这样,夏日总是寂寞难熬,不过好在哪里都有空调。
  繁生躺在床上,手里拿着一本书,随意地翻看。今天,她懒得出去找工作,懒得去图书馆学习,只想放任自我,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
  “繁生,你前两天不是去郭氏集团面试了吗?有没有出结果?”室友黄鑫笑着问她,看样子大家都是一样的心情,为工作烦恼着。
  “还没呢,估计要等到下周吧,周末人家也不上班啊。”
  “不过,我肯定没戏,一起去面试的好几个都是复旦的,还有两个交大的。”繁生笑了笑,确实论学校,自己是比不过他们的。
  郭氏集团,是上海互联网界数一数二的大公司,毕业生们趋之若鹜。
  繁生看了看对面空荡荡的床铺,林曦已经回家了,父母在老家给她找了一份体面的工作。有父母在真好,要是我爸妈还在,肯定也早就给我找好了工作。
  想到这里,繁生还是没忍住,鼻子酸酸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两年前,她20岁的时候,正是大二那年的夏春末夏初,还有几天她就要过生日了。妈妈特意打电话来,让她生日那天一定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