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全集》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曾文正公全集
作者:曾国藩
内容简介
《曾文正公全集》为晚清一代名臣曾国藩文集,采用最早的、也是目前被认为最为经典的版本,即传忠书局刻本。本书是首次以简体版的形式将传忠书局版《曾文正公全集》完整呈现。曾国藩号称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其集中体现就是这套《曾文正公全集》。全书收录了曾国藩一生主要的学问精华,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这位千古第一完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语言平实易懂,同时又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人生心得。全集由当时数十位学者、名流、官绅编辑而成,在原文的基础之上,也进行的大量的加工和整理工作,力图将对后人最有价值的内容较好地呈现出来,将曾国藩的学问传之后世。

前言


曾国藩(1811-1872年),字伯函,号涤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的人生,他的智慧和思想,以及他的人格修炼,深深影响了近现代、乃至当代中国人。有的评论者说:如果以人物断代的话,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


曾国藩一生恪守了中国传统儒家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可谓做人做官的典范,被世人誉为“千古第一完人”——


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


他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


他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他讲仁守义,自筹湘军,另立纲纪;


他学习西方文化,整肃政风,“匡救时弊”,心存高远,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


曾国藩一生仕途平坦,十年之内,连跳七级,37岁便官至二品,能有此殊荣者,清代仅此曾国藩;


他官做得最稳,侍奉了道光、咸丰、同治三代君王,历时34年,恩宠不衰;


他官做得最好,政声卓著,治民有言,因而有“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的美誉;


他君子为学,明道经世,宁静致远,淡看得失;


他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教良好,他的《家书》,堪称中国古代家教范本。


《左传》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此话从面世起就始终被传统读书人奉为毕生追求的最高境界,而曾国藩却用其短短六十一年的峥嵘岁月,便已成就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无怪乎连盖世伟人毛泽东都曾口出“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之言。


正由于他一生显赫,德高望重,对自己、对家人严格自律,对朋友、对同僚雅量友爱,对事业、对岗位执着忠贞,因此百年之后,其人其名不仅未曾随巨变而衰微,研习崇尚之风反倒大有渐长之势。曾国藩的著作,是毛泽东和蒋介石唯一共同推崇的案头之书。毛泽东认为,曾国藩的功业、文章、为人、思想点滴之处皆可以为后世取法。韶山纪念馆馆藏的光绪年出版的《曾国藩家书》扉页上,更是数卷皆有毛泽东亲书的“咏之珍藏”字样。蒋介石也多次提及:“曾文正家书及书礼,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


传世最早的《曾文正公全集》为传忠书局的刻本,全书五百八十万言,是在曾国藩去世三年之后由光绪皇帝亲自下旨编修,由李鸿章与其时任湖广总督的胞弟李瀚章挂名编撰。编者与曾国藩渊源颇深,知之甚笃,编辑此书,不可不谓用心良苦,因此,即便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该刻本仍被公认为是曾国藩文集中编辑质量最高的版本。


本版《曾文正公全集》采用传忠书局刻本,并参考大量目前已经出版的其他曾国藩文集版本,对古本进行了勘误,以简体版的形式编辑而成,包含:首卷、年谱、求阙斋日记类钞、家书、文集、鸣原堂论文、求阙斋读书录、书札、经史百家杂钞、经史百家简编、十八家诗钞、诗集、杂著、奏稿、批牍等,涵盖了曾国藩一生所学、所思及所为,今日盛传的各种曾国藩相关书籍,莫不出于此集。通过此套经典,读者终于可以见证“千古第一完人”是如何炼就的,同时也可以领略曾国藩“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终极学问。

原编校者名录


合肥李瀚章筱泉 编辑


合肥李鸿章少荃 校刊


开县李宗羲雨亭


侯官沈葆桢幼丹


香山何璟小宋


丰顺丁日吕雨生


合肥张树声振轩


六安涂宗瀛郎轩


庐江刘秉璋仲良


衡阳彭玉麟雪琴


新宁刘长佑印渠


德清俞樾荫甫


嘉兴钱应溥子密


南昌梅启照筱岩


西乡李文敏捷峰


瑞安孙衣言绍闻


中江李鸿裔眉生


歙县程桓生尚斋


临桂王必达霞轩


泾县洪汝奎琴西


宁乡陈济清云卿


平江李元度次青


湘阴郭崑焘意城


桐城吴汝纶挚甫


阳湖赵烈文惠甫


无锡薛福成叔耘


武昌张裕钊廉卿


忠州李士棻芋仙


遵义黎庶昌莼斋


东湖王定安鼎丞


湘潭王闿运壬秋


浏阳贺宏勋云舲


长沙杨书霖商农


善化黄维申笏堂


石埭杨文会仁山 参校

首卷 上谕一
同治十一年二月十二日,内阁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