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三国第一卷天下有事》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曹嵩的儿子,曹腾的干孙子。又过了几年,这个叫阿瞒的小男孩有了一个正式的学名:曹操。
当然了,曹操不令人肃然起敬的原因不仅仅因为他是宦官之后,还因为他的性格。
比较浪荡,比较奸猾。
曹操的叔父就亲自领教了他的奸猾。
因为曹操算计了他。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曹操突然“中风”了。
曹操其实不轻易“中风”的。就像这个世界上的阴谋诡计,用多了就不灵。可这一回,曹操决定在他叔父面前“中风”一把。
曹操的叔父果然上当了,他在第一时间向曹嵩汇报了此事。至此,这个一向以谆谆教诲侄儿走正道为己任的老实人失去了他哥哥曹嵩的信任,因为曹嵩随后见到的曹操是活蹦乱跳的曹操。这个看上去一脸无辜的儿子甚至向他倾诉了很多年来叔父对自己的“栽赃陷害”。
曹的叔父只能是一声长叹。
许劭也一声长叹。作为汝南地区著名的人才观察家,许劭同志相人无数,心底早已是波澜不惊了,不过当他看到曹操的面相时,心里还是大大地惊了一下。
“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这是许劭留给曹操的一句话,也是留给这个时代的一句话。因为随后不久,业已成年的曹操就开始了“我存在、我折腾”的生涯。他在就任洛阳北都区公安局长期间,把敢于违反宵禁、提刀夜行的中常侍蹇硕的叔叔给打了。随后曹操被提拔为顿丘县的县长,开始正儿八经地成为一个正县级干部。
当然了,这样的时代,对曹操来说,一切都只是刚刚起步。要成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就不能安于当一个小小的县长。这个二十刚出头的年轻人很快就明白,什么是他在这个时代最应该做的事情。不久,他带着五千人的部队杀奔颍川,在那里,一个时代的主旋律正唱得惊天动地,政府军和张梁、张宝的反政府军厮杀得死去活来。
曹操投身期间,那叫一个如鱼得水。他隐隐地感觉到,要做一个治世之能臣,那基本上是下辈子的事情了;要做一个乱世之奸雄,却他奶奶的生逢其时。虽然,打心眼里,曹操还是愿意做英雄不做奸雄的,可既然做英雄名额有限,老天爷不待见他,那就做一个奸雄好了。

第二章 一个小虾的东奔西走



刘备不知道自己可不可以做一个英雄。虽然他左张飞右关羽,屁股后面还跟着五百个来路可疑的乡勇,但是在这样的时代,他毫无疑问只是一个小虾。



从小虾到大侠,究竟要走过多少千山万水,刘备不知道,也没人知道。的确,人生的很多时候,所谓的前途都是闭着眼睛往前走,走到哪里算哪里。功成名就了,那叫前途一片光明;身败名裂了,那叫没前途。



重要的是往前走。



不过对刘备来说,往前走没问题,有问题的是前方在哪里。虽然他有一个听起来吓死人的出身,但也有一个听起来吓死人的职业——卖草鞋的。在政府军主导的正面战场上,刘家军缺少一个冲锋陷阵的空间和方向。



他只能带着五百乡勇依附于政府军,以一种可怜的力量证明自己可怜的存在。



事实也的确如此。桃园三结义之后,刘备和他的兄弟们开始了依附生涯。先是跑到幽州太守刘焉那里效力,接着又跑到青州太守龚景那里效力,再接着又跑到广宗卢植处,试图在这位中郎将手下讨生活。就是在这里,刘备和曹操历史性地擦肩而过。这是一个小虾和另一个稍大一点小虾的擦肩而过,他们甚至没有照面,更没有对话,有的只是相同的欲望和乱世称雄的野心。



在关羽看来,刘备没有欲望,也没有野心,有的只是和他一样的漂泊。



漂泊者是无根的。关羽对这一点非常有体验。刘焉、龚景、卢植都不是他们的根。卢植接下来的遭遇更是鲜活说明了这一点。



他被抓起来了。



不是被张角抓的,而是被灵帝派人抓走的。



事实上,灵帝也不想随便派人抓走一个抗敌将领,但是黄门左丰不同意。因为他的欲望没得到满足。黄门左丰的欲望说起来是这个世界上最稀松平常的欲望。



他要钱。向卢植要钱。这个被现代法律定义为索贿的行为就发生在抗敌前线。



只是卢植将军漠视了这个朝廷小公务员的欲望。虽然左丰同志有一个钦差的背景在里头。



很快,卢植就为自己的漠视付出了代价。左丰同志回去后以向灵帝打小报告的方式让卢植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在这个世界上,小人是不可以得罪的。



代替卢植职位的是中郎将董卓。这个后来将一个王朝搞得分崩离析的人物此时有些心不在焉地看着被装进囚车的卢植,一言不发。



很傻,很天真。这是董卓对卢植的评价,但他不会说出来。一般来说,董卓不说没用的废话,也不对执迷不悟的人进行劝导。董卓的人生是杀伐决断的人生。语言对他来说是多余的。



张飞也认为在这个世界上,语言对他来说是多余的。这个曾经靠屠刀说话的男人现在靠丈八点钢矛说话,他要上前砍死那些押送的军人。



刘备拦住了他。



虽然从世俗的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前卖鞋人对前杀猪人的阻拦,但是从未来学的意义上而言,它具有“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意义。



同样都是乱世